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
查看话题 >我一个不接地气儿的女文青为什么要去相亲
像我们这种不接地气儿,爱情至上,有世俗厌恶症的文艺癌重度患者,对“相亲”这种事儿一般都是敬而远之,生怕跟自己沾上边儿。“相亲找对象儿”,听起来多么俗气,多么的功利主义,多么不小清新,感觉跟母们高洁的精神气质特别不搭。
可就在今年,我终于低下了骄傲的头颅,晚节不保的去相亲了。
说起来简直Pia Pia打脸,想当年,我还曾无情的嘲笑过一个通过相亲结婚的文艺男中年。“就鄙视你们这种向世俗妥协的人,哼!”,然后迅速用“我不听我不听”的态度,及时制止了他试图表达“老子婚后生活很幸福”的企图。每当我妈咪妄想劝服我去相亲,我嘲笑对方的嘴脸就会从脑海里蹦出来提醒我。然后我两眼一闭,赶紧用无可辩驳的拒绝表情把我妈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
在全社会都催婚的巨大压力面前,我也不曾改变过对相亲的排斥态度。怎么说呢,你肯定能理解,就我们这些人的个人问题,连组织上都开始关心了,如果你不很快结婚,党会提供帮助,来来来,快来参加共青团为你们组织的活动。你说压力多特么大。再加上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话题讨论:90后空巢独居老人、单身狗对撸猫的需求与日俱增、女文青有没有嫁给爱情的可能,等等。有一次逛知乎,看到有人问,女文青的最终归宿,答案里赫然写着:孤寡、拉拉、出家、后妈。就没一个好的。
来自家人的压力,也让我跟我的爱情一起窒息。我妈每次跟我视频,都必定要问我感情问题。为了能让我接地气儿,她真的是有在用心损我:能不能撒泡尿照照自己?要不要给你打点钱你去割个双眼皮?反正就是,现在已经到了她老人家为了能把我嫁出去,不惜贬低、羞辱加人身攻击她多年来养育成果的地步了。
这还不算,有一天我下班回家,赫然看见,我们家前面楼转角蜗居的那个毛发浓密、气味浓郁的homeless搂着一个姑娘坐在地上玩手机。连homeless都找到女朋友了!我的内心受到一万点暴击,走在路上,感觉别人看我的眼神都带着同情。对比我爸妈近日来对我的态度,他两生的要不是我而是他,他二老得多高兴。于是我脑子里不自觉浮现出一幅画面,我爸摸着homeless杂乱的头发说“儿子真长脸!争气!”
以上的种种,开始让我对自己漫长的单身状态有点坐不住了。但让我彻底放下对“相亲” 的心理防线的,还是在得知我的一位比我还不接地气儿,还爱情至上,还矫情难搞十倍的女闺蜜大野猪去相亲之后。
大野猪就是那种,当我身边所有的女性朋友都因为种种现实问题而选择迈入婚姻殿堂,终结自己单身命运的时候,她也会选择跟自己从没见过面儿的“真爱”死磕到底的姑娘。所以有她在,我一直很安心。想着,即便今生无法遇到真爱,至少还有大野猪陪在我身边。甚至我还认真幻想过,我两小老太婆牵着手找地儿吹啤酒的感人画面。现如今,这家伙连个招呼都没打就跑去跟人相亲去了,太不够意思了。
我质问她:“你是怎么允许这种事儿发生在你身上的?” 她说我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相个亲能怎么着你啊,不就一起吃个饭,不行拉倒呗。你算老几啊看不起人家‘相亲’,矫情!” 她个矫情逼居然说我矫情?!生气!
一气之下,我也不打算拘着了。
为了让我更好的放下小我,拥抱新世界,她还给我具体描述了一次相亲经历。居然相到一个小学隔壁班同学,两人还一起回忆了童年往事,吃完饭都觉得不合适,就开开心心拉到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么和谐的相亲场面,没有尴尬、冷场和局促。于是乎,我在心里默默地给“相亲”和“世俗”中间的等号画了个小叉。
在彻底放下对“相亲”的偏见以后,我正式通知我妈,“放马过来吧,你闺女要去相亲了。”
在她确认了我的这个动静儿,不是为了安抚她情绪后,火速给我安排了一个她的同行。一个部委医院的中医。介绍的阿姨跟我妈说,zei小伙儿,优秀!上进!各种好。反正就是,他们觉得这人特别靠谱。
我们全家对我的这次相亲事件,给予了高度重视。我爸生怕人家看不上我,特地从他的男性视角给我支了点儿穿衣打扮的建议。让我摒弃掉以往黑白灰的性冷淡系衣服,换上花花粉粉的可爱系小鸟依人少女风,丝毫没有在管我这么多年来苦心营造的高冷个性女神气质。我非常能理解他们指望能一击即中、一劳永逸地摆脱我这个高风险贬值货的急切心情。我全程保持礼貌的蜜汁微笑。内心拒不采纳任何一条建议!
临吃饭前我妈还特意嘱咐我,你可别对人太冷淡,这年头这么优秀的男孩子难找,你可得好好把握。我连连点头说,是是是!结果,我还真是不负她老人家厚望。
中医是一个脚踩361度旅游鞋,没有发过一条朋友圈的男子。刚坐下来,为了显得自己主动又平易近人,我决定第一轮先发言。话题从我问他为啥不发朋友圈开始。中医说,没办法,一门心思扑在论文上,没有时间搞网络社交。“你不知道,对我们这行来说,能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对晋升特别有帮助(他已经发表了)。” Round 2,中医从我的留学生身份聊起。“听说你们留学生回国,有落户优惠政策啊。” “也不太容易,关键得找到有指标的单位接收。” “那你可得好好找啊,户口还是挺重要的blabla……” 这顿相亲饭局吃到这儿,已经开始让我觉得有点沮丧。回国前,我曾犹豫很久,到底是回去边吸霾边挥洒青春,还是留下继续过好山好水好无聊的日子。当我终于鼓起勇气放弃了似乎已经近在咫尺的悉尼户口回国后,一个被置于有可能跟你共度余生位置的人,开始苦口婆心的劝你赶紧去搞一个北京绿卡,以及没有这玩意儿以后的生活将是多么的不方便,等一系列房子、车子、子女教育、医疗的现实问题。当初决定回国那会儿的雄心壮志已经被浇的七零八落。这次尝试着让自己接地气的过程,并不是那么令人愉悦。
看着我面前这张因市侩功利而丧失少年气的脸,听着他现实主义的生存法则和经验之谈,我体内理想主义的一面开始激起我的反感情绪。然而,压断最后一根稻草的还是他的总结陈词:“我们单位就这点儿好,给解决户口。” 合着前面铺垫一堆是要靠户口自行抬高身价啊。我知道,跟这哥们再也不会见面了。
中医其实挺好的,嗯,最起码是个正常人。只是无论我跟他聊什么话题,他都能给你扯回到柴米油盐上。现实主义没什么不好,只是跟我不在一个世界。后来,在我妈的不依不饶之下,我活活花了三天时间跟她解释为啥不行。从我的世界人生价值观聊到爱情观、婚姻观,生怕她听不懂,每个观点又举了多种事例来辅助阐释。我指望她老人家真的能理解,并不是她以为的“她闺女觉得自己老优秀了,谁也看不上” 而是仅仅因为对方不是那个人。
后来我妈琢磨,我说的“不在一个世界”,估计是不在一个行业的意思。于是又给我安排了一个我的同行,一个北京电视台的摄像师。我跟他约在朝阳大悦城,跟这个哥们吃饭的全程,他一直拿侧脸对着我,偶尔扭过来脸看我一眼又迅速转到别处。自顾自地侃了一晚上的易经和哲学、诗和远方,合着遇见一个比我级别还高的男文青。这回倒是不现实主义了,改形而上了。
第一次吃饭,我的表现还算礼貌。第二次,我就真的比较难以用礼貌压制自己的反感情绪了。连打了几个哈欠以后,哥们估计也看出来我不怎么感兴趣。干脆把话挑明了,实在不行,还是可以做个朋友的嘛。当我开始把摄像小哥摆在朋友位置的时候,所有反感情绪居然全部消失了。看来女文青遇见男文青的结局只能是做朋友。
这件事情的结局是,后来我妈跟我视频,说中医前段时间订婚了,她言语之间居然还流露出惋惜,大概就是,“啧啧啧,你看你没把握住吧,人家跟别人订婚了。” 我真的是一口老血差点吐到手机屏幕上,三天时间白解释了。我赶紧伸出双手PiaPia鼓掌,我真是恭喜他跟别人早日结婚啊。然后又是一波来自我父母的“你到底觉得自己哪里好……”之类的人身攻击。感觉自己心好累!
前几天,我爸妈又去参加一个聚会,见到了摄像小哥的爸爸,他爸跟我妈说,“自打你闺女把我儿子拒了,对他触动特别大,开始奋发图强,天天健身学英语。” 听到这儿,我立马从沙发上跳起来隔着屏幕喊,“你看看,昂,事实摆在你眼前,你们闺女我 就 是 优 秀!” 只见屏幕那边,我妈轻轻叹了口气,嗯,我能感觉到,她也有点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