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靳东实力演绎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亦舒的小说《我的前半生》被搬上电视屏幕,这部由靳东、马伊琍、袁泉、雷佳音、吴越等实力派领衔主演,还有大神陈道明客串加持的连续剧,因为制作精良、演员演技在线、剧情极具话题性,在社交媒体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电视剧虽然用了小说的大框架,但也做出了比较大幅度的改编。所幸的是,编剧保留了主人翁们的个性和特色,并结合现代的职场、情感、婚恋观念,一开场就展现了极具张力的戏剧冲突。
不论是靳东饰演的贺涵与袁泉饰演的唐晶这对职场精英,还是职场“大白”子君,甚至是“小三”凌玲,几位演员的神级演技,不仅拆穿了当下都市人生活赤条条的真相,更演绎了一幅生动的、振聋发聩的职场浮世绘。《我的前半生》更像一部打造职场个人品牌的教科书典范。
贺涵告诉你,个人品牌的真正涵义
个人品牌 = 客户忠诚度
什么是个人品牌?
在《我的前半生》里,靳东饰演的贺涵,是一名享誉业界的咨询业精英,用女友唐晶的话来说:人美嘴甜会做饭。没有他搞不定的客户,没有他说服不了的人,妥妥的“行走的个人品牌”。

贺涵于公于私选择了离开大型咨询公司比安提后,潇潇洒洒休假的同时,他仍旧是行业竞相争抢的香饽饽。他对自己的专业度、职业化是自信的,这种自信并非盲目的,离职后“被七八家公司追着跑”的底气,来源于客户对他的高度认可。

咨询公司都想争夺的大客户“卡曼”的负责人亚当,更是直言:不认公司,只认贺涵;不是合作关系,是奋不顾身的兄弟关系。
可以说,客户的高度认可和忠诚度,就是个人品牌最具影响力的表现。


个人品牌 = 专业硬技能
最常见的个人品牌策略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就如贺涵,他就是咨询行业的名片和品牌。
贺涵一直秉持着“感情和生意要分开”的原则,即使与女友卷入同一场商战,也不会让感情和事业互相影响。


有不少的人对“专业”的理解,是要为客户提供事无巨细的服务。这样既对,也不对。举个栗子,当唐晶在晚餐时因为一个客户搁置自己耗时多日所完成的咨询方案,而向贺涵“求救”。

贺涵并没有直接给予解决方案,一方面他引导唐晶分析客户搁置方案的真实原因,另一方面也提醒唐晶,为客户提供自认为“增值”的服务,有时候不见得是客户真实的需求和问题的核心所在。
贺涵的专业,除了他对企业咨询这个细分领域的精通,还在于他对客户需求和实际问题的深刻洞察。

个人品牌,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使自己成为一个极易辨认的标签,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贴在你身上的不可替代的标识,从而找到你自己在职场中的位置。
冷静理智、专注专业、创造价值,就是贺涵个人品牌的标签。
建立个人品牌的三个要点
1. 再小的个体,也要有个人品牌
正如微信公众平台的slogan所说: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全民“网红”时代,不见得人人都要有锥子脸、美瞳眼,不过清晰定位自己、塑造个人品牌,不管对于创业、工作还是生活,甚至寻找另一半都是事半功倍的。
全职太太罗子君,一直过着相夫教子的单纯生活,信奉“家庭就是全部”。富太太的通病她都有:自以为是、多疑、作。更重要的是,她与社会脱节,如果没有闺蜜唐晶和贺函的“指点”,子君的生活、生存能力几乎为零。

离婚前,子君唯一的标签是依附于别人的一种存在:陈俊生太太。她婚姻的失败,并不能单纯的归结于小三和背叛。相较于子君的“不思进取”,剧中吴越饰演的“小三”凌玲则是一个看似无公害,实则心思缜密、勤恳上进的存在。

学历不高、出身平凡、资质平庸的凌玲,却在平凡中成为个中翘楚的典型代表。如果你把凌玲仅仅看作为一个“小三”的角色,那是对她的低估。
连唐晶、贺涵这样的职场精英,都对她的工作成果赞不绝口,她在职场上的优异表现可见一斑。勤恳、仔细认真、责任心,是凌玲在职场中不可替代的标签。


贴着便利贴标签的数据资料、标注着服用细节的胃药——正是这种能在事业上对陈俊生有所辅佐,又能在生活上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再加上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情感智慧,才一步步逼退子君。

和凌玲一样,很多职场成功人士并没有刻意去打造所谓的个人品牌,它更多地是某个人潜移默化的做人和做事的风格及习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也是一种个人品牌的重要标签。
2. 用专业描绘你的个人品牌
有人靠勤奋努力成为个人标签,比如凌玲;有人靠颜值获取成功的捷径,比如唐晶的“情敌”、贺涵的One night stand对象Vivian;有人则靠才华和专业获得更多认同,比如唐晶、贺涵。
在得知已经离职的贺涵四处与客户约见时,唐晶敏锐地觉察到职场危机的存在。她的做法是雷厉风行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除了做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你做事的速度。



牺牲个人时间,一切以客户优先,把握反击的最佳时机,积极处理问题,这就是“唐晶品牌”。当公司的竞争对手罗平,对她的成就表示质疑时,她有足够的底气,不卑不亢、掷地有声地进行反击。

秋叶在《如何打造超级IP》里说,尽管我们知道大部分的领域里最终能够拥有个人品牌的都是万里挑一的少数人,但是即便成不了网红,努力去经营自己的个人品牌,在小范围内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就更有可能遇到更棒的工作,过上更有趣的生活。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认同唐晶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女强人”很可爱可敬。否则被誉为“女人的理想,男人的嫉妒对象”的贺涵,又如何会和她有着十数年纠结的情感?!
正如贺涵所说,只有彼此都不断成长,能够激励自己、新鲜自己的人,才能维持持久且稳定的关系。

3. 先可以取代任何人,再成为不可被取代的人
有人会问个人品牌要如何塑造,个人的品牌价值如何体现?
在剧中,唐晶和贺涵对失婚无业妇女罗子君的“改造”过程,就是极好的“打造个人品牌教学范本”。
唐晶一开始对子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极力想要帮助子君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的必要性。

尚未到“山穷水尽、穷途末路”的子君,一开始并未因此而有所动作。而当她认识到,一无是处的自己很可能失去对儿子的抚养权时,“为母则刚”的本能促使她终于踏上自我成长和蜕变之路。

想要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又岂是靠着一份拍胸脯的决心和热情就能成就的。即便是子君的丈夫、在咨询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陈俊生,也时刻面临着职场危机。

贺涵给予子君的方案是,不论职位高低贵贱,首先要成功就业。根据子君的生活和阅历,在唐晶和贺涵的指导、举荐和帮助下,她先后去面试化妆品销售员和高端服饰品牌导购。
对于职场经历几乎为零的子君来说,正常的面试成功几率不会太高。贺涵针对面试的行业,给她敲黑白、划重点——面试成功四要素:工作经验、态度、能力、保障,你们GET到了吗?

所幸子君并非不可造之材,她迅速地领悟各种要点,更意外地因为自己“买买买的丰富经验和对品牌的深刻认知”,成为了面试成功的关键。这个转折真实又让人哭笑不得,给编剧加鸡腿!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深以为然。

获得工作机会,只是子君人生转折的第一步,未来她要走的路还很长。摆正心态,建立正确的工作观、持续投入地做好本职工作,是子君重新进入职场地初步策略。
正如贺涵所说:你一定要做到,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后再考虑做到,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你。

虽然电视剧才播放了1/4的剧情,但我们不难想象,子君的蜕变是可期的,她自立自强的个人品牌标签,已然一步步地向世人展现。
文:利华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