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四日旅行,一个女青年的胡思乱想。
四年前到日本旅行时,偶然得知诗画家竹久梦二,便前往美术馆参观。记得当天穿街走巷,废寝忘食地待在上野公园附近的三家美术馆一整天,最后给自己留下一千日元地铁费,掏出仅有的三千日币现金买了几张明信片,其中一套喜欢到心神颤动,由京都的插画家所作,觉得像极了洛兵老师像那句“无边的夜”,画面充满诗韵,有人和时间的关系,人和天空的关系,人和音乐及内心的关系,后来送予他,结果自己四年来念念不忘,演变成这次来东京旅行的动力。

时间过去了那么久,明信片自然没有买到,只是重温了竹久梦二美术馆。每张梦二的画都是一个淡淡的故事,彼时正是日本经历明治维新后的大正时期,经济平稳,也许这为开放的浪漫文艺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梦二的画风格含蓄,情绪淡而持久,提供了一扇一窥大正民间的窗户。

在东京的另一个重要安排,是参观波士顿美术馆在东京都美术馆的特展,书画作品中有宋徽宗《五色鹦鹉图》以及南宋夏圭、马远山水画。最近一个月很幸运参观了中国美术史上塔尖式的师徒人物的作品,如赵佶和王希孟,黄公望和赵孟頫,也看到很多后朝对前朝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如蓝瑛仿黄公望。其实文明的精华部分,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波士顿还是东京,都会穿越时空被人景仰和效仿,人们对生命哲学的究竟思考和表达,总是相通的。



其实在各种博物馆看到自秦汉开始,青铜、瓷器、诗词、书画、还有先哲的思想,无一不是大幅领先日韩,还是很自豪的。不过对比和感受一些文化的发展,也是惊叹日本的学习和升华能力。这次还参观了平安末期/镰仓幕府初期日本雕塑家康庆运庆父子及其子孙的作品,布展讯息称这是日本雕塑的最高峰时期,作品的身体和面部情绪表现力实在惊艳,有的雕塑嘴唇微张,似乎可以听到他在说话。当时时值南宋,日本在某些领域已经登上东方文化的巅峰,不得不说比朝鲜半岛厉害太多。



去过日本旅行已经五次,也浅读了几本有关日本历史的书籍,虽然也曾闭关锁国,但自遣唐使开始,大的国运转折都离不开向外学习和内化革新,战败后转为国家内在秩序和实力的重建,现代的日本科技领先、生态平衡、节约自律、国民团结,一个国家在国民素质和科技经济领域都能同步领先,的确厉害。行程中还经过横须贺市内的三笠公园,三笠军舰参加过日俄对马海战以及中日甲午海战,现在战舰前仍立着两颗镇远号炮弹,以及致远号残片,亲见一刻心情复杂,正如友小G说:“历史结合了场景才有意义”,窝在家门内狂妄自大没什么意义,差距才能让人警醒。


其实每次旅行都是一次时空交换。文化起到沉淀作用,科技和经济发展起到推力作用,宋朝美学流芳千古但难逃亡国之运,有时不禁疑惑,哪样才真正促进国家崛起?看今日的日本,也许科技领先并非最难,更难是培养国民终生教育的意识和习惯,培养个人对自己的合理信心,从而增进对国家进步的合理信心,进而唤醒国家的向心力吧。

看了这么多展览,旅行这么多次,深深感觉到纵然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性是各领风骚数百年,但衷心希望我们有天不仅能遥想唐宋,还能用新时期下重建的新文明,重新创造一个时代的制高点。

-
静影沉璧_J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0-08 09: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