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之秋
算起来,这都是在南方过的第三个秋天了。
从小在北方长大,一直生活到二十多岁,北国秋天给我的感觉除了收获,其实更多的是秋风扫落叶、风卷残云的萧瑟,这可能是我二十多年形成的心理定视使然吧。
在老家,秋天是黄色的。黄色的玉米、黄色的秸秆、黄色的柿子……
在老家,秋天还有其他的颜色。红透了的苹果、熟透了梨子、各式各样的果实,却还是少不了漫山遍野枯黄的野草和随风飘扬的落叶。
后来慢慢长大,才知道伤秋自古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枯藤老树昏鸦”,各式伤秋之词层出不穷。古来文人墨客文字表面因秋而伤,其实更多是借助秋天来表达内心的怅然与寂寥。或是怀才不遇、或是思念他乡故友、亦或是一种壮志难酬的不满。
总而言之,借助秋天这个媒介,古人着实过了一把写诗瘾。恰逢秋风正盛、天气乍凉,三两浊酒下肚,昏沉与清醒交接之际,诗意大发,便有了后人脍炙人口的诗句。
其实我一直不太赞成上学时语文老师让你分析这边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只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拿着一本所谓的“注解”就把所谓的标准答案让我们记在书上,还让我们死记硬背下来,还特意标记一下,划个重点,要考。其实想想也可笑,除非我是你,我才能感同身受。我如何知道你当时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因为家事或是国事?
可南国不一样,南国的秋天也有收获,不过没有落叶。
南方的初秋还很热,“秋处露秋寒霜降”。估计等到寒露,才能真正到秋天。对,传说中的秋老虎时间有一两个月,你要在立秋过两个月后真正的感受到像北方一样的秋意。
喜欢南国之秋,首先因为秋雨。
南方的雨与北方不同,南方的雨是急性子。尤其是夏天。三个小时的暴雨就可以让武汉火车站变成一片汪洋。还伴随着电闪雷鸣,偶尔还会来几个大霹雳助助兴。在北方也见过一些大树被劈断的情景,不过在南方不太一样。我自诩是一个性格粗犷,胆儿大的北方汉子,可是凌晨两点钟仿佛在我头顶炸裂的霹雳还是让我在半夜惊醒。
但南方的秋雨不同。
南方的秋雨没有了夏日的急促。更多的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伴随着轻轻地雨声、雨打到窗户上有节奏但不会扰人的声音。可以更好的带你进入梦乡……
特别喜欢入夜后的秋雨,扑灭了白天的燥热,也滋养了这片土地。伴着秋雨,就算你在电脑面前加班,在因为几个数据头昏脑涨、大脑短路的时候,出去听一下秋雨,亦或是干脆淋上一下,便可让你打个激灵,瞬间清醒过来,满血复活。
伴随着秋雨,我更喜欢躺在床上读一本闲书。
书的内容可以是一杯心灵鸡汤、或是一个新闻、一个美丽的故事;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我是在享受生活。而不是为了生计去上班,甚至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此此此刻,你属于你自己一个人。
喜欢南国之秋,更因为南方的秋天是香的,更是绿色的。
在南国,你找不到一些伤秋的调调。
因为,每年到九十月份,南方的桂花大肆盛开。每天清晨起床,花香就会顺着你鼻孔钻到你大脑皮层,刺激你的神经末梢,让你一整天都神清气爽。
第一次去南方是在重庆,当时正值九月底。重庆的大街小巷、小区过道上全是成片成片的桂花。有时我会忍不住摘一点放在手上一直嗅,心想这么小的一朵小黄花瓣竟然有这么大的魔力。本着“有花堪折直须折”的心态,我曾采摘少许桂花放到我钱包里,想带回济南,幻想着在北方也能嗅到桂花香。可才过去一周,放在我钱包里的晶莹剔透桂花已经枯萎变黑了,全然没有了花香。
后来才明白,“有花堪折直须折”不是让我们破坏自然规律去做一些冲动的事情,而是让我们珍惜当下的好时光,不要坨坨了岁月。
在南国,映入眼帘的还是满眼的绿色。
马路旁的行道树是绿色的,告别了夏日的高温,似乎比平时更加郁郁葱葱。
田野的草儿还能打起精神,伴随着清晨的露珠和第一缕夕阳,昂首挺胸,争取在入冬之前在长上一截。
树上的橘子趁着还没摘,还没有变成黄色之前。随着秋风在枝头摇曳,伴着翠绿的叶子,一派秋意盎然的景象。
喜欢绿色不外于此,伴着绿色,似乎离别都变得别有一番情调……
喜欢南国之秋还有好多比较“世俗”的原因。
大闸蟹里边肥美的蟹黄,伴着南方特有的香辣味,辣到我开始怀疑人生。
还有刚下来的橘子、香蕉、凤梨、百香果等各种新鲜的、知名的不知名的水果,反正水果不会长肉,可以肆无忌惮的吃。
南国之秋,各方面似乎都优于北方。气候、风景、吃喝玩乐……
可人却是一个复杂的动物,在南方呆久了,却越来越没有归属感。
是的,不管走多远,你的根却一直扎在北方。连着你的血脉,连着你的五脏六腑。就像是天上的那只飞的最高最远的风筝,风停了,终究还要回到地上。
人,终究还要落叶归根!
————2017年10月14日于武汉
从小在北方长大,一直生活到二十多岁,北国秋天给我的感觉除了收获,其实更多的是秋风扫落叶、风卷残云的萧瑟,这可能是我二十多年形成的心理定视使然吧。
在老家,秋天是黄色的。黄色的玉米、黄色的秸秆、黄色的柿子……
在老家,秋天还有其他的颜色。红透了的苹果、熟透了梨子、各式各样的果实,却还是少不了漫山遍野枯黄的野草和随风飘扬的落叶。
后来慢慢长大,才知道伤秋自古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枯藤老树昏鸦”,各式伤秋之词层出不穷。古来文人墨客文字表面因秋而伤,其实更多是借助秋天来表达内心的怅然与寂寥。或是怀才不遇、或是思念他乡故友、亦或是一种壮志难酬的不满。
总而言之,借助秋天这个媒介,古人着实过了一把写诗瘾。恰逢秋风正盛、天气乍凉,三两浊酒下肚,昏沉与清醒交接之际,诗意大发,便有了后人脍炙人口的诗句。
其实我一直不太赞成上学时语文老师让你分析这边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只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拿着一本所谓的“注解”就把所谓的标准答案让我们记在书上,还让我们死记硬背下来,还特意标记一下,划个重点,要考。其实想想也可笑,除非我是你,我才能感同身受。我如何知道你当时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因为家事或是国事?
可南国不一样,南国的秋天也有收获,不过没有落叶。
南方的初秋还很热,“秋处露秋寒霜降”。估计等到寒露,才能真正到秋天。对,传说中的秋老虎时间有一两个月,你要在立秋过两个月后真正的感受到像北方一样的秋意。
喜欢南国之秋,首先因为秋雨。
南方的雨与北方不同,南方的雨是急性子。尤其是夏天。三个小时的暴雨就可以让武汉火车站变成一片汪洋。还伴随着电闪雷鸣,偶尔还会来几个大霹雳助助兴。在北方也见过一些大树被劈断的情景,不过在南方不太一样。我自诩是一个性格粗犷,胆儿大的北方汉子,可是凌晨两点钟仿佛在我头顶炸裂的霹雳还是让我在半夜惊醒。
但南方的秋雨不同。
南方的秋雨没有了夏日的急促。更多的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伴随着轻轻地雨声、雨打到窗户上有节奏但不会扰人的声音。可以更好的带你进入梦乡……
特别喜欢入夜后的秋雨,扑灭了白天的燥热,也滋养了这片土地。伴着秋雨,就算你在电脑面前加班,在因为几个数据头昏脑涨、大脑短路的时候,出去听一下秋雨,亦或是干脆淋上一下,便可让你打个激灵,瞬间清醒过来,满血复活。
伴随着秋雨,我更喜欢躺在床上读一本闲书。
书的内容可以是一杯心灵鸡汤、或是一个新闻、一个美丽的故事;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我是在享受生活。而不是为了生计去上班,甚至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此此此刻,你属于你自己一个人。
喜欢南国之秋,更因为南方的秋天是香的,更是绿色的。
在南国,你找不到一些伤秋的调调。
因为,每年到九十月份,南方的桂花大肆盛开。每天清晨起床,花香就会顺着你鼻孔钻到你大脑皮层,刺激你的神经末梢,让你一整天都神清气爽。
第一次去南方是在重庆,当时正值九月底。重庆的大街小巷、小区过道上全是成片成片的桂花。有时我会忍不住摘一点放在手上一直嗅,心想这么小的一朵小黄花瓣竟然有这么大的魔力。本着“有花堪折直须折”的心态,我曾采摘少许桂花放到我钱包里,想带回济南,幻想着在北方也能嗅到桂花香。可才过去一周,放在我钱包里的晶莹剔透桂花已经枯萎变黑了,全然没有了花香。
后来才明白,“有花堪折直须折”不是让我们破坏自然规律去做一些冲动的事情,而是让我们珍惜当下的好时光,不要坨坨了岁月。
在南国,映入眼帘的还是满眼的绿色。
马路旁的行道树是绿色的,告别了夏日的高温,似乎比平时更加郁郁葱葱。
田野的草儿还能打起精神,伴随着清晨的露珠和第一缕夕阳,昂首挺胸,争取在入冬之前在长上一截。
树上的橘子趁着还没摘,还没有变成黄色之前。随着秋风在枝头摇曳,伴着翠绿的叶子,一派秋意盎然的景象。
喜欢绿色不外于此,伴着绿色,似乎离别都变得别有一番情调……
喜欢南国之秋还有好多比较“世俗”的原因。
大闸蟹里边肥美的蟹黄,伴着南方特有的香辣味,辣到我开始怀疑人生。
还有刚下来的橘子、香蕉、凤梨、百香果等各种新鲜的、知名的不知名的水果,反正水果不会长肉,可以肆无忌惮的吃。
南国之秋,各方面似乎都优于北方。气候、风景、吃喝玩乐……
可人却是一个复杂的动物,在南方呆久了,却越来越没有归属感。
是的,不管走多远,你的根却一直扎在北方。连着你的血脉,连着你的五脏六腑。就像是天上的那只飞的最高最远的风筝,风停了,终究还要回到地上。
人,终究还要落叶归根!
————2017年10月14日于武汉
© 本文版权归 Take It Eas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