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为什么拍不出《摔跤吧 爸爸》
这个周末,刷屏最多的除了520之外,想必是《摔跤吧 爸爸》,印度米尔汗大叔的这部诚意之作,票房和口碑都甩了同步上映的电影几条街。
“最真实,最感动的电影,没有之一”、“2017最爱的电影提前出炉”、“震撼、感动,好久没这种感觉了”、“唯一三刷的电影,三遍,感动不变”……这些点赞量颇高的评价说明了《摔跤吧 爸爸》的成功,从“三傻”到这部作品,米叔的作品征服了原本对印度有偏见的国民胃口,是真的有感触才能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吧。反正我也是真的有受到震撼,仿佛电影长了一只好手捕获了已经许久无家可归的心。
没有小鲜肉没有漂亮小姐姐没有悬疑没有霸道总裁爱上谁没有爱情没有乱伦没有穿越没有修仙没有堕胎,怎么还爱看呢?是因为咖喱味的鸡屁股吃多了吗?是大长腿不好看吗?是其他电影爱得不够苏吗?应该不是吧,起码大长腿还是好看的。
答案也许是上面评价中的“真实、感动”吧,现实中不会有那么多苏到你想把嘴凑上去的爱情,但是女孩剪短发或者跟男孩子一样学打架被嘲笑,都能感同身受吧,许许多多抱摔场景,大家都能知道这样多多少少会痛吧。
刷了这么多爱情电影的你能记住的不过是一两张好看的脸,而看完 《摔跤吧 爸爸》,能感受到一个父亲深沉而伟大的爱,我们能记住两个女摔跤手的成长史。这部励志电影似乎打开我们某些关闭已久的东西,让我们有感悟、有话题、有力量。除了王者荣耀、大长腿、口红色号,我们撕扯羊肉串的时候也可以聊聊摔跤、聊聊米叔,聊聊为什么咱们就拍不出这样的电影来?
励志不值几个钱
没人拍自然就不会有这样的电影啊。如今的中国是全球电影银幕数最多的国家,其商业价值可想而知,每一部出来的电影对准的都是我们的钱包。什么电影投资少、票房高,就拍什么电影,情怀不过是终究要倒掉的一泡老茶。
要是没有63岁的出品人方励的一跪,像《百鸟朝凤》这种冷门电影,谁会买账?其实,《百鸟朝凤》和《摔跤吧 爸爸》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吹唢呐和摔跤都不算热门,主人公都是从小时候开始练习,努力上进,都受到过挫折,都有信念迷失的时候,都有一位有着坚定信仰和高尚情操的师傅,也许“百”的格局稍微不济,没有找到共鸣点,可是“一跪”之前惨淡成那样的票房似乎在告诉所有拍电影的人,这种剑走偏锋又吃力不吸金的电影 还是别拍了吧。显然,此路不通,没钱赚。
罗曼蒂克式土壤的阻拒
励志是什么?是不断努力克服困难、改变劣势,最终获得成功的过程。我们从小就知道的张海迪,在里约奥运会拿金牌的女排,最近踢赢韩国一次的国足……都有励志的意思。这样的例子让人振奋和感动,可是太少。和这个社会相处下来,会发现我们跟这个小乖乖之间好像没有定任何关于励志的契约,它喜欢用“罗曼蒂克”式。
你要拿奖学金是不是,跟老师约个饭吧起码。纳尼?你有一次说话得罪领导了?想要升职?告诉你三个字:呵呵哒。加薪这种事情好说,你可以睡服啊。爸爸不是从小就告诉你,小事送茶叶,大事放红包吗?埋头苦干有毛用,领导又看不到,你这样一辈子都只能干这个。“罗曼蒂克”式和“中庸”又不谋而合,没事不要钻牛角尖,不要老是以为自己了不起,安安静静做个美男(女)子不好吗?是嫌饭不好吃还是怎样?好吧,小乖乖,我输了。
信仰去下水道找武功秘籍了
80、90后很多都是看武侠剧长大的。从小就迷失在乾坤大罗移、黯然销魂掌、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中,记得一年级两哥们打架,一哥们伸出食指大喝一声“一阳指”,另外一哥们直接把他手咬出血了,“你这是什么招式?”,可见我们中毒之深。这些武侠剧把我们带到这样一个世界,一旦你穷困潦倒连馒头都没得吃、濒临绝望的时候,总会有武功秘籍出现,因为你穷善良纯洁骨骼惊奇,你练了绝世武功,谁特么都不是你的对手,你打赢了大boss,你骑着马带着白富美浪迹天涯,生了好多孩子,个个骨骼惊奇。
而到现实中,真是哔了狗了,竟然没人给我留武功秘籍,卧槽,该怎么活啊。因为太想一蹴而就而迷失的人应该更加不相信励志这回事吧,加上现实中存在的拆迁暴发户、中彩这些给我们带来的希望,真的,还要什么励志呢?
太把自己当人,忘了自己也是动物
我们进化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会去咬狗的,也不跟猫抢吃的,我们把老虎狮子都关到笼子里去了,我们常常给自己点赞,作为人,怎么就这么骄傲呢?我们跟那些玩意儿都不一样,只会越来越高级,也许以后真的会变得像有部动画电影中的人类一样,吃饭、睡觉、娱乐就好了,不用做其他事。
当下中国,农村也好,城市也好,大家都越来越高级,对自己也越来越好,安逸过生活,无欲无求。上学有学校,工作有爸妈,结婚有其他人的爸妈,越来越依赖别人和社会这个“小乖乖”,越来越看不到作为人的野性。缺少《摔跤吧 爸爸》中父亲想改变不合理的不安分,缺少《翻滚吧 阿信》中阿信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同样缺少主演两部电影的主演的意志。我们动物性的一面:起码有目标,能追逐,敢拼抢,在年轻的时候应该点燃,并且有巨响吧。
-
什克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06 13: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