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发随想
很喜欢梁咏琪《短发》的一句歌词,“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牵挂”,其实,剪发也可以是一门艺术。
剪发,是女为悦己者容,不过是一件麻烦至极的事情。剪发之前的纠结、剪发烫发过程中漫长的等待,以及剪发完成后满意与否的情绪变化。
非常小的时候,爷爷带我去美容美发学校剪头发,那里的人基本都是学徒,相当于我们就是免费过去给他们练练手的。那时候的人远远没有今日的浮躁,哪怕磨上一个半个小时给你剪发,不收一分钱,也是万万不敢敷衍的。还有儿时随处可见的街道里的小剃头铺,剃头匠往往都是上了年级的老人,一把剪刀,一面四方的带花的镜子,就直接给你剪上了,剪发的师傅从来都是慢悠悠的,去剪发的人自然也着急不得,一遍遍地交流着发型,聊着聊着就剪出满意的头发了,街坊邻居的也慢慢熟悉起来。
后来,这样的场景也就只在香港的老文艺电影才能看到了,落后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剃头铺也渐渐消失了,当然,我的童年也一去不复返了。少不更事时,知道不过是个剪头发的手艺,如今再回头看,才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吧。只可惜,这样的精神越来越难得了。我们没有时间慢慢耗了,但我们赶着去做的事情就一定很有意义吗?也不见得。
古人常用丈夫为妻子画眉来形容夫妻恩爱,前几日看林生斌(杭州保姆纵火案当事人)微博,他缅怀妻子时说道生前经常帮她剪头发,顿时觉得很文艺。在都市生活中尚且保持这样一种出世的态度实属难得,但月满则亏,大概是上天也嫉妒这种感情才让他们天人永隔吧,实在太可惜。
定期剪发和定期扔东西一样,是个时时审视自己的过程。不好的过往就像分叉的头发,不需要留恋。只有舍弃旧的才能和新的、对的东西相逢。
我跟友人说,其实会剪发也挺好的。好歹是一门手艺,四海为家也饿不死自己。如果我要是也有机会学,我一定要好好学,老了之后也开一个从前一样的剃头铺,但年轻的时候就不行了,我太没有耐心,坐不住,不将就。但老了之后或许可以,因为终于没有一辈子去在意别人的眼光,也不用思考这件事本身有没有意义。
其实,只有职业才要考虑薪水、社会地位等世俗因素,大部分可以成为爱好甚至事业的,都没有意义,或者,不需要有意义。
(ps:我还是不可能当剃头匠的,毕竟我是手残党。晚安)
剪发,是女为悦己者容,不过是一件麻烦至极的事情。剪发之前的纠结、剪发烫发过程中漫长的等待,以及剪发完成后满意与否的情绪变化。
非常小的时候,爷爷带我去美容美发学校剪头发,那里的人基本都是学徒,相当于我们就是免费过去给他们练练手的。那时候的人远远没有今日的浮躁,哪怕磨上一个半个小时给你剪发,不收一分钱,也是万万不敢敷衍的。还有儿时随处可见的街道里的小剃头铺,剃头匠往往都是上了年级的老人,一把剪刀,一面四方的带花的镜子,就直接给你剪上了,剪发的师傅从来都是慢悠悠的,去剪发的人自然也着急不得,一遍遍地交流着发型,聊着聊着就剪出满意的头发了,街坊邻居的也慢慢熟悉起来。
后来,这样的场景也就只在香港的老文艺电影才能看到了,落后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剃头铺也渐渐消失了,当然,我的童年也一去不复返了。少不更事时,知道不过是个剪头发的手艺,如今再回头看,才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吧。只可惜,这样的精神越来越难得了。我们没有时间慢慢耗了,但我们赶着去做的事情就一定很有意义吗?也不见得。
古人常用丈夫为妻子画眉来形容夫妻恩爱,前几日看林生斌(杭州保姆纵火案当事人)微博,他缅怀妻子时说道生前经常帮她剪头发,顿时觉得很文艺。在都市生活中尚且保持这样一种出世的态度实属难得,但月满则亏,大概是上天也嫉妒这种感情才让他们天人永隔吧,实在太可惜。
定期剪发和定期扔东西一样,是个时时审视自己的过程。不好的过往就像分叉的头发,不需要留恋。只有舍弃旧的才能和新的、对的东西相逢。
我跟友人说,其实会剪发也挺好的。好歹是一门手艺,四海为家也饿不死自己。如果我要是也有机会学,我一定要好好学,老了之后也开一个从前一样的剃头铺,但年轻的时候就不行了,我太没有耐心,坐不住,不将就。但老了之后或许可以,因为终于没有一辈子去在意别人的眼光,也不用思考这件事本身有没有意义。
其实,只有职业才要考虑薪水、社会地位等世俗因素,大部分可以成为爱好甚至事业的,都没有意义,或者,不需要有意义。
(ps:我还是不可能当剃头匠的,毕竟我是手残党。晚安)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