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新”而创新,可能你的所有方法都是错误的

文/儒商诗人 编辑/儒商诗人
来源:儒商对创业的思考
微信公众号:儒商诗人(微信ID:rushang_poet)
-Begin-
在这个万众创业的时代,貌似“创新”一词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了;相信特别是跟儒商一样的创业者甚至是每天都把创新挂在嘴边。甚至他们认为“创新”拥有某种优越感,在每个创业者心中都知道,做企业的本质需要创新、0到1比1到N的复制要重要得多、也只有真正做到创新才能带来财务的规模化与最大化。
当然,“创新”也让不少创业者进入死胡同。对于创业者的你就那么肯定你对“创新”的认知不是错误的嘛?
然而事实则不然,有很多人甚至创业者都没有站在一个多维角度以及正确地认知“创新”,如果你是为了“创新”而创新,那么可能你做地创新以及所有奔向“创新”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说,大部分的人对创新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呢?儒商认为,主要是认知问题,大部分人对创新的认知都是有偏误的。那么要做到0到1的创新,就得搞清楚什么是创新。儒商接下来便会从“创新的来源”、“如何抓住创新机遇”以及“创新”误区三个较为重要的关键点一一分析以及分享儒商对创新创业的看法。
拥抱不确定性,接受不连续性|创新的来源

如果你是企业家是创业者,哪怕是想要、将要创业的大学生,你应该都看过不少有关创业的书吧?然后带给你各种鸡汤,你会觉得你的身边充满创新,然后看似动力满满地“明天我就要开始创新”、“我要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但是,事实可能是,你所有的努力都是错误的。关于创新,我特别想提一下皮得德鲁克这位管理学大师,他曾在他的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里提出创新得梳理清楚创新来源。皮得德鲁克认为,创新包括七种来源,且有两个共同点:不确定性与不连续性。创新的七种来源包括意外事件、不协调事件、流程改进的需要、产业和市场结构变化、人口变化、认知变化、新知识。
七种创新来源中,每种来源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的程度和特点不同。每个人对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都可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或是拒绝,或是拥抱。我们对于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的态度,决定了创新的成果。
关于创新的七种来源,儒商便简单地给大家介绍其中三种企业家应该重视的来源——意外事件、产业和市场结构变化以及新知识。
两个共性:不确定性与不连续性。
不确定性指的是经济行为者在执行前,不能明确地了解与知道决策的结果,又或者说决策可能不止一种,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你可能无法得到“标准答案”,说得通俗点便是“测不准,说不清”,比如你测量一个物体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可能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之所以不确定性对创新重要,是因为,人这个生物,从本质上,讨厌不确定性。
要了解不连续性,那么得先弄明白连续性;举个例子:如果天气预报说气温将从20度上升到30度,你的理解应该是,一切在20度到30度之间的值,只要你能写出来,某个时刻就会出现。
皮得德鲁克认为,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不会只是带来负面影响,对于创新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的重大创新都是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的产物。
基于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不同人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或是拒绝或是拥抱。
在上文说道的来源中,比如说意外事件、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新知识都是因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而发生的。
意外事件:
近几年,甚至近十年来,就发生过各种影响全球的黑天鹅事件,比如08年的金融风暴;再比如在创投圈里,特别是互联网领域发生了不少令人大跌眼镜的事件(创业者或投资人);好像14年的创业热,O2O项目的盲目火热,与16年初的资本寒冬;这些金融风暴、资本寒冬,其实发生的原因就是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作为创业者面对资本寒冬,你可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但是如果你不能在这种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中创新,那么你可能还算不上一个创新者。
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在短期内看,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比较低,但从长期看,也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例如,现在火热的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引起的行业产业的变化——车联网(汽车)、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硬件(工业)等等
新知识:
基于知识的创新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是最高的。因为其周期是最长的,要求最高,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最低的。
利用企业家精神抓住创新机遇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企业家精神”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著作,萨伊认为:“企业家是能把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的领域,并敢于承担一切相关风险和责任的人”。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企业家表现出来的战略前瞻性、市场敏感性和团队领导力。
关于企业家精神,我想提一个人——雷·克罗克

就在刚才儒商便看了一个感觉挺励志的电影(《大创业家》)欢迎大家可以搜索来看看,蛮励志的,主要是叙述麦当劳的发展史。
原本,雷·克罗克只是个普通的售卖奶昔机的推销员,因一次意外接受到了一个餐厅的多量订单。克罗克感到非常好奇,决定去看一看;那个餐厅便是麦当劳。而后,麦当劳兄弟带他参观了麦当劳的餐饮操作流程,克罗克心里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餐厅”。直至后来克罗克用了270万美元收购了麦当劳兄弟,成立了麦当劳,而慢慢地麦当劳发展成为国际连锁餐饮品牌。
在电影结尾里的经典语句——雷·克罗克:自我第一次看到麦当劳的时候,我便想,我一定要拥有它。
可以看出,雷·克罗克是一个真正拥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而麦当劳兄弟只是想做一个出餐较快的快餐店罢了,而克罗克是想把麦当劳做大做强,开遍全美国,甚至国际,最后打造成了国际餐饮连锁品牌,所以克罗克成功了。
克罗克不仅拥有冒险精神,还勇于为此承担风险,他愿意把自家房子给抵押了去完成自己的想法。
在电影里,克罗克抵押房子后,也说了这么一句经典台词:
Be right,Just to be right one time,One time!
(做对的事,也只做一次对的事,一次就好!)


如何利用企业家精神去抓住机遇
关于如何抓住创新机遇,我们可以尝试四种创新战略
1、孤注一掷
企业选择可能有突破的方向,孤注一掷,倾其所有,集中全部资源,只做一件事;这要求创业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攻其软肋
一开始企业暂时没有创新的机会,可以选择模仿式调整创新——“先山寨,后创新”
3、生态利基
企业可以先瞄准某个行业的细分且空白领域,先独享其成,专注某个细分领域,要求创业者,只做小切口,避免竞争。这类企业家一般都具有工匠精神,把小市场重复做、做好、做强。
4、生态创新
商业生态的创新,往往不仅仅是产品方面的创新,而是包括商业模式、产品等方面的综合创新。
创新误区——局限性创新,拒绝头脑风暴
说会创新,其实有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错误认知,就是创新应该就是样发散性思维,抛弃条条框框。(听得最多就应该是:“不要墨守陈规”是吧)最容易被人提到的便是头脑风暴了。
然而事实则不然,有事实表明,几个人的头脑风暴与一个人独立思考区别大不了哪里去。反而头脑风暴的效率会更低。
其实,在条条框框里创新反而更有效果;例如你在一个房子里面,房子就是你的条条框框。在这个情况下,你应该是对房子里的桌子、凳子、书架、床之类的房子类的所有东西进行创新思考,而不是房子以外的东西(跳出框架)。从某种程度来说,发散性思维,跳出框架的创新思考容易把你的思维带偏,到时候得出来的所谓的创新,可能就脱离了本质了。
过去之所以在框架内思考时没有创造力,是因为我们在框架内思考的时候都有很多思维定势。
这种固化的思维定势,被科学家们称为“固着”,要产生创造力的关键就是要打破这种固着,消除思维定势,让我们重新审视原来的问题。比如,把电视屏幕去掉就发明了投影仪。
这种框架里的创新思考,能有效针对事情或问题本质进行创新,而不至于脱离了本质。
总结


思维导图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更好地做出创新行为,首先我们先梳理清楚创新的来源;包括其中来源以及两个共性(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这个往往是影响着创新的重要因素。
其次我们需要拥有企业家精神
关于利用企业家精神抓住创新机遇,我们能有四种创新战略
1、孤注一掷 2、攻其软肋 3、生态利基 4、生态创新
最后,注意创新的误区,不要过于发散性思维,尝试在框架里进行创新思考,拒绝头脑风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