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读书|像一面镜子,让我反观自己
读完《颠覆平庸》,也是第一本认真做脑图的书。这本书主要阐述了如果要成功,必须要做到的一些事情,从时间管理,到学习方法、再到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个人品牌,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少,基于这些基本能力,作者用自己的故事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读完书第一感触:作者确实是一个超级拼命的人。读书的量、输出的量上看,都属于把自己逼到绝路,绝不给后路的人。 记得我还在读大学那会儿(06年前后),网络上出名的国内漫画家插画家不多,少数几个在全国很火的红人在我的眼里感觉画工都不过如此,打心眼里认为这些人能力不咋滴,只是拿自己不怎么样的作品在博客、社交网站上频繁刷存在感的人。 想起那时候,每天的我课那么少,需要完成的作业不多,因为胖也根本没有恋爱可谈,却一天天的荒废掉大学的四年生活,当初计划着“靠绘画谋生,过自由职业者的生活”这个理想早就变成泡影。后来日子长了,混大学的日子久了,看着那些年“刷存在感”人现在一个比一个牛逼,才知道自己仅仅认为的“频繁刷存在感”这一点,就已经让大多人成为普通人。那些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一点点提升能力的人,坚持分享的人现在过着我向往的生活.... (PS:虽然最终通过校招进入了腾讯游戏做特效设计,但入职就看见了自己和其他同事明手绘功底显的差距。这也是后话了....)

多少道理一遍遍的在书上读到,在别人的故事里听到,在自己的失败里体会到,可总是没有吸取教训。“在哪失败就在哪躺下”就是我最好的写照。而唯一坚持到现在的,是对传统、民族服装的喜好,还有对手工制品的热爱,虽然和自己学习的专业和所从事的职业不属于一个范畴,但真心打心眼里喜欢的东西,是不会被忘记被忽略的。也是这一爱好,一直在支撑着我,毕业后坚持画画,坚持做手工。 几年前接触到“极简”、“断舍离”的概念,开始彻底反省自己的生活。通过整理自己的房间到整理自己的生活,再升级到梳理人生。最终让我确认,还是想要成为一个“简单的手艺人”。 因为从小学画,内心里根深蒂固的觉得通过自己的心感悟到,再用手去创造出来的物品才是真正有温度的物品。所以我从来不用PU、不喜欢雪纺,偏爱棉、麻、真丝、羊绒这些天然的材质,喜欢刺绣也喜欢编制。这种质朴的,不唐突的,不争不抢的气质,和极简生活追求的气场很匹配,所以当家里不需要的杂物越来越少,像做游戏时候买来的一堆体验用的游戏主机、掌机都舍弃掉了。更愿意花多的钱,买来价格贵但是品质高的手工工具材料,用它们做手工,我觉得平静,而且非常非常满足,彻底的没有在职场上的焦虑很担忧。安安静静做手工时候,很快的会投入到心留状态,这时候我体会到了被喜欢的事物包围着,每天都期待着快点回家的怦然心动的感觉。

《颠覆平庸》让我反观了自己的生活,督促我检视现在的自己是否真的努力。 这几年,想要的生活和正过着的日子一直有差距,知道有落差就必须得找到弥补落差的方法、得有执行的细节、还得有一个达成目标的限定时间。如果真的觉得很难,就从模仿自己欣赏的人开始吧,向作者学习努力,学习想要成功的执着和坚持,也只有做到了坚持,才可以在以后问自己要结果。
熊猫日志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我家需要一张大桌子
- 松快的感觉
- 感谢厚爱
- 不买年/25年的极简旧话题 (5人喜欢)
- 紧要的事情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