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重于一切 ——致家有“残障”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家庭教育重于一切
——致家有“残障”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
你好!
我知道,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残障”的小孩,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最沉重的打击,它就像一场始料未及、突如其来的天灾,重则摧毁一个家庭,轻则击碎一份幸福。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特殊学校的老师,见过太多不幸的家庭与无辜的孩子了,所以,今天我想起以书信的形式与你(们)交谈一次,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谈谈我个人的想法与建议,对于“残障”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比任何其它形式的教育要重要得多,包括学校教育。
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如此重要呢,我想举几个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例子,武汉的舟舟,先天性愚型儿(也称唐氏综合症),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却是个全国知名的天才指挥家,能轻车熟路地指挥大型乐团,就是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乐团的低音提琴手,他从小在乐团排练房里长大,耳濡目染,把乐团指挥手的那一套全都学会了;我国第一位聋人博士周婷婷,出生后双耳失聪,但他的父亲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赏识教育让她三岁半开始说话识字,且一直就读普通学校,二十四岁那年攻读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电影《海洋天堂》的故事原型来自一个自闭症儿童杨弢的真实生活,他的母亲原是一位大学教师,为了他,放弃以前的工作与生活,带在他来到北京创办现如今已经非常有名的自闭症康复机构“星星雨”,温暖了全国无数个自闭症儿童家庭……。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举这几个例子,只是想告诉家长们,那些优秀的“残障”孩子能取得优于常人的成绩和得到常人社会的认可,多半出自家庭方面不懈的努力与坚持。
另外,根据目前我市的教育体系与水平来说,在我校的“残障”孩子基本上能享受到十二年左右的义务教育,可能很快会延长至十五的义务教育。很多的孩子并不能再往上升接受高等教育,也还有很多的孩子从学生毕业后,并不具备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更不用说参加工作了,只能回归家庭。这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对一个“残障”孩子来说,当然也十分重要,但就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这个时间段并不算长,剩下漫长的人生路都需要家长来陪他走过,所以说,如果你的家庭教育做得好,对一个孩子的将来而言,肯定是受益终生的。
当然,我这么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学校教育不重要,更不是推诿我作为一名特殊学校教师的责任,学校教育当然也重要,它为“残障”孩子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平台,一个与其它同类孩子共同生活的平台,一个走出家庭迈向社会的平台……。但是,作为一所特殊学校,它只是为“残障”孩子的生活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只在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而孩子能力的发展最终还是落在了家庭教育上。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群体并不大,因为大家身边很少出现残障人士,也很少有意去关注这一块,但就我本人这些年的亲身经历来看,作为一个省会城市,这个群体其实很庞大,所以我写这样一封信,是希望让更多的家有“残障”儿童的家长们知道:家庭教育重于一切,更是想让他们意识到:我们与你们同在、同行!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任何教育都不能操之过急,让我们陪孩子慢慢长大!
暑安!
2017年7月30日凌晨
刊于长沙晚报10月12日点击地址
——致家有“残障”儿童家长的一封信
![]() |
亲爱的家长:
你好!
我知道,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残障”的小孩,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最沉重的打击,它就像一场始料未及、突如其来的天灾,重则摧毁一个家庭,轻则击碎一份幸福。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特殊学校的老师,见过太多不幸的家庭与无辜的孩子了,所以,今天我想起以书信的形式与你(们)交谈一次,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谈谈我个人的想法与建议,对于“残障”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比任何其它形式的教育要重要得多,包括学校教育。
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如此重要呢,我想举几个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例子,武汉的舟舟,先天性愚型儿(也称唐氏综合症),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却是个全国知名的天才指挥家,能轻车熟路地指挥大型乐团,就是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乐团的低音提琴手,他从小在乐团排练房里长大,耳濡目染,把乐团指挥手的那一套全都学会了;我国第一位聋人博士周婷婷,出生后双耳失聪,但他的父亲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赏识教育让她三岁半开始说话识字,且一直就读普通学校,二十四岁那年攻读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电影《海洋天堂》的故事原型来自一个自闭症儿童杨弢的真实生活,他的母亲原是一位大学教师,为了他,放弃以前的工作与生活,带在他来到北京创办现如今已经非常有名的自闭症康复机构“星星雨”,温暖了全国无数个自闭症儿童家庭……。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举这几个例子,只是想告诉家长们,那些优秀的“残障”孩子能取得优于常人的成绩和得到常人社会的认可,多半出自家庭方面不懈的努力与坚持。
另外,根据目前我市的教育体系与水平来说,在我校的“残障”孩子基本上能享受到十二年左右的义务教育,可能很快会延长至十五的义务教育。很多的孩子并不能再往上升接受高等教育,也还有很多的孩子从学生毕业后,并不具备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更不用说参加工作了,只能回归家庭。这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对一个“残障”孩子来说,当然也十分重要,但就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这个时间段并不算长,剩下漫长的人生路都需要家长来陪他走过,所以说,如果你的家庭教育做得好,对一个孩子的将来而言,肯定是受益终生的。
当然,我这么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学校教育不重要,更不是推诿我作为一名特殊学校教师的责任,学校教育当然也重要,它为“残障”孩子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平台,一个与其它同类孩子共同生活的平台,一个走出家庭迈向社会的平台……。但是,作为一所特殊学校,它只是为“残障”孩子的生活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只在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而孩子能力的发展最终还是落在了家庭教育上。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群体并不大,因为大家身边很少出现残障人士,也很少有意去关注这一块,但就我本人这些年的亲身经历来看,作为一个省会城市,这个群体其实很庞大,所以我写这样一封信,是希望让更多的家有“残障”儿童的家长们知道:家庭教育重于一切,更是想让他们意识到:我们与你们同在、同行!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任何教育都不能操之过急,让我们陪孩子慢慢长大!
暑安!
2017年7月30日凌晨
刊于长沙晚报10月12日点击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