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之道——序
或许我的文字总是少不了积极乐观的主调。每一个人都是别人的曾经,我的经历太苍白。此序经历多次修改,并融合多个笔记。由2016年3月至今,于2017年8月6日进行大修,于2017年9月17日凌晨完成。年少时在QQ空间写日志,现于印象笔记和豆瓣
我是嘉图
想说却还没说的,还很多。这是老李《山丘》的第一句。人们都说少年不听李宗盛。

生存,这个话题有点深沉,有些沉重。我想现在的我很难驾驭“生存”这个话题,但还是想写。就像现在看我曾经的文字一样,感觉很稚嫩,却又那么的深情;曾经每一次感觉成熟,都会感到的每一次幼稚。很庆幸,当时间流逝,我还是如当年那般,对于文字,还是总有那么一份热情。我的文字,我的想法,总免不了深沉,亦或所谓的“套路”。虽然,我不喜欢。
先谈谈文字与我
一直认为,文字所表达的东西太少,却又太多。文字的深度,到底有多深?文字,在乎人心。文字太苍白,它是如此的简单,让人转眼就忘;文字却又如此深刻,寥寥几字竟能承载那么深刻的内容。有一天,我突然想起,“刻骨铭心“这个成语 ,仔细的想了,刻骨铭心的背后有多么难忘!这简单的4个字,表达的感情是如此的深刻。文字的深度,在于人心。生活中,我有多少次忽略,有多少次错过,有几次认真的领会过。
我想要的文字到底是什么风格。曾对奇才说过,我喜欢的文字,不过庸俗,不太华丽,平淡就好。
从北到南,跨越2000多公里。记得有一天,走在海口的街道上,从繁华的市中心走入破旧的旧城区,虽然依旧是熙熙攘攘,突然想到生存之道这个词语。每个地方,每个阶层,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每个城市,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风格,但它们却又是如此的相似。每个人都会生存,以他们各自的方式。我想以一些文字来记录,好久没有动笔了,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记得当初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不是很懂这个。现在,有点懂,但我不想懂。或许依旧不懂。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从生到死,他所经历的种种。每个故事都是不同的。有的故事深沉,有的故事复杂,有的引人入胜,有的却很简单。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我的故事,可以简单。如果说,人的经历太多算有故事的话,经历很少,那就应该是没有故事了,至少,我曾经是这样认为的。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是我在书中常常看到的,也曾幻想过很多次,我的故事很深沉,我的故事很多。现在想想,这些故事是如此的沉重。在故事的背后,我们要背负多少,经历多少。生存之道,生存的方式,生存的意义。我不想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虽然我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
古人言:修身,治国,平天下。第一点,修身。修炼自身,我更想理解为“认识你自己,真正的自己”。越来越觉得人的一生归根到底是与自己相处,与自己斗争的过程,要与自己的万千情绪相处,要与自己的各种欲望斗争,与自己的软弱、惰性、劣势不停地斗争下去,爱恨情仇,贪嗔痴慢全是你自己一个人的。当你真正的面对生死,其他的曾自认为很重要的以至于超越生死的,真的重要吗?不要自己骗自己!这个我会在之后的豆瓣日记中写到。
其实,很多人,我都记得;很多事情;我都懂,只是。。。。。。但是,然后呢?
从睁眼到闭眼,每个人都是在生存。但喘气,和活着,那是两码事。终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去,我如何在这个世间生存?你想要怎样生存?
文字,我的,总是免不了曾经眼中甚至现在还有的俗套。我写的仅仅是文字,而非文学。
当你在写时,你在写什么?
幸好,还有当年写文字的那份冲动。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