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散记·京都·大德寺(一)
一休。
搬家以后,算是真正从山间挪进了京都小盆地。新家在左京区,不下雨的日子里,很适合骑车出门溜达。
八月的最后一周,在人声鼎沸、烈日当头的岚山,我还只想快快躲进任何一间咖啡馆,熬到日暮西陲归家时分,才终于有几分渡月桥边晚风拂过,静观山水之绿的惬意。不经意间,天气就慢慢转凉了。从秋分到小雪,逐渐迈入京都的秋。和春天一样,又会开启若干处“特别拜观”,相互之间的开放时长前后错了错,好像在让你来,让你都来。
晴日骑车,前往坐落于京都西北边有名的大德寺——它真是太有名了,有名到寺域周围总能遇上三三两两金发碧眼的游人,手持Lonely Planet,走在去拜观的路上;不过,它可能倒也不那么有名,偌大一个寺院,也绝少见租用和服专程拍纪念照的浓妆姑娘。
大德寺前常被冠上“紫野”二字,这是源于寺院位于“京之七野”之一的紫野。在昔日的平安京,整个城市的位置要比今天的京都市中心偏向东南,北边是贵族狩猎、采摘的郊游之地,分为“内野、北野、平野、点野、紫野、蓮台野、上野”七处,这些地名现仍留有五处,比如供奉日本学问之神菅原道真的北野天满宫,就坐落在昔日的“北野”。

紫野·大德寺,这个名字不论是看上去还是听上去都很美。寺内各处枯山水庭院风景也对得上这盛名,安静、高雅,似乎庭院本身都拥有一些深刻的神秘的睿智,只待安心参禅的有缘人。作为京都地区数一数二的禅宗寺院,寺域内的塔头(禅宗寺院内,祖师或高僧离世后,弟子在其墓塔附近建立的小院)至今仍存有二十余处。

这些塔头自然不是一蹴而就建成的寺院群,而是在大德寺漫长的寺史中逐渐丰盈或消逝。大德寺开山于镰仓末期14世纪初,由大灯国师宗峰妙超禅师开创。宗峰妙超的师傅是大应国师南浦绍明,其于1259年入宋,师从时住持径山兴圣万寿寺的虚堂智愚,1267年归国,其时蒙元铁骑已大举南下。虚堂智愚是南宋临济著名禅僧,受宋理宗、度宗的皈依,他当时所在的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位于今日余杭,是“五山十刹”之首。“五山十刹”是自宋宁宗起,制定的江南禅寺等级,作为“五山”之首的径山寺,相当于当时官寺的最高寺院,可谓“东南第一禅院”。

仿效大陆,在镰仓和京都,日本也要制定自己的“五山十刹”。最初,大德寺被列入“京都五山”,但后被掌权的足利氏剔除出“五山”行列,位列“十刹”之第九,之后干脆脱离制度,成为在野的寺院,一心修禅。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京都五山分别是天龙寺、相国寺、建仁寺、东福寺和万寿寺,另有南禅寺被列为别格位于五山之上,却见不到被后醍醐天皇称为“本朝无双的禅苑”的大德寺。

足利氏的第三代大将军足利义满权倾一时,还逼着贵为皇子的一休少时出家,一生未受过皇子的待遇。一休小时候出家的京都安国寺现已不存,但他后来担任住持的大德寺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室町时代的应仁之乱战火遍野,大德寺也未能幸免,恰是在一休和尚任住持时,在堺地豪商的支持下,其寺得以复兴。

到了桃山时代,也就是16世纪末,日本史所谓“近世”以来,自丰臣秀吉在此举办织田信长的葬仪,并建立总见院作为信长的菩提寺。自此,日本的战国武将们都效法此举,大德寺之塔头及其中的庭院,也就渐次建立,名声远及西欧。武士们厮杀战场,却喜禅茶;日本茶道也在此时得到长足的发展。由此看来,大德寺今日所负之庭院与茶道之盛名,当是此时奠定的基础。

这次的特别公开除了大德寺本坊之外,还有位于敕使门西侧的塔头兴临院,正门朝东,首创于足利时代后柏原天皇的大永年间(16世纪20年代),后经焚毁再建,院内本堂为天文二年(1533)间的建筑,与表门、唐门一起,为院内三座日本重要文化财,留有室町时代建筑的特色。




本堂前的庭院是基于资料重新复原的,庭院写仿中国天台山国清寺的石桥,并用松树表现理想中的蓬莱世界。国清寺位于浙江台州,始建于隋,几经更迭,现仍为大寺,但隋代建筑仅余一塔。隋代高僧智顗(yi)在此创立天台宗,唐又有被视为文殊、普贤菩萨化身的寒山、捨得二僧隐居于此,日本入唐、入宋的僧人也多将此地作为巡礼的重要寺院之一,平安时期的最澄更是在此求法,归国后于京都北边比叡山上建立延历寺,开创日本天台宗,盛极一时(最澄和空海是同时代人,二人在日本发展的势头都很盛,空海后入主东寺——具有镇护国家意义的大寺,见客居散记·京都·东寺)。

庭院不大,却让人觉得好看舒服,不知是因为多了国清寺这一层关系与心里贴得更近,还是因为本堂里僧人的唱念配合着蓝天和庭院白砂上反射的阳光,让人沉浸于当下的放空状态中。
院内的茶室建筑不古,但借用了东坡先生的诗名,也倒让人不免往那诗中意境中想去。“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一句题外话,这诗是东坡和文与可而作的三十首之一,就是画竹是“成竹在胸”,尝令东坡先生“作洋州三十咏”的文与可。《涵虚亭》与《筼筜谷》均出自这三十首之中。“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大德寺历史太久、塔头太多、故事太厚重。也有轻松的,比如以昔日住持一休和尚为原型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虽然动画片里的大多桥段都不是真实,但至少让我们亲临大德寺又知道从小“耳熟能详”的一休哥与其渊源颇深时,内里有一些奇妙的牵动。二十多年后,重新去听主题曲,才发现一开头唱的是:“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愛して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