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五百年
惊情四百年 爱吃五百年 跟我一起唱:我真的还想再吃五百年!
下午六点整,我开始坐立不安,下班前饥饿症候群发作。我的脑海里开始重复播放一碗凉皮+肉夹馍的高清画面,直到两小时后我真正坐到凉皮店那一刻才偃旗息鼓。我爱吃凉皮,是因为小时候那些夏天没有硬菜的中午,我奶奶总塞给我2块钱去沿街的凉皮摊买一份。
小小的人刚到车摊那么高,看着卖凉皮的阿姨熟练地掀开塑料布,快速而小心的从一大摞上揭下一大张亮晶晶的大米凉皮,放在案板上利落的切成宽宽的条,白花花的一大碗。上面浇上麻酱,淋上蒜汁,舀一大勺油辣子,抓一大把敦实小块的面筋,撒上喷香的花生碎,最后不忘在袋子里装一袋自制的料汁,让我拎着高高兴兴的回家。每次都不要黄瓜,回家奶奶切一大根自家的黄瓜丝兑进去,伴着一碗夏日过过凉水的炸酱面,一起吃下肚里去。买凉皮是我在夏天最喜欢干的差事儿,即使在日头最毒的中午,因为有了这份美味,每天每回也都是兴冲冲的去,屁颠屁颠的回。
类似的场景,你能在放寒假的大早上看到我的身影。天气最冷的冬天早晨,我会穿着最好套上身的秋衣秋裤之类的,不顾形象的,冒着碰见隔壁班帅哥王小二的风险,出现在火车站附近的煎饼摊上排队。我们家原来挨着一个半废弃的火车站,那是我童年的游乐场。会有实打实的大火车呼啸而过,但是从来不停;头顶上有高耸如云又似万丈深渊的高压电线,上面吓人的警示标语让小小年纪的我觉着不明觉厉,为之颤抖。寒假没事儿我给大家买早餐,兜里揣着3个鸡蛋,去摊3个煎饼,多加香菜多加葱。最喜欢听铲子把薄脆戳成两半时的清脆声音,当然还有最后调料罐子里沙沙摇晃出来的几粒儿芝麻声响。小时候玩过家家都是拿着一把泥工刀,佯装一个坐拥整筐鸡蛋,千张薄脆的煎饼大亨。所以那个垫着几张劣质牛皮纸的刚出锅的煎饼,是我的假期专属待遇。
类似的吃的还有挺多。我奶奶原来夏天用一种粮食磨的面,做一个叫碗坨的吃的。因为没做好的时候是液体的就盛在碗里,等蒸好了就变成固体了,灰色的,碗的形状。吃的时候冰镇,切薄片儿蘸点蒜汁,绵长又筋道,有粮食的香味。
春天炸香椿鱼,夏天腌韭菜花,秋天豆角饭糊塌子配新下的核桃做的核桃酱,冬天有爽口的酸黄瓜和热气腾腾的酸菜馅饺子。我妈说小时候带我去动物园,让你看猴子啊,看猩猩啊全都不看,也就蛇还爱看一些,趴在你爸肩上昏昏欲睡。旁边一孩子拿着一热狗,面包夹香肠,从身边一过,你立马就精神了,两眼冒光……
初中之前我也是吃不胖的体质,16岁花季,17岁雨季,18岁什么季来着,女生最美的季我都是……嗯说好听点叫微胖的,但是并不后悔。以至于现在领导提出让我减到95斤去直播的时候,无法变成纯瘦子的B数在心中更加清晰了。
让我再吃五百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