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个热闹
我很难追着热点去发表一个事情的看法,因为大多数事情都与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这两天关于追星的话题着实看到些讨论,自己想想也有可以说的,就放下手里的题来码上一段。
对于追星,是从今年才开始走近我的生活。因为喜欢上的妹子是某个团的粉丝,为了套近乎也好,也是为了多了解一些自己不曾接触的事物,也尝试了去了解他们。但我还是只能止于了解,而不是被拉入坑。我自己的想法是,很多偶像,不过是一个个工业化的产品而已,而我更喜欢活生生的个人,个性。我也有喜欢乃木坂,并不是因为歌多好听,人多好看(刚开始总还是要靠脸吸引的),而是每个女生多多少少在某一刻,作为自己本身而不是偶像出现的时候,那是我所喜欢的。这就是我每周都会看团综,但歌可能只听完过几首的原因。只要看着“真实”的人,同时还是漂亮的,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
如果只关注真实,自然现实生活就是最真实的所在。如今媒体的流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整个社会成为宅文化的温室。人们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文字就好。我虽也得益于此。但我自己清楚,线下生活才是更为重要的归宿。每当我和朋友在微信聊天,如果他那头有什么聚会或者正常的活动,我都会主动提出暂停联系,因为我更希望他们多用心面对眼前的事情,而不是屏幕里的我。此端的我固然是真实的存在,但这比能够感受到美的真实是相距甚远的。如果人们真的可以更多留意平常的现实生活,能够欣赏到自己周围的人或者事物的美好,哪里需要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呢?当然,人们会反驳说,正是因为现实残酷,所以才需要一个美好的人来支撑自己啊。这样想的人,不是逃避么?但我又自觉,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可以倾听自己的朋友,开明的父母,热爱的恋人。人们的出身,教育,以及现实境遇,让人没有办法看清很多,而追星,或许是他们熬过艰难生活的最为便宜的方式。
“逃避虽然可耻,但很有用”。追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不存在好与坏的属性,每个人只要在其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让自己快乐和成长,那就是最好的。又想起《最完美的离婚》里那个碎花马桶垫,我们对于追星的讨论,最终是要聚焦到一个一个粉丝的个体,而每个个体,都有他们自己的情况和境遇,作为外人,我们自身并没有评判他人兴趣好恶的权利。对于自己,我有幸可以感受和欣赏世界上更多的美好,但也不代表我有权利去轻视那些无法给我带来愉悦体验的东西。它们,在我看不见的时候,抚慰过多少痛苦,陪伴过多少孤独。对于那些人来讲,他们需要这些东西才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