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 | 他合作过华人圈几乎所有顶级导演,如今在这座城又建了一个"迷宫"


叶锦添以对美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
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视觉奇观:
电影《卧虎藏龙》、《诱僧》、
与林怀民、吴兴国合作的舞台剧《罗生门》
以及他以多种媒介形式推出的个展
《流形》、《平行》、《迷宫》
都曾留下他对美的追寻。
或姹紫嫣红开遍,或清若流云涛影。

《诱僧》剧照

《诱僧》剧照

《卧虎藏龙》剧照
不管是在旧金山歌剧院、法国亚眠,
还是北京、上海……
当灯火骤熄、帷幕拉启,
叶锦添绮丽梦幻的美学世界
每一次,都毫无悬念,
让世人动容。

《楼兰女》剧照

《楼兰女》剧照
大多数人很困惑:
叶锦添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除了国际知名电影舞台美术指导、
服装造型大师的身份之外,
他在当代艺术和摄影等多个领域游刃有余,
凭籍高度敏锐的艺术直觉创作的服装、
装置和摄影皆令人过目难忘。
他对西方文化烂熟于心,
又醉心于东方文化的绮丽梦幻,
他不甘心古老的东方文化迷失于理性主义的现代社会,
提出“新东方主义”,
并通过多元艺术实践身体力行。

叶锦添
叶锦添以美术指导的身份参与电影和舞台剧制作,
合作过的两岸三地电影导演清一色大牌,
从吴宇森、徐克、关锦鹏、李安、蔡明亮,
再到田壮壮、陈凯歌、冯小刚、李少红,
无一不是华人艺术圈的顶尖艺术家。
不管是拿下奥斯卡大奖的《卧虎藏龙》,
还是早期电影《诱僧》、《胭脂扣》等
叶锦添都以他极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给观众带来对美的多元追寻与体悟。

《胭脂扣》剧照

《胭脂扣》剧照
作为电影《卧虎藏龙》的美术指导,
叶锦添将优雅含蓄的东方美学
带到了西方电影工业的最高殿堂好莱坞,
并一举征服全世界。
影片中,
他将东方“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发挥到了极致,
如果说李慕白是“虚”的,
是一种类似于东方哲学中“道”的理念,
那么玉娇龙就是“实”的,
处在急剧的时空变化与强烈的现实对抗中。
所以叶锦添为李慕白设计了一袭从头到尾的白衫,
既是压抑的象征,
又表达了东方人对心无杂念的个人修为的追求。
相较而言,玉娇龙的造型则不断变化,
象征东方式人格从压抑到欲望爆发的微妙演变。

《卧虎藏龙》剧照

《卧虎藏龙》剧照

《卧虎藏龙》剧照
叶锦添从来不是一个保守意义上的
东方美学固守者,
像《卧虎藏龙》最初的服装造型
原本遵循清朝范式,
但他认为清朝服饰太僵滞,缺少变化,
转而从宋人清雅的服装中寻找灵感,
最终让影片呈现出最能代表汉人美学趣味
和东方哲学韵味的艺术境界。
如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灵感来自昆曲,
又不拘泥传统,
从任何角度看都是“现代”而非“传统”的。

《新红楼梦》剧照

《罗生门》剧照
叶锦添的舞台美术创作也广受瞩目,
上世纪90年代与林怀民合作的歌剧《罗生门》;
与欧洲歌剧导演Lutz Graf 合作的《崔斯坦与伊索克》
都曾在奥地利格拉兹歌剧院上演,
这为他在欧洲艺术界奠定了最初的影响力。

《夜宴》剧照

《夜宴》展览图
叶锦添认为新东方主义有重建的意思,
“洗牌重来,重新界定游戏规则。”
他认为,西方文化发端理性,
东方讲感觉、意境,不是谁好谁不好的问题,
而是现在,“你看到最好的东西,都是全世界的东西。”
他希望“融合”东西方文化中迥异的
美的理念和形上思考,
所以在造型和服装之外,他写作、摄影,做雕塑,
近年更以一个装置艺术家的
身份活跃于国际艺术圈。

作品《红魔》

作品《凝结》局部

作品《虫族》

作品《陀螺》
他最有名的人形装置LiLi,
一个年龄永远定格在16岁、
面目平庸,永远平静如水的少女。
LiLi总是带着墨镜,穿各种时尚品牌的服装。
叶锦添带她出现在伦敦、纽约、香港、上海,
一起出现在不同城市的咖啡馆、
美术馆、街头巷尾等公共空间,
不论在哪里,都有人上前合影,给她点烟,
“我设定她的年龄是一个不成熟、
对这个世界还没有见解的阶段。”
她像一个空置的容器,可以随意
接纳周围的环境、时间的流变
以及来自全世界的多元思想,
“是一个自由的状态”。



她在北京城乡结合部吃过大排档,
看望过匈牙利难民,
还和南非黑人大妈在尘土飞扬的路边聊天。
“她是一面镜子,来到这个世界,
照到什么就是什么。
没有开始,没有终结,没有定义,没有意思,
是所有东西的统一性,变成所有东西的串联。”


其实,LiLi隐约解释并揭示了作为
一个艺术家的叶锦添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我每想一个东西都是跟世界对立的,
有一种对这个世界的怀疑精神,
所以有好多喜欢与不喜欢我的人。
但我不会因此改变,无论多困难,
我都先把它做出来,再找答案。”

———————
9月28日,原·美术馆携手世界知名的视觉艺术家、电影与舞台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叶锦添先生,举办的本年度压轴大展《迷宫 · 叶锦添艺术展》即将与大家见面。自1986年参与了第一部电影《英雄本色》,二十多年以来,叶锦添担纲多部电影的美术与服装创作。合作对象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导演,如吴宇森、李安、冯小刚、蔡明亮、陈国富、关锦鹏、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等。他在《卧虎藏龙》、《赤壁》、《夜宴》、《一九四二》、《风声》、《无极》、《小城之春》、《阿婴》、《胭脂扣》、《诱僧》等电影、电视剧《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红楼梦》、《那年花开月正圆》以及美国NETFLIX制作的电视剧《马可·波罗》等众多作品中体现的美术创意及充满文化气息与创新的服装造型,一直以来备受国际的瞩目与肯定。2017年起,叶锦添担任电影《封神三部曲》美术指导及服装造型设计,三部曲中的首部影片预计于2020年上映。

迷宫·叶锦添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7年9月28日-12月10日
展览地点:重庆市南滨路东原1891 原·美术馆
展览介绍
开幕时间:9月28日下午14:00
对谈讲座:9月28日下午16:00
出品人:罗韶颖
艺术家:叶锦添
策展人:马克·霍本 Mark Holborn
主办方:原·美术馆、叶锦添工作室
展览支持:不可胡来、德宝文化、高戈品牌
特别鸣谢:铂悦·澜庭、重庆万达艾美、混沌研习社、中国建设银行、东原1891
《迷宫》是叶锦添为重庆原·美术馆打造的一场集多媒体、装置、影像艺术为一体的艺术作品展,不同根源、不同表征、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矗立于双层圆形展览空间内,仿佛一个循环往复的迷宫,吸引着人们进入。而服装犹如一根隐秘的红线,穿梭于整个展览之中。正如忒修斯闯荡迷宫的线团,叶锦添希望通过一系列围绕服装展开的事装置及影像作品,寻找隐藏在现今服装繁复表征下的的断裂线索,并以此溯本求源,寻找在现状背后残缺的的根。
这次的展览既汇集了叶锦添在电影、舞台领域的服装创作,亦以独特的视角和脉络,洞悉服装的表征与源头。这次展览既可以看作是艺术家多年艺术实践的整理与回溯,以可以视作一次对时间与记忆、空间与未来的探索。从 零到未来,再从未来到零,《迷宫》营造了一个 恒久的循环,指引我们回到原点。
......
参观展览请在原·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私信回复 “迷宫” 获取购票入口
额外福利
开幕对谈讲座 · 签售会
讲座时间:9月28日下午16:00
讲座地点:南滨路UME巨幕厅
讲座嘉宾:叶锦添、马可·霍本
签售嘉宾:叶锦添
参与方式:购买以下书籍即可参与讲座、签售会
叶锦添著作
《叶锦添的创意美学:流行》
原·美术馆微店发售中
售价:58元/本

购买成功可获得:
1.《叶锦添的创意美学:流行》著作1本;
2. 获得叶锦添先生现场签名;
3.参与9月28日(周四)下午16点叶锦添、Mark Holborn 对谈讲座;
购买链接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购买成功后,在9月28日下午13点到原·美术馆前台领取。若有任何疑问,可以客服“原酱”(微信号:yuanmeishuguan2016)
——————————
关于原·美术馆
原·美术馆由东原地产集团于2016年创办(馆长为国内著名观念艺术家、策展人-梁克刚先生),位于重庆市南滨路东原1891商业建筑群落中的滨江球体建筑,因其独特的造型,又被誉为“重庆眼”,是立于“长江岸,观世界”的先锋艺术场所。美术馆面积近2000平方米,并带有临江无敌观景的高空露台,是集个性化景观建筑、艺术专业场馆、艺术收藏品鉴、公共艺术教育、时尚潮流策动发布以及高端消费社群互动的跨界空间,可支持架上、雕塑、装置、多媒体等多种艺术、戏剧、舞蹈及音乐形式的呈现。
原·美术馆以“直抵人心,引领城市的艺术与美学教堂”为自身定位,并践行“做每一个人的美术馆”为宗旨,通过策划举办兼具学术性、先锋性、潮流性和话题性的艺术展览、文化公教及跨界时尚潮流活动,成为连接大众、提升大众审美与“艺商”的策源地。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10:00am - 21:00pm
(每周一闭馆)
地 址
重庆市南滨路东原1891中段

联系方式
电话:+86-23-86119778
邮箱:museum@dong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