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娃不乐于跟人打招呼,到底为什么?
![]() |
很多家长,
不自觉的认为“活泼外向”是褒义词,“怕生内向”是贬义词。
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场景:外向的孩子受到夸奖,
内向的孩子被批判,总是被认为和“胆小”、“怯懦”
外向、活泼、自信的孩子,通常更会讨亲朋好友、老师的欢心,
但“怕生内向”只是一种性格特点,
并不是缺点。
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性格
内向型性格也有优势和竞争力
内向的孩子不容易向父母展开自己的内心,却更需要父母足够的支持和肯定。
![]() |
我们总是好奇,
他们的心中在想些什么呢?
Liz Fosslien和Mollie West的这组漫画,
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向的孩子。
1.内向型性格的孩子,脑神经回路比较长,在大脑处理信息时,同时也会认真听取自己内在的思想和情感。
![]() |
所以,
当内向的孩子没有立刻叫人时,
他的心里可能正在思考:
我认识这位阿姨吗?
这位阿姨和妈妈是什么关系?
我为什么要和这个阿姨打招呼?
或是孩子正在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喜不喜欢这位阿姨?
我不认识这位阿姨,
但要很亲切地和她打招呼,
这样是不是不好?
相比较外向型孩子不假思索地听从大人的指示“叫人”,
内向型的孩子更容易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
也比较不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毕竟,
有多少孩子是真的愿意跟一个陌生人亲切交谈?
不过是因为希望获得父母和他人的赞赏而已。
2.根据心理学家Hans Eysenck的研究,内向型性格的孩子更愿意保持清醒和警觉。
![]() |
当许多孩子在一起玩时,
外向的孩子总是越来越“嗨”,
因为他们的能量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刺激,
也就是俗称的“人来疯”,
所以,上幼儿园对他们来说,
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而内向的孩子不需要外部世界的过多刺激,
他们的能量来自于自身内在世界,
太多的刺激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
相比较陌生吵闹的幼儿园,
他们更喜欢待在熟悉的家里,
和喜欢的玩具、绘本做伴,
所以不用担心,这并不代表孩子孤僻和自闭。
3.内向型性格的孩子,只是阅读一本书,深度思考和探索内心世界,就能感受到快乐。
![]() |
4.内向型性格的人,并不太会因为冒险和惊喜,而感受到特别的愉悦。
![]() |
5.内向型性格的人,不止把注意力放在和人的互动上,周围一切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事物,都在吸引着他的注意。
![]() |
内向型的孩子经常会发呆,
这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完全投向了内心世界。
正是因为敏感的对周围世界的关注,
内向型的人通常想象力更丰富,情感也更细腻,
他们更善于用心感受周围的世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