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启示
周六去爬了香山,明白了几个本来很简单的道理。
爬山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一句话:“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这是为了安全起见。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忙忙碌碌的时候是顾不上很多人生的风景的,忘记了徐徐的清风,忘记了湛蓝的天空,忘记了和暖的阳光,忘记了如絮的白云。无论结果如何,当你静下来,闲看天边云卷云舒时,才发觉生活是那么的美。原来,我总是希望追求可以享受蓝天白云、清风暖阳的工作生活,可是现在想来,它本就是矛盾的吧。
另一句大家常说的话就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的时候,往往充满了期待,虽然背上的负担甚至比下山还重,但是却被山上的风景所冲淡;当登顶之时,一览众山小,再下山时,无论是否沿路返回,纵然风景依然美丽,心情也很不错,但总是没有上山的那股劲儿了。人生似乎也是如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劲儿,人到中年已经用不上了,因为不舍,因为不能。若想获得一种新的快乐,或许只有从这个山头先下去,再爬上另一个山头。这需要勇气,也需要机遇。有时间没体力,不行;有体力没时间,也不行。就好比,我们本来也可以从红叶区这边的山峰下去,翻过另一个山头,爬上鬼见愁的,但是陶陶太小,而且时间也不允许了,所以我们只能原路返回。当然并没有什么遗憾,达不到更高的山峰我们却依然得到了快乐,这是拥有一个家庭的快乐。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或许因为家庭的负担,我们的人生不再可能去和单身汉比拼,需要舍弃一些东西,但是我们也收获到了不一样的快乐。而那些有时间却没有体力的人,似乎也不必遗憾。人生无论如何走,怎样走,走到何处停下来,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可以观赏。只是要有那个观赏的心情。
这也好比“得到容易失去难”。前几天看到一个经济学理论——禀赋效应。他说,得到的快乐要等于失去的悲痛的两倍,才能达到平衡。所以人生本就是一个悲剧。所以,要学会努力的得到,更要学会从容的放下。就好比即使爬到山顶,也不可能将所有的风景带走,而爬山的目的也从不是为了带走风景,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感受。下次再去爬其他的山,会有另一番感受;下次即使再来爬同一座山,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关键的不是是否在爬山,是否爬上了山,而是是否还有爬上山顶的勇气,即使已经没有了爬山的体力。
但人生往往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人生的山巅,也不知道前面是否还会有下一峰。即便是同一座山,上山的路不一样,看到的风景也会不一样。我们在半山腰,曾绕山横行了一段,很幽静、很淳朴、鲜有人走的一段,从山的同一高度看到了山的不同角度的风景,它比一味地爬山有意思的多。但当我们在其中时,却不知要走多久才会遇到下一个上山之路,也没有很去思考这一问题。这绕山的一段,就像我的这一年。我看到了曾经走过的路,从同一高度看到了不同角度的人生风景,也同样不知道何时会遇到下一个上山的路口。我们没有一直爬山的人快,但我们却看到了一段他们没有看到的景色,享有了一种他们不曾有过的乐趣。或许人生也是如此,我们人生的目标并不是一味的登顶,而是如何在这场旅途中,与相伴的人得到更多的快乐。
山上有许多很陡的小路,大概是山里人或走惯山路的管理人员的捷径。我想即使没有路,他们也是可以随处开辟一条的。这就好比是创业者之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开辟出来,即使开辟出来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抄捷径顺着走下去的。或许这些惯于走山路的人也曾失败过多次,才练就了如今这样的利手利脚和方向感吧。
总之,就是爬山注定看不了景;无论爬到哪里都很好;即使爬到山顶也什么都带不走;山要爬,但路可以选;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一条自己的路。
爬山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一句话:“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这是为了安全起见。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忙忙碌碌的时候是顾不上很多人生的风景的,忘记了徐徐的清风,忘记了湛蓝的天空,忘记了和暖的阳光,忘记了如絮的白云。无论结果如何,当你静下来,闲看天边云卷云舒时,才发觉生活是那么的美。原来,我总是希望追求可以享受蓝天白云、清风暖阳的工作生活,可是现在想来,它本就是矛盾的吧。
另一句大家常说的话就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的时候,往往充满了期待,虽然背上的负担甚至比下山还重,但是却被山上的风景所冲淡;当登顶之时,一览众山小,再下山时,无论是否沿路返回,纵然风景依然美丽,心情也很不错,但总是没有上山的那股劲儿了。人生似乎也是如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劲儿,人到中年已经用不上了,因为不舍,因为不能。若想获得一种新的快乐,或许只有从这个山头先下去,再爬上另一个山头。这需要勇气,也需要机遇。有时间没体力,不行;有体力没时间,也不行。就好比,我们本来也可以从红叶区这边的山峰下去,翻过另一个山头,爬上鬼见愁的,但是陶陶太小,而且时间也不允许了,所以我们只能原路返回。当然并没有什么遗憾,达不到更高的山峰我们却依然得到了快乐,这是拥有一个家庭的快乐。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或许因为家庭的负担,我们的人生不再可能去和单身汉比拼,需要舍弃一些东西,但是我们也收获到了不一样的快乐。而那些有时间却没有体力的人,似乎也不必遗憾。人生无论如何走,怎样走,走到何处停下来,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可以观赏。只是要有那个观赏的心情。
这也好比“得到容易失去难”。前几天看到一个经济学理论——禀赋效应。他说,得到的快乐要等于失去的悲痛的两倍,才能达到平衡。所以人生本就是一个悲剧。所以,要学会努力的得到,更要学会从容的放下。就好比即使爬到山顶,也不可能将所有的风景带走,而爬山的目的也从不是为了带走风景,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感受。下次再去爬其他的山,会有另一番感受;下次即使再来爬同一座山,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关键的不是是否在爬山,是否爬上了山,而是是否还有爬上山顶的勇气,即使已经没有了爬山的体力。
但人生往往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人生的山巅,也不知道前面是否还会有下一峰。即便是同一座山,上山的路不一样,看到的风景也会不一样。我们在半山腰,曾绕山横行了一段,很幽静、很淳朴、鲜有人走的一段,从山的同一高度看到了山的不同角度的风景,它比一味地爬山有意思的多。但当我们在其中时,却不知要走多久才会遇到下一个上山之路,也没有很去思考这一问题。这绕山的一段,就像我的这一年。我看到了曾经走过的路,从同一高度看到了不同角度的人生风景,也同样不知道何时会遇到下一个上山的路口。我们没有一直爬山的人快,但我们却看到了一段他们没有看到的景色,享有了一种他们不曾有过的乐趣。或许人生也是如此,我们人生的目标并不是一味的登顶,而是如何在这场旅途中,与相伴的人得到更多的快乐。
山上有许多很陡的小路,大概是山里人或走惯山路的管理人员的捷径。我想即使没有路,他们也是可以随处开辟一条的。这就好比是创业者之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开辟出来,即使开辟出来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抄捷径顺着走下去的。或许这些惯于走山路的人也曾失败过多次,才练就了如今这样的利手利脚和方向感吧。
总之,就是爬山注定看不了景;无论爬到哪里都很好;即使爬到山顶也什么都带不走;山要爬,但路可以选;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一条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