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
花朝节,这一天,古人或踏青,或赏红,或扑蝶,将自己融于这一片盎然春意之中。
历史上,各地花朝节节期不一,以二月初二(今天),二月十二(3月27日,周六),及二月十五、二月十八等日期为最常见。
譬如,二月十五为节期的记载就有《熙朝乐事》:“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提要录》载:“唐以二月十五为花朝。”《梦粱录•二月望》:“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这是南宋朝浙江的风俗。
上海、苏州一带的风俗以二月十二为花朝节期。《清嘉录》中明确记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虎丘花神庙击牲献乐以祝仙诞,谓之花朝。”
花朝节盛行的时代,其习俗活动也是精彩纷呈。大体上离不开剪花插鬓、挑食野菜、郊游雅宴等等。而“扑蝶会”可算其中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活动之一。
旧时吴地还风行“赏红”之俗,如《清嘉录》中描述,闺中女人剪成五色彩笺,用红绳把彩笺系在花枝树梢上,就称作“赏红”。苏州人蔡云之诗《吴歈》:“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就是旧时江南民间花朝节庆贺盛况的生动写照。
近代上海,逢花朝节,市人张花神灯以示庆贺。这种灯多呈伞形、六角形,所以俗称“凉伞灯”,“镂刻人物、花卉、珍禽异兽,细于茧丝;而缨络须带,无不精妙。”,这是上海独有的花朝节习俗。旧时上海花朝节还要吃年糕,吃后可免腰疼,遂谓之“撑腰糕”。
关于十二花神也挺好玩的,比如现在二月就是杏花神是杨玉环,而五月的石榴姐竟然是钟馗,哈哈哈。这里可以看看民国的一个条屏,糙了点,也凑合。
历史上,各地花朝节节期不一,以二月初二(今天),二月十二(3月27日,周六),及二月十五、二月十八等日期为最常见。
譬如,二月十五为节期的记载就有《熙朝乐事》:“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提要录》载:“唐以二月十五为花朝。”《梦粱录•二月望》:“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这是南宋朝浙江的风俗。
上海、苏州一带的风俗以二月十二为花朝节期。《清嘉录》中明确记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虎丘花神庙击牲献乐以祝仙诞,谓之花朝。”
花朝节盛行的时代,其习俗活动也是精彩纷呈。大体上离不开剪花插鬓、挑食野菜、郊游雅宴等等。而“扑蝶会”可算其中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活动之一。
旧时吴地还风行“赏红”之俗,如《清嘉录》中描述,闺中女人剪成五色彩笺,用红绳把彩笺系在花枝树梢上,就称作“赏红”。苏州人蔡云之诗《吴歈》:“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就是旧时江南民间花朝节庆贺盛况的生动写照。
近代上海,逢花朝节,市人张花神灯以示庆贺。这种灯多呈伞形、六角形,所以俗称“凉伞灯”,“镂刻人物、花卉、珍禽异兽,细于茧丝;而缨络须带,无不精妙。”,这是上海独有的花朝节习俗。旧时上海花朝节还要吃年糕,吃后可免腰疼,遂谓之“撑腰糕”。
关于十二花神也挺好玩的,比如现在二月就是杏花神是杨玉环,而五月的石榴姐竟然是钟馗,哈哈哈。这里可以看看民国的一个条屏,糙了点,也凑合。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