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妇女进京求职是怎样的体验?
在讲清楚这件事情之前,我觉得有必要交代一下背景,就像很多电影会有几分钟的序幕一样。
2002年我从京城某高校毕业。毕业之前,没有签到工作,不知道要干什么(准确说,当时我特想当记者,但是没有单位用我,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又看不惯京城人高高在上的习气和咄咄逼人的态度也没打算在这里混。偶然的一天接到了一个之前关系很好却因为高考中榜和落榜而失联的的高中同学的电话,她问我过得咋样?我说快毕业了没找到工作很焦虑。她说她弟弟在福建泉州那里打工,如果不介意可以去找他。我说好好。现在想来,有些事情真的是天注定。我为什么想都不想就同意同学的提议南下几千里地去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城市呢?因为之前参加一次京城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供需大会,有一个叫做《海峡都市报》的报社招聘记者。我把简历递了上去,一位戴着眼镜皮肤略黑还算斯文的男人主动介绍他说是报社主编,姓郭。他看了看我的简历,说成绩不错,专业也合适,就是看你吃不了苦。切,我没争辩一下就走了。其实我想告诉他,我是农村出来的,虽然是女孩子但不代表我就不能吃苦。然而,那时的我也正是因为农村人的身份而具有很大的自卑心理,从来不敢在公开场合主动说自己是农村人的身份。后来,我鼓起勇气想要回去告诉他这些,但已经挤不进去了……所以,听到泉州这个名字,我的大脑里储存的某种记忆和缺心眼又被激活了,近乎乞怜地答应了同学的邀请。毕业典礼举行完的第二天我就买了一张到厦门的火车票南下了,又坐长途汽车到了泉州,见到了我同学的弟弟,其实我们也算是认识,只不过没有同班过不怎么熟悉而已。在泉州市郊一家民房安顿好后的第二天我就去了市区,辗转打听到《海峡都市报》报社,我去到编辑部,问你们还招人不?不记得是谁告诉我说招过去了。我就退出去了。现在想想,我真是一个从来不敢把内心的想法告诉别人的懦者!然后,我去了一家超市,买了一堆零食回去,边吃边看我随身带着的《红楼梦》。中午,同学的弟弟问我咋吃饭?我说吃饱了,全然没看到他有些讶异的眼光。后来,我随便找了一份做英文翻译的工作,雇主是一位离异美女,一心想要通过海外征婚网站嫁给洋鬼子,我就在翻译里一通乱夸如何如何漂亮,如何如何温柔。当然,现实中的她也是如此,只不过有些商业庸俗化。这自然不是我想要的工作,于是刚满一个月我就辞职了,在大学同宿舍老大的介绍下去了福州,去了一个名字我都给忘记了的单位做记者,然而这只是京城(又跟京城扯上关系了)某小有关系的人物整的带点黑色性质的公司分支机构(后来我在电视里看到这个公司的北京总部被警察蜀黍成功捣毁),三个出资老板都是带点个人理想色彩的半路出家和尚,一没资源二没人脉,几乎是枯坐了近一个月才去了临近城市做了一个采访,发了一篇报道。我看这不靠谱,就关注当地报纸上的招聘信息,倒是去了一个中专学校应聘老师,因为讲课环节得分太低,我没留联系方式就走了(现在想想也挺后悔,至少应该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啊)。就这样,又混了两个月,就到了2003年元旦,我实在觉得对不起老板给我发的工资(虽然也不高),就主动辞职回老家了。(未完待续,要去幼儿园接孩子)
-
c2017p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06 19: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