山东古墓地宫系列之明钜野僖顺王墓
![]() |
十一期间,南承一家子在省内溜达,发现山东省内古墓地宫遗存甚为丰富。这个系列,只将我去过的能够参观地宫(至少能看到地宫遗存)的古墓,做一个小小的梳理和介绍。
明钜野僖顺王墓,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下辖邹城市大束镇凰翥村后的凰山脚下,话说在地图上有可能是度不到这个凰翥村的,可以直接去搜索黄柱村。黄柱村就是凰翥村,至于为啥两个名字可以重着用,南承就不知道了。
墓位于村北凰山的山脚下,当地人基本都知道这座墓,只要打听这附近哪里有“王坟”就可以了。墓在山脚下,千万不要上山去找,更不要像傻黑甜的我一样,围着山绕了大半圈。
明代的郡王由各藩府分支出来,后代继承爵位至明末,与亲王不同的是,亲王有知国一说,而郡王没有。比如说,这位钜野僖顺王,虽然封的是钜野王,但是并没有去钜野知国,也没有住在钜野,而是就住在兖州,也就是他父亲鲁王所在的鲁藩国的国都。
话说,鲁藩下面到底有多少郡王呢?我大概统计了统计,因为历代鲁王没有承袭鲁王爵位的儿子都可以开府称郡王,而鲁藩又是明代可能延续时间最长的藩国之一,所以多子多福,郡系不少。
大概有:巨野、邹平、安丘、乐陵、东阿、东瓯、郯城、馆陶、翼城、滋阳、阳信、高密、归善、新蔡、东原、福安、宁德、长泰、永福郡王支系。
而钜野僖顺王就是钜野这一支的开国王爷。
钜野僖顺王,朱泰墱,鲁靖王朱肇辉嫡二子,永乐十四年六月初一日生,宣德二年七月十七日册封钜野王。成化三年正月初三日薨,享年五十二岁,在位四十一年,谥僖顺,子朱阳蓥承袭王位。
钜野王朱泰墱妃蔡氏,北城兵马副指挥蔡祥之女,生钜野恭定王阳蓥、镇国将军阳鉥、镇国将军阳锱。继妃李氏,东城兵马副指挥李浩之女,生镇国将军阳铢、镇国将军阳希、镇国将军阳钺、镇国将军阳與(希、與均加金字旁)。
笔者的前辈南金,在数年前就曾经寻访过这处地宫,并且推测这处墓葬应该有四座地宫,而现在打开且可以进入的地宫有三座。
![]() |
![]() |
以下内容转载至南金同学的博文:
三座地宫并排,规制大体相似,均为二室玄宫,砖券。下面进行不专业(我的评价:其实相当相当专业!)的简单梳理:
东侧地宫:券门墙遗存是三座中最高、最完整的,为二室玄宫,砖券。石门保存完好,石门上的铺首无存;前室东西各有壁龛一;后室前部东西各有壁龛一,中部东侧有小券门一,似能通向它处,券门内确实天然岩石所堵,不像是能通向别的地方,而中部西侧有一像是后来挖开不规则的洞,与中间的地宫相通,后部北侧墙壁有壁龛一。
![]() |
![]() |
中间地宫:券门墙遗存较矮,为二室玄宫,砖券。石门保存完好,石门上的铺首无存;前室感觉比东侧地宫前室要短,东西各有壁龛一,目测比东侧地宫的前室二壁龛更贴近地面;后室前部东西各有壁龛一,中部东西两侧各有券门,分别与东西两侧地宫相通,但两个券门均比东侧地宫的东侧券门小的多,值得关注的是,中间地宫与两个券门虽与两侧地宫相通,但连接隧道并不像是起先就有,而更像是后来者所凿通。后室后部北侧墙壁有壁龛一,顶部有规则圆形洞一。
![]() |
![]() |
![]() |
西侧地宫:券门墙遗存较矮,与中间地宫高度相同,为二室玄宫,砖券。石门残缺,红漆犹存;前室感觉和中间地宫一样很短,东西各有壁龛一,与中间地宫同;后室前部东西各有壁龛一,中部只有东侧有券门一,与中间地宫的券门一样小,西侧无,且墙壁完好。后部北侧墙正中有壁龛一。
封土遗存:覆盖三座地宫,西边至西侧地宫处结束,东边至东侧地宫东边数米处结束,我认为东侧地宫东边还完整的封土下还应有一个地宫。
个人观点:钜野僖顺王墓共四座玄宫
由于个人的疏忽,并未与村中人详谈,只能自己在博文中做推论而自乐,让各位见笑。希望后来者能打听一下有关这个的问题,这样这个问题就能非常简便的解决了。
论证观点:
从封土看:封土西边至西侧玄宫处就结束了,东边界则在东侧玄宫复向东数米,且东侧玄宫东边的封土十分完整,足以容纳一个玄宫的宽度。
从门券高度:三座地宫遗存中,东侧券门高度最高,中、西两个券门高度较矮且相同。
从前室:前室的大小虽然是自己感觉,但明显感觉到东侧地宫的高度明显长于中、西。且前室两个壁龛也能感觉到东侧与中、西的等级不同。
从三地宫后室券门:这个是让我敢下“四座玄宫”结论的主要依据
第一:东地宫的券门明显大于中、西地宫的券门。
第二:东地宫只有向东的券门,却没有通向西的券门,而中地宫有东西两个方向的券门,西地宫只有向东券门。也就是说东地宫并没有朝向中、西两个地宫的券门。
第三:券门内的连通三地宫的隧道,东地宫连中地宫的隧道一定是后来人所凿,隧道很短,其内可见中地宫东券门的青砖层明显厚于东地宫的墙体青砖层,而两个青砖层中间夹着的是天然岩层。中地宫与西地宫链接的隧道中也有天然岩层的痕迹。由此看来三个地宫原来虽有券门,但三个券门却并非相通。东地宫仅有的东券门被天然岩石所堵也解释的通了。
从规制:鲁荒王墓、钜野僖顺王墓与下篇要写的鲁靖王墓三者离得非常近,建造时间也比较贴近。从鲁荒王墓可知,王墓玄宫位于正中,次妃位于西,正妃位于东。由此若是以东地宫为主,那么中、西两个就应该是其继妃李氏及妾,而东地宫东边封土下的地宫应该葬有正妃蔡氏。这样,东地宫只有东侧券门也就可以解释了。
通过以上观点,我认为钜野僖顺王墓共四座玄宫,其中露出券门的东地宫应该是钜野僖顺王的主墓室,而中地宫是继妃李氏,西地宫为侧妃或其他人员,东地宫东侧封土土下还有一地宫与三地宫并排,应为正妃蔡氏。
该墓早年被盗,现存文物数量及位置不明,邹城孟庙现存该墓出土的墓志,内容如下:
篆盖:钜野王圹志
志文:钜野王圹志
王讳泰墱,曾叔祖鲁靖王之第四子,母妃严氏。永乐十四年六月初一日嫡生,宣德二年七月十七日册封钜野王,成化三年正月初三日以疾薨,享年五十有二。妃蔡氏,北城兵马副指挥祥之女;继妃李氏,东城兵马副指挥浩之女。子七人,长子阳蓥,蔡妃出也,阳鉥、阳锱封镇国将军。其未封者阳铢、阳希、阳钺、阳與。女七人,嫡长女封泗水县主,余幼未封,皆李妃出也。庶长女封益都县主。孙男二人,孙女二人。上闻讣,哀悼,辍朝一日,遣官谕祭,谥曰僖顺,命有司治丧葬如制。在京亲王及文武官员皆致祭焉。以是年八月初九日葬于邹县黄山之原。呜呼!王生长宗室,为国藩辅,贵富兼享,而以令终,夫何憾邪!爰述其概,纳诸幽圹云。
而他一堆儿子中,镇国将军朱阳锱极其夫人的墓志,也出土并且保存在孟庙里。
鲁藩镇国将军圹志铭
三兄讳阳锱,封镇国将军,太祖高皇帝四世孙,曾祖鲁先王,祖鲁靖王,父钜野僖顺王,母妃李氏。生而纯诚,长而朴素,中外以仁慈称。王考早逝,事母妃克孝,处昆季友爱。日相怡怡,惟朴是字,不以声色动心。居室淡如,日用之外无长物焉。处子以义,各克成就。待物平恕,不生智巧。逮仆隶一以宽,御□不尚浮靡。虽居宗室,未尝以富贵骄奢自炫。间居乐志而外物不能挠,古之所谓为善最乐者。于此征之,涉经书得修齐之要。暇日,惟焚香北祝君恩,如此者六十余年。今年夏以疾启视手足,终于正寢。讣闻,赐葬祭如制。生于正统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终于正德七年五月二十八日,享年六十有六。娶张氏,封夫人,金乡县医官张焕女。子三人,长当涧,次当漱,夫人张氏出也,次当濖,侧室李氏出也,俱封辅国将军。长娶张氏,兖州护卫百户张凤女;次娶王氏,济宁州知县王源女;次娶韩氏,泗水县经历韩玘女,俱封夫人。女一人,封夏津郡君,下嫁仪宾杨尚文。孙男九人,健桨封奉国将军,娶赵氏,封淑人,兖州府学生员赵文英女;健频封奉国将军;健栖、健柲、健椤、健桃未封;余尚幼。孙女十人,一封阳谷县君,下嫁仪宾孙炜;一封新乐县君,下嫁仪宾高崙;一封平乐县君,下嫁仪宾张孟春;一封沔县县君,未配;余尚幼。曾孙女一人。于正德七年十一月廿日葬于曲阜县东皋之原。呜呼!既负硕德,乃登下寿,惜不满乡邦之望,抑定数之变耶?因而为铭曰:
温雅之德,纯素之资。遗落富贵,淡薄自持。以孝以古,以仁以慈。乃天地之全人,为宗室之向□,铭以昭之,芳名不遗。
正德七年八月初十日弟铢抆泪谨述。
这里要简单说下明代的爵位:皇帝的儿子是亲王,亲王的儿子是郡王,郡王的儿子是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是奉国将军。
这些都称之为宗室,都是可以不劳动白吃饭只生娃的。是已明末最后养了三十万宗室。
鲁藩钜野三镇国将军夫人张氏圹志铭
夫人姓张氏,兖之金乡人,父讳焕,母朱氏。夫人生景泰元年正月十八日,自幼慈淑,为父母钟爱。成化二年正月内,钜野僖顺王选配第三子镇国将军阳锱,封夫人。将军素性温稚,尤好恬淡,处宗室间驩然有恩,秩然有礼。间有拂其心者,亦怡怡然未尝少有触忤。夫人既归,克承厥志,凡百家务,皆其综综。奉先祀、侍姻族,雍雍而有礼。表诸妇,抚诸孙,严谨而有恩。以至处媵妾、驭婢仆,周贫济乏,应酬往来,皆宽恕而周洽。人无大小,翕然称庆,虽古之贤妃殆弗能过。享年五十有六,于弘治十八年八月初十日以疾终于府第。讣闻,朝廷致祭及修造茔域于曲阜东皋之原。将以正德元年五月十一日奉柩归葬。夫人生三子,长曰当涧,封辅国将军,读书以探圣贤之蕴,检身以遵祖宗之训,配百户张凤长女,封夫人;仲曰当漱,封辅国将军,忠恕自持,骄矜不事,配知县王源孙女,封夫人;季曰当濖,封辅国将军,质直好义,严和适中,配经历韩玘长女,封夫人。一女,克缵母德,封夏津郡君,配仪宾杨尚文。孙男五人,长健桨,封奉国将军,次健频,余三人未封。孙子十一人,长封阳谷县郡,配仪宾孙炜;次封新乐县君,配仪宾高崙;次封平乐县君,配仪宾张孟春;余八人未封。呜呼!妇德以孝敬勤俭相夫教子,为贤夫人兼而有之。优游安荣,享有福祉,非有懿德,曷克致此!是宜有铭,以垂永久。铭曰:
猗欤夫人,天性贤淑。仪范闺门,肃敬雍睦。作配宗室,荣膺褒封。嗣续孔蕃,世业益隆。际兹盛时,宜享寿福。庆源未涯,逝矣何速。爰卜佳宅,东皋之原。铭以藏之,千载垂光。
而第二代第三代钜野王墓在哪里呢?咱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