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花落知多少
说起红楼,我似乎从小就是拒绝的。依稀记得上小学、初中时,看电视换台的时候看到在播红楼梦绝对是果断跳过,初中的课本上偶尔也会出现一点点节选,老师也会提让我们去看,那时往往选择性的跳过它。到了高中,好像是必修一还是必修二的语文课本上有一段林黛玉进贾府的节选,当时老师让我们先看,之后放了两个版本的电视片段。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的错过积累了这次相遇,看着书中的文字我仿佛身临其境,心中像是被那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击中了。那晚,一个一直热爱红楼的室友和我卧谈到凌晨,讲的都是红楼。
与红楼的缘分算是从那天开始结下了。之后的日子,买书、看书,一遍、两遍,总会在假期时不自觉的拿起红楼想再读一遍,感受雪芹的十年血泪,感受大观园里的嗔痴怒骂、人情世故。上了大学之后时间更充足了,选择去图书馆待在那一整排红学书的对面,看到各个大家研究探讨红学,我的世界仿佛又被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了解了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究竟不同在哪里,了解了一个似乎更伟大的构造与思想,了解了原来爱情悲剧不过是冰山一角。
研究红学的大家有很多,有些把红楼与政治联系起来,从分析雪芹的家世来将书中的人物和事件与当时的朝廷大事相连接,试图揭示书中所含的政治意图。开始的时候我也被这种研究吸引了,感受到了一种探寻事实、发现秘密的快感。可是后来我渐渐疲惫了,我发现自己再阅读时总是抱着一种发现和探究的目的,好像失去了最早单纯阅读时的感动和身临其境。于是我决意不再探寻,有无政治含义,有无暗讽意图,有无事实依据跟w
与红楼的缘分算是从那天开始结下了。之后的日子,买书、看书,一遍、两遍,总会在假期时不自觉的拿起红楼想再读一遍,感受雪芹的十年血泪,感受大观园里的嗔痴怒骂、人情世故。上了大学之后时间更充足了,选择去图书馆待在那一整排红学书的对面,看到各个大家研究探讨红学,我的世界仿佛又被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了解了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究竟不同在哪里,了解了一个似乎更伟大的构造与思想,了解了原来爱情悲剧不过是冰山一角。
研究红学的大家有很多,有些把红楼与政治联系起来,从分析雪芹的家世来将书中的人物和事件与当时的朝廷大事相连接,试图揭示书中所含的政治意图。开始的时候我也被这种研究吸引了,感受到了一种探寻事实、发现秘密的快感。可是后来我渐渐疲惫了,我发现自己再阅读时总是抱着一种发现和探究的目的,好像失去了最早单纯阅读时的感动和身临其境。于是我决意不再探寻,有无政治含义,有无暗讽意图,有无事实依据跟w
-
爱上猫的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8 16: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