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木寺到若尔盖的一个人
听着Hebe的歌,现在已接近凌晨一点,从郎木寺到若尔盖的旅途本不在计划内,多亏了考拉强大的攻略属性和脱团意志,才得以脱离原本的户外队。
郎木寺是在10月2号下午到达的,一个小镇,镇中一条急湍穿过,作为白龙江的源头,切割了四川与甘肃,四川这边有座寺庙叫郎木寺(达仓郎木格尔底寺),甘肃那边也有座寺庙叫赛赤寺(达合仓郎姆赛赤寺)。是的,这些名儿都是反人类的!
到达的下午去了四川的郎木寺,挺没劲的,打尖住店。。。
10月3号,一早起来,天降瑞雪,心里一喜伴随着身上一哆嗦,加了衣物、抓了单反,直奔300米外甘肃的赛赤寺。昨日寺外便瞅见的扎眼白塔,此时看来和谐了不少,红墙金顶的大殿也逃不过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一例外的被刷进了白色里,再加上远处的雪山、压顶的积云,凛冽里,透彻了心肺和心扉。。。

上山的路并不好走,毕竟是初雪,温度还没有那么绝情,一路上,人走多了,雪渐化,成了泥泞,好似从每一个行人心里冲刷下的糟粕,踩在脚下,羁绊着前进。我心里确有些小庆幸有这圣洁的周遭和坎坷的行程,毕竟来寺庙只是走马观花一看,重点还是远足到后山上神圣的天葬台,若大摇大摆去了,反倒失了那份神秘。

一切都让人不虚此行,天葬台的经幡在高山雪原上孤傲壮美,远看已让人心生畏惧,走近了更是有种生死之界一步之遥的压抑感。

从哪个角度都无法拍摄到全景,我也不费那个功夫了。听说,经幡内类似太平间,停尸,念经超度后,来到旁边的一个乱石堆,即天葬台上,肢解分尸,实行天葬。走近天葬台,肢解的斧子道具都在,半掩在雪下;风很大,山顶平原,空气流通很快,但冲进我鼻腔的气息,总时不时地游离出一丝血腥味儿;秃鹫未食用完的骨屑毛发还残留在石堆之上。。。此情此景,我是无力拿起手中的任何拍摄工具,呆呆地望了望,便扭头走了。
赶回客栈,考拉叫来的包车司机已等候多时,我们匆匆收拾启程,在纷飞的雪雨中奔赴若尔盖县。其实出了郎木寺没多远,便已进入若尔盖大草原,深秋的高原草甸在压抑的积云下毫无生气,只是透着湿冷,即使放养的牦牛、藏羊以及马匹零星遍布,也是非黑即白,在一片绿黄斑驳的苍茫景色中,让人唏嘘,不愿停留。

司机师傅叫尕让扎西,年近50了吧,有着藏族人典型的黝黑皮肤和有神眉宇,头几句交谈便让我觉得亲切,那种随和低调的亲切。一路路过花海、红军纪念碑、白河观景台、沼泽景观,他都停下来让我们看看,虽然我已意兴阑珊,但还是感激他的贴心。
下午到了“黄河第一湾”景点,从山底到山顶观景台,2km的栈道,由于高原3500米,走起来也是气喘吁吁。一路走,雪一路下,越高,越大,娘希匹,走到顶儿,mmp,谁能告诉我他妈的弯在哪儿?!

打开小音箱,放着Hebe的歌儿一路下行,不知为何,心情倒是越来越舒畅,其实这一路景致实在一般了些,但走在路上,一个人背着包的感觉,总让人轻松惬意、无拘无束。糟糕的天气也是天气,低落的心情也是心情,不要去排斥它,顺其自然,重要的是,走在路上。

晚饭,在若尔盖县城选了家牦牛清汤火锅。好吃。一晚,跟尕让师傅聊了很多,家庭,信仰,藏汉…可能高原低氧,没喝酒,倒是都有点醉了。心净了,说到底,一个人,先做好自己。

-
Leonns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8 1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