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了很久的朝鲜历险记
昨天卧谈会大家谈论起了朝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我才猛然想起小时候曾去过朝鲜。那还是我小学的时候吧,这个真的不记得了,不过在朝鲜的许多所见还是印象很深刻的。原来一直觉得去趟朝鲜真不算什么,原来我妈开玩笑说都不能算出国,现在想起来这还真不是一般的经历。那时两国关系还好,不需护照,只要办个旅游的临时过境证就行。现在似乎就没那么容易了。也许现在不记录下来以后回忆起来的就更少,所以赶着还有不少残存记忆的时候记录下来。
当时记得是在延边过境的,负责办手续的是朝鲜军人,我们很轻松的就过了,但我爸的一个同事的女儿好像因为那个证的问题被拦住了。结果她妈就和那军官吵了起来,说的啥也完全不记得了,只记得很激烈东拉西扯的也没觉着那就是韩语可能因为没看过韩剧的关系那时韩剧还不咋流行,只记得他叽里呱啦说了一大串鸟语…总算整个团的人都过了境。
接下来就是乘大巴车前往边境附近的一个小镇。坐上车先要过个很长的桥,印象中不记得下面有江,也许根本就没跨过鸭绿江。车上大家谈天说地,一旁的阿姨还逗我说就把你留在朝鲜了,那时小孩不懂啊还有点儿害怕…之后的路便都是山路两旁有不太茂盛的树林印象仅限于此。刚才查了一下应该叫珲春市,不是什么镇不过看起来那就是一个镇只不过路修得好一点罢了。第一个目的地是一个当地的剧场,我们观看了朝鲜小朋友的演出穿的都是朝服很可爱不过这都是义务的不可能有工资。然后去的就是去参观了一个码头,在那儿看到了如五六十年代的标语和宣传画就是个工人戴着个安全帽眼神向往着前方那种。那儿的工人很是友好见我们是来参观的还递过来海红请我们吃(当时我不认识听大人这么叫的就记住了),说起来朝鲜人民还真是淳朴。
之后便去了个市里的一个农贸市场,让大家采购点儿特产什么的我没去逛。不过唯一的印象就是那儿的很多人左胸前都别着一个徽章我还问朝鲜导游(是个朝鲜姑娘汉语说得很好)那是什么,他说那是党徽,一般人可没有,党员都很以这为自豪总是别在胸前(他们这个人崇拜搞得真是夸张)。在车上的时候她还告诉我们说他们一般称韩国为南朝鲜而不是韩国(这也是对韩国的一种不承认吧)。那天最后去的是一个模范村,像是那种对外宣传国家怎样强盛那种有个小院子里边养着各种牲畜。家里的陈设自然是电视上最传统的那种其实倒是也有些差别因为是港口城市这是个渔民家庭。旁边就是个陈列室,里面有些打渔的工具也兼卖纪念品,我在那儿买了个鸡毛的扇子(想起来还挺漂亮现在应该还在家里)。晚上是在一家小餐馆吃的饭,大概吃的就是一般的东北菜,具体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有地三鲜(还算能吃饱,小孩也不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老板娘是党员柜台上放着布满苍蝇的胶布。
当晚住的是当地最好的酒店,外观很像那么回事儿,实际里边却不是也就是个三星水平吧(对外称五星)。不过有电梯但就是不开…最扯淡的是要限时供电,告诉我们要早洗澡不然就没热水了…安置妥当以后便好奇的打开了电视,只有一个台,是个军人穿着的人叽里呱啦不知说着什么但很严肃没有任何插播的短片之类的(估计又是在洗脑吧…),作为一个小学生的我自然觉着没意思很快就关了,果断早睡不是还断电呢么。
第二天早饭也是传统的中餐馒头鸡蛋豆腐乳花生米之类的只不过就是少得可怜不够也就没了(唉这个物质极大不丰富的地方)。吃过饭之后去的是个赌场,对你没有听错就是赌场!小时候也没觉着,后来想起来真觉着不可思议这么个穷凶极恶的地方居然有赌场。今天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地方叫罗先市英皇娱乐酒店这个罗先市是罗先特别市,好象是专门为了赚中国人钱开的这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实在是太缺钱了。政策也有宽松的时候。那是还是孩子的我自然是不许入内的,就在大厅等着他们参观结束不过这赌场确实豪华和珲春市简直有着天壤之别。这就是朝鲜之行的尾声了,下午我们便回到了伟大的天朝。那时还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吃到饱饭了,也终于不再为那位阿姨的戏言感到担心。
现在看到的多为外国媒体秘密拍摄的朝鲜人民的苦难生活还有洗脑后的个人崇拜,可那时这没感觉到,只感觉到了其人民之淳朴。现在谈到朝鲜大家都会感叹其物质贫乏精神匮乏,可我觉得那确实次不错的旅行。
© 本文版权归 Jackson#30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