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握住了你的才情,却任由岁月流走指缝。
—————简评《再见徽因》
“我们太太”是一个受男人环绕,爱出风头,工于心计的女人。可以说,对她身边的男人,“我们太太”几乎轻易地“玩弄”于股掌之间。作品中,无论是“我们的太太”,还是诗人、哲学家、画家、科学家、外国的风流寡妇,都有一种明显的虚伪、虚荣与虚幻的鲜明色彩,这“三虚”人物的出现,对社会、对爱情、对己、对人都是一股颓废情调和萎缩的浊流。
1933年9月,冰心作《我们太太的客厅》发表于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引起民国文化届的高度关注。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上世纪30年代初,抗日战争尚未打响,全国文艺圈可谓百花齐放。在北平,以林徽因为中心的文艺圈子每逢周六便聚在一起,这些颇受西方文明熏陶的文人雅士把“下午茶”带到中国。雅俗共赏,形成了民国时期早期的“文艺沙龙”。
林徽因,一位周身沾染了江南的温润和诗意的才女。名出《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生于百莲娇艳出污泥而不染的初夏六月,或许是上天的眷顾。在50年后的人间四月天与世长辞。她的才气是如诗般素洁,她的思想境界得以让她在“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风月年代把思想品味过的如鱼得水。当然也遭人非议。南方女子举手投足的温文尔雅把她的才气装点的栩栩如生,于是,“男人”便趋之若鹜,“浪荡”二字亦缘此而生。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第一个高潮部分在志摩与徽因分章节中产生。话剧中并未提及这首志摩为徽因创作的现代诗。但个人认为:《偶然》恰如其分的诠释了这位为爱疯狂的才子与江南水乡的大家闺秀相遇的机缘巧合与浪漫洒脱。更加被人众所周知的《再别康桥》被认定为二人的定情之作。话剧的着重表现力和戏剧张力在这个节点放大。与其说这首新月派诗集奠定了徐志摩在民国文坛的地位,倒不如说是这短暂而美好的相遇打开了志摩的情网,造就了自成一派的志摩风。当然,这情网织于林徽因之手。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徐志摩。恩怨纠葛,孰是孰非,都留给了后人评判。当年的风华绝代早已潇洒离去,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描绘这个时代的文墨,动荡年代摇曳的身姿也淹没在沧桑的岁月,历史的洪流中。回到《偶然》,故事继续: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同样在“太太的会客厅”集浪漫主义与幽默风趣于一身的金先生在众人之下作此一联,同样博得美人一笑。“梁上”本作贬义,在梁上偷窥行事被喻为小人,盗贼。在众人之下这一幕徽因便已看穿写作之人的心思。于是有了“既梁上,又君子,可为反义正用。用的好”一说。镜头切换,众人下撤,独留金岳霖与林徽因二人。徽因道“林下美人用的不好,说的好像女子无所事事,无用武之地,只能安静的做林下美人,矫情柔弱”后人评价林徽因“绿茶婊始祖”也颇有一番道理。她明知金岳霖意在博她一笑,还出言讽刺。此等在感情上的矫揉造作。在部分人眼里,也是这位才女的一大性格特色了。金先生不满:这林下美人,知书达理,通晓古今,非林徽因莫属,不作“林”下美人,更作何人?”金岳霖先生享年89岁去世。爱一个人纯情至穷尽一生。却孤独终老,痴情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感情生活里“苟延残喘”最久,而被众人嗤之以鼻“薄情”之人却来时轻轻,走时安然。只在这个纷扰的世俗的停留最辉煌的时日。究竟是造化弄人还是庸人自扰?
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为什么是我?
梁思成情于林徽因,没有徐志摩的轰轰烈烈,没有金岳霖的痴心绝对。终于抱得美人归的是他,但他也知道她心里并不只有他。我们常说情人知己。林徽因的情人是徐志摩,知己是金岳霖。而梁思成,爱的默默无闻,也爱的卑微不堪,至少他这样认为。“这个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来回答你”后人对林徽因的这句回答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林徽因不爱他,有人认为林徽因只是爱他不够。终究,陪伴最多的还是梁思成。话剧在这一章节,重点放在了二位如何为中国的古代建筑的研究以及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上。把整体的话剧格调从单一的儿女情长转换到了国家存亡与建筑艺术上。这一点还是比较为话剧所表现的思想境界加分。
人间的四月天
是为君子,必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些民国的文化精英们纵使风月往事不绝如耳,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忠贞不渝的救国信念从未改变。话剧引射了沈从文先生被“新中国成立”后的思想教化啃食健康思想的一幕,看的也是触目惊心。这些文人们的思想短暂的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旁敲侧击了一下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曾走过的偏激之路。也使整个话剧的道德高度更上一层。最后,历史终将成为历史。那个时代的产物跟随历史的步伐,早已变成往事。庆幸的是,如今我们还能缅怀过去,每个人都会犯错,文人墨客亦是,国家也一样,重要的是后人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如果说中国,甚至历史遗留下来的历史古迹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见证。那么深处历史洪流中的人留下来的是是非非,思想见解,艺术造诣就是世界文明得以昂首阔步的生命之源。很庆幸,身处于21世纪的我们也是这生命之源的一粒种子,再若干年后得以再另一个世界收获我们今天所种下的果实。最后引用林徽因那首著名的《人间的四月天》作为结尾,此刻,这首诗不仅象征她对徐志摩的朦胧的情愫,更象征着我们所处的美好世界,鼓舞我们去创造一个更美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