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开心麻花的成功是这个年代最大的悲哀
为何开心麻花的成功是这个年代最大的悲哀
朋友圈里不断有人po出大鹏的朋友圈截图,其实我也很纳闷,本来以为势均力敌的两片,为何排片差距如此悬殊,而排片也导致了票房的悬殊,刚看了一眼实时票房,羞羞的铁拳已经过了4亿,今天的实时票房已经破亿,排片是30%多而缝纫机乐队多上一天票房还未破亿,排片只有8%。开心麻花和大鹏的前作《夏洛特烦恼》和《煎饼侠》我都看过,说实话都不喜欢,但是我对两方都没有任何偏见,完全是就事论事的不喜欢。《夏洛特烦恼》里面传达的价值观确实是细思极恐,所以在完成度不错的情况下,我依然把评分降到了最低,就如《战狼》虽然执行力不错。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所有的技术方面的东西都应该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之上,正如你不应该通过作弊禁药来取得好的成绩,不然成绩再耀眼也掩盖不了道德败坏的前提。当然不得不事先说明的是,确实价值观是一个主观的,就像电影局审查的时候不应把其价值观强加于电影之上,我其实也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评判基础。但是还是不得不说的是,有些价值观是相对客观的,比如你不能杀人,即使你杀的是一个坏人。而我在这里的判断前提,确实是美国乃至西方的主流价值观和“政治正确”,我确实是认同。而这些和我国所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冲突,因为这应该是人类所共有的价值观,只是在国内大家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没有觉醒,而政府出于某种原因也不希望大家提高这方面的意识,不然我国的意识形态宣传还是很强大的,而对这方面意识的宣传还受到各种阻碍。总听人说你回来了就要适应,但是这种意识一旦觉醒,是没有办法回去的。如果说非要审查,为什么像开心麻花这样的东西可以上映,请问,这是怎么样的审查标准,这样的东西是如何做到上映的。
前两个月去海淀剧场看了一场开心麻花,我保证看之前我没有一丝一毫的先入为主的偏见,但是全场看下来我是极其坐立不安的,看着满场的大中小学生和年轻人忘我地沉浸在演出当中,而我的耳朵则不断地捕捉到各种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不当言乱而无法集中与演出本身,我不知是由多么惶恐。当“印度人”被不加修饰自然而然地在台词中被称为“不法分子”的代名词符号,而全场观众则毫无意识地笑得前仰后合,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错。如果其他的对女性的歧视还有辩解的余地,那么这则是实锤的种族歧视。难以想象,如果这样的演出放在美国,是不是早已被千刀万剐,整个制作团队公司都会永世不得超生。想想之前在节目中对中国人使用带有偏见歧视性的字眼的主持人,虽然最后主持人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惩罚,但至少观众有意识要反抗,这样其他人才会注意。想想奥斯卡影帝梅尔·吉布森因为白人至上的言论多少年没有人肯找他拍戏直到去年的血战钢锯岭,再看不久前的攻壳机动队在美国票房大扑街,虽然片子其他方面问题也不少导致了票房的不理想,但最大原因还是美国人对片子的集体抵制,我认识的几乎所有美国朋友都说没有去看那部片子因为集体抵制女神斯嘉丽·约翰逊饰演一个原著中为亚洲人的女性。而看过片子的我则必须要说,看了以后会发现是更严重的白人至上主意,角色本身是个亚洲女孩,为了变成最完美的物种,变成了斯嘉丽·约翰逊,这难道不是在说白人是最优越的种族吗?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片方考虑票房的辩驳也显得苍白无力,随后,多部由日本作品改编的片子纷纷因为大家对由白人来饰演而抗议而导致搁置。《攻壳机动队》在国内票房相比北美还是可以的,但是我很少看到有人有意识地提到这个问题,我们也是亚洲人。而孔雀马特·波莫主演的一部讲述变性人的故事也被抗议,因为所有变性者跨性别者要不就是由直男扮演,比如《丹麦女孩》中的小雀斑,要不就是由男同性恋者扮演,比如马特·波莫,而没有女性扮演。这些争论可能确实是有些偏激极端了,而欧美近些年也在致力于种族多样化,比如新版蜘蛛侠中小蜘蛛侠暗恋的女神是个黑人妹子,英版哈利波特舞台剧中赫敏的扮演者也是黑人,包括由亚洲女性出演华生,已经在有意识的颠覆人们对种族和性别的固有印象。而我们在看的还是,羞羞的铁拳,我还没有看,所以很多方面不方便做评价,但是据我所了解,这是又是用了男女互换身体的梗,这个本来是个非常绝妙的梗所以在经久不衰因为极其适合探讨性别与性方面的关系,可以做出很有深度思考的东西,而目前我所了解的,只是男的必须表演得娘娘的,而女的必须表演的man的,而对男性“man”女性“娘”的概括本来就是对性别固有的偏见与歧视,就如给小女孩送娃娃给小男孩送汽车,男生喜欢体育而女生喜欢追星逛街等等都是社会筑造的对于男女的刻板的印象,是后天而不是先天形成的,是被社会环境所固化的。一个孩子应该拥有自己去选择“汽车”还是“娃娃”的权利而不应被强加于上。这样一个,至少在我所接受的教育和我的价值观里,有严重硬伤和缺陷的片子,得到这样好的评价,这样好的票房,我是深表担忧的,正如我对《战狼》的担忧。我不可否认这些片子作为一个商品所取得的成功,毕竟电影是个商业,赚了钱了就是成功了,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作为商业应有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不应破坏道德底线,正如你如果贩毒赚了钱。我可以容忍一个电影差,一个电影做得不好,但是我不能容忍一部电影有严重的价值观问题,这触碰了我的底线,所以我必须要,强烈抵制开心麻花,也同时希望能看到,有影响力的公知能够对观众进行正确的引导。
朋友圈里不断有人po出大鹏的朋友圈截图,其实我也很纳闷,本来以为势均力敌的两片,为何排片差距如此悬殊,而排片也导致了票房的悬殊,刚看了一眼实时票房,羞羞的铁拳已经过了4亿,今天的实时票房已经破亿,排片是30%多而缝纫机乐队多上一天票房还未破亿,排片只有8%。开心麻花和大鹏的前作《夏洛特烦恼》和《煎饼侠》我都看过,说实话都不喜欢,但是我对两方都没有任何偏见,完全是就事论事的不喜欢。《夏洛特烦恼》里面传达的价值观确实是细思极恐,所以在完成度不错的情况下,我依然把评分降到了最低,就如《战狼》虽然执行力不错。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所有的技术方面的东西都应该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之上,正如你不应该通过作弊禁药来取得好的成绩,不然成绩再耀眼也掩盖不了道德败坏的前提。当然不得不事先说明的是,确实价值观是一个主观的,就像电影局审查的时候不应把其价值观强加于电影之上,我其实也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评判基础。但是还是不得不说的是,有些价值观是相对客观的,比如你不能杀人,即使你杀的是一个坏人。而我在这里的判断前提,确实是美国乃至西方的主流价值观和“政治正确”,我确实是认同。而这些和我国所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冲突,因为这应该是人类所共有的价值观,只是在国内大家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没有觉醒,而政府出于某种原因也不希望大家提高这方面的意识,不然我国的意识形态宣传还是很强大的,而对这方面意识的宣传还受到各种阻碍。总听人说你回来了就要适应,但是这种意识一旦觉醒,是没有办法回去的。如果说非要审查,为什么像开心麻花这样的东西可以上映,请问,这是怎么样的审查标准,这样的东西是如何做到上映的。
前两个月去海淀剧场看了一场开心麻花,我保证看之前我没有一丝一毫的先入为主的偏见,但是全场看下来我是极其坐立不安的,看着满场的大中小学生和年轻人忘我地沉浸在演出当中,而我的耳朵则不断地捕捉到各种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不当言乱而无法集中与演出本身,我不知是由多么惶恐。当“印度人”被不加修饰自然而然地在台词中被称为“不法分子”的代名词符号,而全场观众则毫无意识地笑得前仰后合,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错。如果其他的对女性的歧视还有辩解的余地,那么这则是实锤的种族歧视。难以想象,如果这样的演出放在美国,是不是早已被千刀万剐,整个制作团队公司都会永世不得超生。想想之前在节目中对中国人使用带有偏见歧视性的字眼的主持人,虽然最后主持人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惩罚,但至少观众有意识要反抗,这样其他人才会注意。想想奥斯卡影帝梅尔·吉布森因为白人至上的言论多少年没有人肯找他拍戏直到去年的血战钢锯岭,再看不久前的攻壳机动队在美国票房大扑街,虽然片子其他方面问题也不少导致了票房的不理想,但最大原因还是美国人对片子的集体抵制,我认识的几乎所有美国朋友都说没有去看那部片子因为集体抵制女神斯嘉丽·约翰逊饰演一个原著中为亚洲人的女性。而看过片子的我则必须要说,看了以后会发现是更严重的白人至上主意,角色本身是个亚洲女孩,为了变成最完美的物种,变成了斯嘉丽·约翰逊,这难道不是在说白人是最优越的种族吗?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片方考虑票房的辩驳也显得苍白无力,随后,多部由日本作品改编的片子纷纷因为大家对由白人来饰演而抗议而导致搁置。《攻壳机动队》在国内票房相比北美还是可以的,但是我很少看到有人有意识地提到这个问题,我们也是亚洲人。而孔雀马特·波莫主演的一部讲述变性人的故事也被抗议,因为所有变性者跨性别者要不就是由直男扮演,比如《丹麦女孩》中的小雀斑,要不就是由男同性恋者扮演,比如马特·波莫,而没有女性扮演。这些争论可能确实是有些偏激极端了,而欧美近些年也在致力于种族多样化,比如新版蜘蛛侠中小蜘蛛侠暗恋的女神是个黑人妹子,英版哈利波特舞台剧中赫敏的扮演者也是黑人,包括由亚洲女性出演华生,已经在有意识的颠覆人们对种族和性别的固有印象。而我们在看的还是,羞羞的铁拳,我还没有看,所以很多方面不方便做评价,但是据我所了解,这是又是用了男女互换身体的梗,这个本来是个非常绝妙的梗所以在经久不衰因为极其适合探讨性别与性方面的关系,可以做出很有深度思考的东西,而目前我所了解的,只是男的必须表演得娘娘的,而女的必须表演的man的,而对男性“man”女性“娘”的概括本来就是对性别固有的偏见与歧视,就如给小女孩送娃娃给小男孩送汽车,男生喜欢体育而女生喜欢追星逛街等等都是社会筑造的对于男女的刻板的印象,是后天而不是先天形成的,是被社会环境所固化的。一个孩子应该拥有自己去选择“汽车”还是“娃娃”的权利而不应被强加于上。这样一个,至少在我所接受的教育和我的价值观里,有严重硬伤和缺陷的片子,得到这样好的评价,这样好的票房,我是深表担忧的,正如我对《战狼》的担忧。我不可否认这些片子作为一个商品所取得的成功,毕竟电影是个商业,赚了钱了就是成功了,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作为商业应有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不应破坏道德底线,正如你如果贩毒赚了钱。我可以容忍一个电影差,一个电影做得不好,但是我不能容忍一部电影有严重的价值观问题,这触碰了我的底线,所以我必须要,强烈抵制开心麻花,也同时希望能看到,有影响力的公知能够对观众进行正确的引导。
© 本文版权归 candymanic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