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日内瓦(上)
日内瓦这个地名比瑞士这个国家的名字更早进入我的脑海里,并且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日内瓦就是瑞士的首都,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苏黎世,知道了伯尔尼。 对日内瓦最早的印象来源于初中的历史书:1954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代表新中国出席了日内瓦会议,他非凡的领袖风范和外交能力,让国际侧目,从此,有关周总理睿智地处理各种刁难的事迹在民间传开了去,就连我母亲这个年纪的人,也知道中国有十八元八角八分和只有男女两个厕所的故事。

等到我年龄更大一点,能读到的报纸和书籍更多一点能看到的电影更丰富一点以后,瑞士这个国家以富人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警匪片中很拽的瑞士银行本票;外国电影中富人or 007喜欢到瑞士度假疗养;日内瓦有一个湖,和法国共享的,法国人称之为莱芒湖,瑞士人则更喜欢叫它日内瓦湖……. 某年某日,无意中看到一部电影,由两具精美的衣架子演的《魂断日内瓦》,影片由一本颇具影响力的小说改编,但是电影差强人意,变成了一对痴男怨女的作天作地。不过,日内瓦还有国联,却以另一种姿态再一次唤醒了我对这个城市的关注和向往。

它,到底是怎样一座城市?带着满满的好奇和探索,这个夏天,我从米伦小镇坐火车来到日内瓦。 从火车站走出来,问路,被问路的人开口就是一句:“Bonjour!”,让我赫然想起,日内瓦是讲法语的地方呢,于是也笑着回答了一句:“Bonjour!”。 日内瓦火车站前面的一片区域,景观不怎么样,建筑群陈旧灰暗,当然也不至于破败和脏乱差,这里来来往往的人一看就鱼龙混杂,三教九流,让人不由自主地担心起治安问题,毕竟这里离巴黎也就那么一点点距离。 和卢加诺的酒店服务员不一样,我们入住的酒店的服务员有一种明显疏离感,不苟言笑,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他并不只是针对我们这样的,对待其他肤色的客人也是这个样子,于是揣度他的疏离感来源他的某种优越感,像法国佬。 好在房间宽敞,又是法式的小清新风格,我很快忘记了服务员冷淡态度,管他笑还是不笑呢,我们玩得开心就好,比如说我们去坐红色的小火车绕湖游玩一下? 这个主意立刻得到孩子们的响应,可是我们买好票(瑞士通票不能使用)以后,等啊等了老半天,小火车才慢吞吞地开了过来。坐车的过程中,我终于知道小火车为什么那么走得那么慢了,压根不是因为在花钟或者在英国花园等景点耽误了时间,而是因为司机是个接吻狂魔!一路上光看见他开开停停,热情似火地和路边的人打招呼,然后接吻,不管是男的女的都吻,接吻的声音还挺响,我有种哔了狗的感觉,心想这司机还真像法国佬,滥情。

不过这丝毫没影响我们欣赏湖边的风光,怎么说呢,日内瓦湖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是真的烟火气,有好几拨人在湖边BBQ,烤培根的香味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味蕾,提醒我们该吃晚饭了。


在瑞士呆了快一个月的女儿说她想吃中餐,我从手机地图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一家叫“京宴”的中餐馆貌似高大上,国内首富王先生去吃过并留下照片,我想了想,决定奢侈一把。 然而,传说中高大上的“京宴”居然在地下一层,不过装饰还是可以的,干净明亮,也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风格,先入为主地博得我的欢心,虽然如此,我们还做好了心理准备:对国外的中餐不要抱以期望,结果菜上来,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菜的份量很足,而且味道非常好,没有改良过,酸菜鱼酸辣度拿捏得当,番茄炒鸡蛋酸甜鲜咸适宜,上海四季青碧绿爽脆,山西拉面韧度刚刚好,总而言之,菜既清爽又入味,对得起价钱。

老板娘很有气质,待人接物很有分寸这个就不说了,到日内瓦的第一顿晚饭全家人都吃得很开心很满足。 外出行走,我依然喜欢早起,不过其他人就没有这个想法了,第二天清早我说要去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参观,丈夫当然没兴趣,儿子这头小猪在呼呼大睡,女儿兴奋地说她要去,于是母女两个吃好早饭,坐上攻略中查到的18路电车,往瑞法交界的汝拉山方向而去。 上下电车没人检票的,而且有位置,但是车上形形色色的人种让我无端心慌,我小声地提醒女儿下车后一定要记住车站的位置,女儿答应了。 下车后我才发现之前的举动纯属多余,CERN那个棕色的球体就在马路旁边,就在18路电车终点站的正对面!完全不用费心思去找去记的。而接待处的33号楼则在马路的另一边,也就是说,棕色球体和33号楼隔着马路遥相对,好找得很。

接待处的办公区面积非常小,空气不洁净,来参观的人非常多,他们的脖子上带有红色或橙色带子的参观牌。我问了接待处那位漂亮的工作人员,得到意料之中的答复:需预约方可参观,因为现在(暑假)是旺季。

不过参观前的讲座是可以随便进去听的,我和女儿走进会议室,听一位印度人长相的工作人员讲CERN的历史、职责、还有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他还讲了到球体下面去参观什么,以及注意的事项,等等。 讲座结束,有人过来领参观者到马路对面的棕色球体下面去参观了,当天只有我和女儿两张东方面孔,领队的白发科技工作者本来眼前一亮的,听见我说没预约没牌子后,略带遗憾的耸耸肩,欢迎我们明天再来。

哎,明天我们不过来了哦,目送这批人离去后,我带女儿到展览室随意参观,从一个理科生的角度来说,这个展览厅干货颇多,很多物理领域的知识,从一个学外语的学习者角度来说,展览厅干货更多,因为所有的陈设,都配有视频讲解,讲解者的发音地道纯正,容易听得懂。

真是不虚此行啊! 和接待处相比,展厅宽敞多了,外面的走廊也很宽敞,如果不是当天还有别的安排,我想我会继续在这里参观下去的。

在CERN大约逗留了一个半小时,我们该回去了。从CERN到火车站虽然有十几个站,其实时间也就花掉23分钟的样子,电车到到站时间是很准时的,我再一次感慨瑞士公共交通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