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这次思考的终点居然又是“知行合一”
看b站关于人脑的那个视频,看到有条弹幕说“精神要永存,意识和记忆缺一不可”。精神永存这四个字暂且不管它的意义和可能性,但是意识和记忆这对命题给了我一些启发。如果你要以“意识和记忆是一体的”来反驳接下去的讨论,不好意思,你没有依据,而我可以用那个半脑实验来反证意识和反射可以分离。我本身正是深受意识和记忆分离之苦的一员,所以才来深思这个问题。
首先论证为何“我”不等同于脑。半脑移植到其他人身上以后为何自己还可以继续生活。因为脑子是脑子,“我”是“我”。意识不是脑子的产物,不是所谓神经元传递的结果。
如此,不如思考为何对于人来说,意识和记忆缺一不可。没有意识,光有记忆的人,那是什么,是动物。有意识没记忆,那是什么,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不是,精神分裂仍然存有记忆。想一想,其实神灵很靠近这个说法了,或者说灵魂。有意识没记忆的东西,作为人是不可能去理解的,就像三维的人无法理解四维一样。人,作为动物首先是靠反射生存,才得以“存在”,所以对于解释人心来说,没有记忆空谈意识,没有意义。
所以我把记忆这个东西,接下来解读成“反射”。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结构。这种东西人与动物皆有,是人作为生物存在的前提。但是意识,却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目前可以说只有人有“意识”。而这里的意识是指,人具有的,思想。不是指驱使行动的想法,因为这种所谓的想法,依靠行动的结果而定义,又可以归类到反射里面。我说的意识、思想,是可以无结果的,但是有无结果不是重点。只要是会影响人心的,我暂且将其定义为意识。
抛开记忆空谈意识,的确没有意义。但是我仍然要思考意识和记忆到底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毕竟我自身也有着这样的困扰,经验性的行动少,缺乏依靠记忆的体系思想,而本身意识又变化无常。
记到这里了,那我开始随便写了,后面的思考就没有章法了。我其实也没打算解决这个意识和记忆到底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只不过那段思考我觉得像是接近了真相,所以我想记下来。类似道德、精神、心,这样的玄之又玄的东西,是否可以单独存在?我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吗?还是为了反驳那句“物质决定意识”呢?这两个问题解答一个,另一个都可以迎刃而解吗?
辩证唯物主义说“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不是自生的和先验的,认识世界的形式是主观的,认识世界的内容是客观的。”
然而我觉得意识可以自生,至少我是。刚出生的时候我有意识,我有一点模糊的记忆,记得我做一些事情是自主的,而不是后天习得所以那么做的。自生的意识存在,但是无法为人言道,人们无法理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意识自生,意味着意识是可以与肉体分离的,但是讨论分离对于人来说没有意义,所以唯物主义它要解决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这个问题。有意思的是唯物主义为了阐明它自己,才把哲学分作唯物和唯心,唯物主义者所谓的唯心主义哲学可从来没这么分过。
举个例子,看书,我能看几句就想出一大堆(往往也是废想法,暂时性的,就算记下来以后也没法重演这段思考),看视频,我能给它看出一篇文章来。但是这些想法无法重演,不是反射性的,而是刚刚所说的“意识”,又或者叫思想。这样的短暂的、无法重复的、多变的意识,加诸我身,着实困扰,并且影响到生活。小至无法坚持看完一本书做完一件事,大至有时人格分裂,意识的活跃令我有些困扰,无法如常人一般持之以恒,但是我又没有因此而觉得这样不好。我认识一个也觉得自己想法太多的朋友,最终通过强制自己不思考,通过药物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我却觉得没必要厌恶想法太多这个属性,这不失为一种难得的馈赠。
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做成一些事情,我希望,理性的反射即合理行动也可以成为我的固有属性,前提是没有丧失思考。这不禁又让我兜兜转转回到了阳明先生说的四个字:知行合一。
知,为意识;行,为反射。刚刚那场思考却恰恰是在解释意识与反射的关系。但是我仍未想明白为何知行合一是必然。我还没“悟道”。
刚刚看到自己的豆瓣签名,发现自己曾想要将灵魂游离于世。恍悟这是不存在的,知的单独存在对于我没有意义,因为我是世界上的一物——人,而不是神识;行的单独存在对于我也没有意义,因为我不是低等动物,既然生而为人,不可放弃思考。所以要“知行合一”吗?或者说知行合一并不是一个要求,而是对于人的解释。
而我还是把知行合一当作要求吧,只不过这是一个程度问题。所有人所做出来的行为,确实是知行合一的产物,但是仍有大部分知未得到行的配合,所以沦为废物。而罔顾人知的行为,均为禽兽所为,亦违背了人心,更是废物。让思想系在行为上吧,你。氢气球的线要扎紧了,它才能存在于世界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