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个小技巧赶走那些无谓的焦虑

生活中,总有那么些人,那么些事,会或多或少的带走你的注意力,让你不知道你在干什么。等回过神来,时间已经走了大半天,你还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这个时候你开始感觉得焦躁不安,开始有愧疚感,开始责怪自己......
它们当中有一些,其实是很无所谓的事情。但它们隐藏的特别好,不光让你白白烦躁、愧疚不已,还不知不觉的把你给收割了。
它们带给你没有必要的焦虑,但又很烦人,一直发生在身边,像治愈不了的顽疾一样,让你痛苦不已。
1、无畏的事情
那什么事是那些无谓的事呢?
(1)标题党
看看这几个标题《学的太慢,是一种罪》、《那个150cm的矮同学,现在年薪百万了》,《一定要过得很惨才能写出好文章吗?是的》不知道你看到是什么感受?
在最初看到这些标题的时候,我的内心是焦急不安的,因为我太想要进步了,我太想要做到他们说的那些事了。
但是,那种焦虑不安很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要的是,怎么要不焦虑。
先来看看我们为什么看到这些标题会焦急吧。
看到《学的太慢,是一种罪》,我内心的想法是,我确实学的很慢,不管是过去和现在。那按照你的逻辑,我就是在犯罪啊,我不想犯罪,所以我点进去看。
但此时,我的注意力焦点已经发生了改变,我关注的更多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怎样让自己感觉到不是在犯罪。这种感受是即时的,需要马上、立刻解决,而作者却给我一个长远才能解决的方法,那你说我能不一直焦虑下去吗?
我们不妨把标题改一下,你看你会不会舒服一点?《如何让自己学的快一点?》、《身高不是问题,实现财富增长的方法》、《经历丰富对写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回过头来,这些标题看起来压力没那么大,你会点进去看吗?
(2)世界想把你变成和他们一样
某一天,你和朋友聊天,聊到女孩子,然后开始讨论婚姻,生小孩的问题。
你朋友来了一句,“赶紧的啊,不然你都快30了,你看那XXX的小孩都已经4岁了”。听到这句话,你有没有感到压力山大?
好像是在关心你,但其实是在给无名的压力。
也许此时你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根本没时间找女朋友,即使找了也没时间陪伴她。但对方却不管你这些,他只说他觉得对的。
在他看来,如果你和别人不一样,那你就是另类,他就要给你压力,让你和他们一样。
对于这种情况,你感受的只有满满的压力,而不是为你好的感动和动力。
你也许会很感慨,想轻松的活着都很难,周围怎么全是压力?
(3)无畏的比较
毕业五年后,你和老同学在街上相遇了,你们畅聊人生,回忆过往。这个时候,他问了一些你的薪资,你如实相告,并且也问了他。结果发现,他的工资是你的几倍不止。
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感觉到一种焦虑在心头。因为不光是工资,他还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有房有车,而此时你还是单身宅男,连房子的首付都不知道在哪里呢。
你此时焦虑不已,像受了刺激的公牛横冲直撞,甚至可能做一些不明智的决定和行为。
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呢?
2、为什么是无畏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焦虑为什么是无畏的。
(1)标题党的文章最好不要看。
我们在追求进步的时候,看到那些标题,马上就产生焦虑,然后迫不及待的点进去看,好像打开他们就能得到解药,得到救赎一样。
可事实是,即便那些文章写得很不错,那又如何?焦虑已经产生,我不仅不会因为你的方法得到解脱,我在整个过程中不光没把文章的内容看进去,还时刻被标题牵挂着,弄得心神不宁。作者的初衷是好的,可效果却差很多,大家的注意力很明显不再是你的方法,点进去只是为了寻求心理的安慰而已。
在我心里,这往往是标题党的表现,为了吸引眼球而做的,更多时候,我甚至都不愿意打开。
少看一些这种文章,即便会错过一些好文章,但又如何?我的注意力那么宝贵,干嘛要放在这里让你干扰呢?
(2)那些不考虑你情况的建议,都是毒药。
我不轻易给意见,尤其是像结婚、投资这种头等大事。
在没有了解清楚对方的情况,他的想法的时候,我也不会轻易的开口。
给出的意见是要负责任的,那些好为人师的人,估计都没有想过,说出去的话,如果要自己买单,他们很可能就会闭嘴了。
听大说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后自己做决定。
选择一直是人生的最大课题,不能因为焦急,就把这个权利过度给别人。更不能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话,就变得焦虑不安。听了之后先想想,他有考虑过我的情况了吗?
这样,你的烦恼会少很多。
(3)胡乱的比较,往往是最容易伤害自己的手段。
你的同学比你收入更高,状况更好,很可能是他有更好的能力,更好的资源,更好的背景。而你相当于从零开始,怎么可能快的过他呢?
即便你们前面的情况都差不多,还有选择的问题呢,如果一个选择了新兴的互联网产业,一个选择了传统的贸易行业,哪个会发展的更快呢?
不要乱比较,要比也是和自己比,那自己的未来和自己的现在比。
胡乱比较就是在做无谓的事情,没事给自己添乱,要不得。
3、最简单的解决方法
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
把它们记录下来。
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情绪)记录下来。用手机、电脑建个文档写下来,或者写个微信发给自己,都可以。
这其实相当于启用了你的元认知,让你看到自己在做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
而后你可以思考,为什么你会这样,这样的情绪是合理的吗?
记录不可能让你马上有答案,但记录下来,你会记得问题,记得自己当时的状态,你会想办法弄清楚当中的思考逻辑。随着你的成长,问题最终都会解决。
没有了这些无畏的问题的困扰,你才可以更加专注,成长才会更加快速。
先别问有没有效,去做了就知道。
© 本文版权归 Emerson Li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早早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26 23: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