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霸王城寿圣寺
书 名:史说霸王城寿圣寺
书 号:9787512651623
作 者:李昊 著
出 版 社:团结出版社
C i p分类:I25
C i p核准号:2017102197
主 题 词:纪实文学-中国-当代
出版时间:2017.6
开 本:16
版 次:一版一次
装 帧:平装
印 张:17.75
页 数:284
字 数:262千字
定 价:58.00元
作者简介:
郭涛,教授、硕士生导师,文法学院院长,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语言教学,曾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教材专著近十部,主持和参与重大科研项目近十项。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黑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享受黑龙江人民政府特殊津贴。
聂中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出版专著5部,主编教材20多部。主持北京市教委社科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主编的教材获中国大学出版社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研发的日语水平测试软件被多所高校采用。中国商务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内容提要:
李昊,大学导师,团委书记,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凤凰周刊特约记者,已出版发行《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一本通》等。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一部历史纪实类作品。主题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据专家考证,垓下古战场俗称霸王城,当年的垓下古战场就位于今天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一带,现今的垓下村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垓下霸王古城。霸王城位于濠城镇北侧,紧临沱河,是垓下遗址的核心保护区。本书运用章回体方式讲述了此文化要地的各种历史典故、历史渊源。
目 录:
第一回两千年前垓下城伍子胥建禹王庙 001
第二回鲁班携徒赵巧儿初建垓下禹王庙 006
第三回孔子收徒闵子骞取道南行拜禹王 011
第四回始皇南巡走垓下禹王庙里说生死 014
第五回陈胜吴广大泽乡禹王庙里议起义 018
第六回项羽虞姬初相逢禹王庙里结姻缘 022
第七回彭城之战汉落败刘邦避难禹王庙 030
第八回汉朝垓下田千秋因拜禹王封丞相 040
第九回陈咸读书禹王庙功名奉献汉王家 044
第十回禹王庙里抄诗经赵孝争死留青史 047
第十一回垓下豪门有陈宠禹王庙里出才俊 051
第十二回陈氏一门五代官禹王庙里记忠贤 055
第十三回许慎任职洨县令禹王庙里著巨作 059
第十四回稽康刘伶入禹庙竹林七贤留芳名 063
第十五回居士周生心慈悲枕山带河木牌坊 068
第十六回晋朝刘弘驻垓下除去水患修寺庙 072
第十七回达摩渡江传佛法禹王庙里迎初祖 074
第十八回隋帝杨广下扬州寿圣寺前种柘龙 078
第十九回寿圣寺僧开沟渠隋炀帝与看花沟 081
第二十回五言诗祖名王绩寿圣寺内作酒赋 084
第二十一回果老误吃千年参寿圣寺里升上天 088
第二十二回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钟情寿圣寺 093
第二十三回历史名人皮日休晚年终老寿圣寺 101
第二十四回信佛清官得佑护寿圣寺里成高僧 105
第二十五回佘老太君杨继业寿圣寺里结良缘 108
第二十六回寿圣寺里求得子大雁小雁落垓下 111
第二十七回绝代才子苏东坡结缘垓下寿圣寺 115
第二十八回梁红玉拜寿圣寺打鼓山上退金兵 120
第二十九回贤慈皇后马娘娘寿圣寺里祈吉祥 124
第三十回刘伯温拜寿圣寺斩断灵鹫龙山脉 128
第三十一回燕王扫北驻垓下寿圣寺里定乾坤 131
第三十二回风流才子唐伯虎寿圣寺里悟人生 136
第三十三回居士王东爱佛法寿圣寺里成神仙 141
第三十四回起义军士李连元避难垓下寿圣寺 147
第三十五回智仁二建寿圣寺功徳圆满留青史 151
第三十六回黄淮名胜寿圣寺二次绽放佛教花 155
第三十七回天降钟馗垓下境智仁寻石走灵璧 159
第三十八回智仁恒心寻钟馗感受灵璧风土情 164
第三十九回智仁寻石白马山钟馗终归寿圣寺 170
第四十回智仁寻药济世人皇藏峪内得奇珍 174
第四十一回一代高僧虹化去功德圆满示后人 181
第四十二回乾隆驻足寿圣寺法学住持受皇封 185
第四十三回林方标投寿圣寺武僧培养成探花 191
第四十四回唐河居士常拜佛寿圣寺建九孔桥 195
第四十五回莱园居士郭老大蒙天网收黄鼠狼 200
第四十六回宿州知州建书院法学化缘助赵霖 204
第四十七回白龙探母淹灵璧寿圣寺内归正果 209
第四十八回白莲教众袭垓下法学护宝命归西 213
第四十九回垓下地震连天雨寿圣寺僧开粥棚 218
第五十回公子小姐遭妖缠无空法师捉狐狸 222
第五十一回李鸿章拜寿圣寺消灭东捻起义军 226
第五十二回叛徒谋害陈玉成寿圣寺筑英骨堆 231
第五十三回北洋将领雷震春功成不忘寿圣寺 235
第五十四回赛珍珠入寿圣寺创作大地三部曲 239
第五十五回一空化名张英剑珠城蚌埠留美名 244
第五十六回鬼 子 占 垓 下贼心要抢镇寺宝 249
第五十七回一空为护众百姓与敌同归万古青 256
第五十八回鬼子火烧寿圣寺中国军人打日寇 262
第五十九回寿圣寺庙育英雄历史铭记丁树森 266
后记 271
文 摘:
第一回 两千年前垓下城伍子胥建禹王庙
馨河先生词曰:“寿圣古寺三千岁,官府存疑。百姓存疑。趣事奇闻都是谜。书中散轶闲人写,成也心怡。败也心怡。莫向书中寻课题。”
——调寄采桑子
写垓下寿圣寺传奇,一定要从“垓下”的古地名说起。
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的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洪水为患,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gǔn)。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他就偷了天上一种“息壤”——能自生自长的土,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将鲧处死,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羌(今甘肃、青海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因为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禹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在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郊)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两人相互十分爱慕,便成了亲。
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禹治水到涂山国,即他家所在地,但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知道妻子已经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就这样三次也没进家门。他的妻子到工地看他,也被他送回。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这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业。
当时,淮北平原上有一条自然河,叫洨河(古代又称洨水,是淮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市李堤口西,流经虞城、夏邑、永城至王庄入安徽,续经濉溪、宿州、固镇至五河县西南入淮河,全长275.13km,流域面积8500平方公里)。洨河下游因泥沙聚多成了高岗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高岗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来到了这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高岗,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禹就把这片地势较高的地方叫“垓下”,意即河堤高岗。当地人们为了感谢禹,就在这高岗上筑了垓下城,以记念禹。后人有诗赞大禹:
三皇五帝舜后君,
九十八字遂公盨,
天命敷土随浚川,
削平山岗疏流转。
华夏编年著始篇,
划定九州天地安,
一水西下顺东去,
万古平成禹绩怀。
正因为有了垓下,也就有了垓下寿圣寺。
那么垓下寿圣寺从何而来的呢?这个传说还与“二十八宿”星宫之一的伍子胥有关。
春秋时,楚国平王昏庸无道,听信奸臣费无极谗言,强行将儿子芈建的未婚妻、秦穆公的女儿孟嬴,据为己有,将孟嬴的陪伴丫鬟马昭仪嫁与芈建为妻。为了防止芈建有二心,又外派芈建同大将伍子胥一道驻守城父。后来孟嬴生一子,取名芈珍,马昭仪生一子,取名芈胜。楚平王想立芈珍为楚王,做自己的接班人,又怕芈建造反,于是想秘密杀害芈建。不料消息被芈建知道了,芈建连忙逃亡宋国。马昭仪及芈胜全托于伍子胥照看。
伍子胥的父亲单鞭扶楚将老伍奢,实在看不下去楚平王的所作所为,上殿劝阻楚平王。楚平王不听,伍奢大怒,殿前大骂楚平王:父纳子妻,昏庸无道。惹怒了楚平王,在费无极的蛊惑怂恿下,把老伍奢下了油锅。接着缉拿伍奢的三个儿子:伍尚、伍元、伍通。伍元,字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后,随即带着马昭仪、芈胜及哥哥伍尚、弟弟伍通、儿子伍新,杀出重围,奔宋国投奔小王芈建。半路上遇到了楚平王派来的追兵,伍子胥的师父,百步穿杨养由基。养由基很同情伍子胥,便说:“我的家小都被楚平王拘禁,若空手而归,怕难保一家老小性命。你们兄弟三人,伍元的资质最高,日后定能为伍家雪恨。伍尚、伍通,你们兄弟俩过来一个,跟我去见楚平王,用一人性命换我一家老小,谁愿意?”养由基话刚落音,伍尚拍马过来说:“我是哥,武艺也最差,理应由我去,把报仇的事交给我的两个弟弟。”伍子胥、伍通刚要争执,养由基说:“我看伍尚说得对,你们不要争了,报仇事大。徒儿,你撒马过来,师父有话要讲。”说罢,拍马便走。伍子胥撒马紧跟。二人走进了一片小树林,养由基回马对伍子胥说:“徒儿,看准了,师父最后教你几招,可要用心记,以后报仇说不定能用得着。”养由基把枪头一甩,一个锦鸡乱点头,直奔伍子胥刺来。伍子胥忙拨马闪开,然后举枪相迎。二人在小树林里,大战了五十多个回合。养由基用枪架住伍子胥的枪说:“徒儿,记住了,这一套枪法叫做‘五虎断魂枪’,在紧急关头,或可救你性命。就此别过!”伍子胥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地说:“师父,徒儿记住啦!”养由基听罢拨马跑回本阵。伍子胥对着师父在马上连躹三躬,然后拨马追上马昭仪他们,迅速向宋国进发。
到了宋国,芈建已离开了郑国,到宋国去了。伍子胥便留下弟弟及儿子,嘱咐一番后,自己单马独枪,带着芈胜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正行走时,不料,被楚平王派来的大将武成黑包围。伍子胥把芈胜绑在背后,匹马单枪突围。伍子胥枪法精湛,武艺高强,一杆枪如苍龙入海,蟒蛇出洞,一般将士哪能抵得住?眼看就要杀出重围,大将武成黑却挡住了去路。伍子胥出于无奈,只得抖擞精神,以备死战。哪知武成黑却说:“伍元快走!后边大队人马将到矣!”说罢,闪开一条道,伍子胥催马而过。一路东南行,伍子胥来到了古洨水岸边的垓下。
此时,左司马沈尹的兵马又紧追上来了,把伍子胥团团围住。伍子胥身背芈胜,虽然武艺高强,能狼且不敌众犬,何况带着个人呢。这一战,直杀得血流成河,日薄西山。伍子胥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眼见得枪法乱了。就在这时,突然天空电闪雷鸣,竟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追兵双眼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隐隐约约中似有人声道:“我是大禹,伍子胥是天上二十八个星宿之一,他有使命在身要前住东吴,任何人不得伤害他,尔等速速离去。否则,要你们的性命!”追兵闻言,早吓得浑身发抖,很快,兵退十里。
伍子胥也听得清清楚楚,他知道了自己是天帝身边二十八个星宿之一,肩负着使命,而此地又是禹帝命名的垓下之境,看来,我要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才能完成我的事业。今天躲过这场刧难,全仗禹王庇佑,他日功成,定要在这里建所庙宇,供奉禹王。
随后,伍子胥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此时,玉帝又派了两名天官,一位化名东皋公,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另一位化装成东皋公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禹帝又派了一位天官化装成江上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只要你不要忘了你在垓下许过的大愿就行了!”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liáo),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hé lǘ)。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
伍子胥功成名就后,果然在他许愿处(今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垓下村)建了一座非常状观的禹王庙,并派了专人守护。
从此,垓下禹王庙诞生了,传奇也在延续着。
这真是:
垓下禹王庙,自古有神灵。
钟磬宣佛理,梵经佑苍生。
圣贤愿福报,百姓求太平。
看客云事非,作者难聪明。
北京文人雅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网 址:www.bjwenren.com
联 系 人:温编辑
电 话:010-8082 4600
手 机:138 1082 1231
Q Q:1528969349
投稿邮箱:bjwenrenyashi@163.com
书 号:9787512651623
作 者:李昊 著
出 版 社:团结出版社
C i p分类:I25
C i p核准号:2017102197
主 题 词:纪实文学-中国-当代
出版时间:2017.6
开 本:16
版 次:一版一次
装 帧:平装
印 张:17.75
页 数:284
字 数:262千字
定 价:58.00元
作者简介:
郭涛,教授、硕士生导师,文法学院院长,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语言教学,曾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教材专著近十部,主持和参与重大科研项目近十项。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黑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享受黑龙江人民政府特殊津贴。
聂中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出版专著5部,主编教材20多部。主持北京市教委社科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主编的教材获中国大学出版社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研发的日语水平测试软件被多所高校采用。中国商务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内容提要:
李昊,大学导师,团委书记,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凤凰周刊特约记者,已出版发行《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一本通》等。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一部历史纪实类作品。主题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据专家考证,垓下古战场俗称霸王城,当年的垓下古战场就位于今天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一带,现今的垓下村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垓下霸王古城。霸王城位于濠城镇北侧,紧临沱河,是垓下遗址的核心保护区。本书运用章回体方式讲述了此文化要地的各种历史典故、历史渊源。
目 录:
第一回两千年前垓下城伍子胥建禹王庙 001
第二回鲁班携徒赵巧儿初建垓下禹王庙 006
第三回孔子收徒闵子骞取道南行拜禹王 011
第四回始皇南巡走垓下禹王庙里说生死 014
第五回陈胜吴广大泽乡禹王庙里议起义 018
第六回项羽虞姬初相逢禹王庙里结姻缘 022
第七回彭城之战汉落败刘邦避难禹王庙 030
第八回汉朝垓下田千秋因拜禹王封丞相 040
第九回陈咸读书禹王庙功名奉献汉王家 044
第十回禹王庙里抄诗经赵孝争死留青史 047
第十一回垓下豪门有陈宠禹王庙里出才俊 051
第十二回陈氏一门五代官禹王庙里记忠贤 055
第十三回许慎任职洨县令禹王庙里著巨作 059
第十四回稽康刘伶入禹庙竹林七贤留芳名 063
第十五回居士周生心慈悲枕山带河木牌坊 068
第十六回晋朝刘弘驻垓下除去水患修寺庙 072
第十七回达摩渡江传佛法禹王庙里迎初祖 074
第十八回隋帝杨广下扬州寿圣寺前种柘龙 078
第十九回寿圣寺僧开沟渠隋炀帝与看花沟 081
第二十回五言诗祖名王绩寿圣寺内作酒赋 084
第二十一回果老误吃千年参寿圣寺里升上天 088
第二十二回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钟情寿圣寺 093
第二十三回历史名人皮日休晚年终老寿圣寺 101
第二十四回信佛清官得佑护寿圣寺里成高僧 105
第二十五回佘老太君杨继业寿圣寺里结良缘 108
第二十六回寿圣寺里求得子大雁小雁落垓下 111
第二十七回绝代才子苏东坡结缘垓下寿圣寺 115
第二十八回梁红玉拜寿圣寺打鼓山上退金兵 120
第二十九回贤慈皇后马娘娘寿圣寺里祈吉祥 124
第三十回刘伯温拜寿圣寺斩断灵鹫龙山脉 128
第三十一回燕王扫北驻垓下寿圣寺里定乾坤 131
第三十二回风流才子唐伯虎寿圣寺里悟人生 136
第三十三回居士王东爱佛法寿圣寺里成神仙 141
第三十四回起义军士李连元避难垓下寿圣寺 147
第三十五回智仁二建寿圣寺功徳圆满留青史 151
第三十六回黄淮名胜寿圣寺二次绽放佛教花 155
第三十七回天降钟馗垓下境智仁寻石走灵璧 159
第三十八回智仁恒心寻钟馗感受灵璧风土情 164
第三十九回智仁寻石白马山钟馗终归寿圣寺 170
第四十回智仁寻药济世人皇藏峪内得奇珍 174
第四十一回一代高僧虹化去功德圆满示后人 181
第四十二回乾隆驻足寿圣寺法学住持受皇封 185
第四十三回林方标投寿圣寺武僧培养成探花 191
第四十四回唐河居士常拜佛寿圣寺建九孔桥 195
第四十五回莱园居士郭老大蒙天网收黄鼠狼 200
第四十六回宿州知州建书院法学化缘助赵霖 204
第四十七回白龙探母淹灵璧寿圣寺内归正果 209
第四十八回白莲教众袭垓下法学护宝命归西 213
第四十九回垓下地震连天雨寿圣寺僧开粥棚 218
第五十回公子小姐遭妖缠无空法师捉狐狸 222
第五十一回李鸿章拜寿圣寺消灭东捻起义军 226
第五十二回叛徒谋害陈玉成寿圣寺筑英骨堆 231
第五十三回北洋将领雷震春功成不忘寿圣寺 235
第五十四回赛珍珠入寿圣寺创作大地三部曲 239
第五十五回一空化名张英剑珠城蚌埠留美名 244
第五十六回鬼 子 占 垓 下贼心要抢镇寺宝 249
第五十七回一空为护众百姓与敌同归万古青 256
第五十八回鬼子火烧寿圣寺中国军人打日寇 262
第五十九回寿圣寺庙育英雄历史铭记丁树森 266
后记 271
文 摘:
第一回 两千年前垓下城伍子胥建禹王庙
馨河先生词曰:“寿圣古寺三千岁,官府存疑。百姓存疑。趣事奇闻都是谜。书中散轶闲人写,成也心怡。败也心怡。莫向书中寻课题。”
——调寄采桑子
写垓下寿圣寺传奇,一定要从“垓下”的古地名说起。
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的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洪水为患,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gǔn)。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他就偷了天上一种“息壤”——能自生自长的土,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将鲧处死,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羌(今甘肃、青海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因为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禹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在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郊)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两人相互十分爱慕,便成了亲。
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禹治水到涂山国,即他家所在地,但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知道妻子已经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就这样三次也没进家门。他的妻子到工地看他,也被他送回。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这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业。
当时,淮北平原上有一条自然河,叫洨河(古代又称洨水,是淮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市李堤口西,流经虞城、夏邑、永城至王庄入安徽,续经濉溪、宿州、固镇至五河县西南入淮河,全长275.13km,流域面积8500平方公里)。洨河下游因泥沙聚多成了高岗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高岗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来到了这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高岗,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禹就把这片地势较高的地方叫“垓下”,意即河堤高岗。当地人们为了感谢禹,就在这高岗上筑了垓下城,以记念禹。后人有诗赞大禹:
三皇五帝舜后君,
九十八字遂公盨,
天命敷土随浚川,
削平山岗疏流转。
华夏编年著始篇,
划定九州天地安,
一水西下顺东去,
万古平成禹绩怀。
正因为有了垓下,也就有了垓下寿圣寺。
那么垓下寿圣寺从何而来的呢?这个传说还与“二十八宿”星宫之一的伍子胥有关。
春秋时,楚国平王昏庸无道,听信奸臣费无极谗言,强行将儿子芈建的未婚妻、秦穆公的女儿孟嬴,据为己有,将孟嬴的陪伴丫鬟马昭仪嫁与芈建为妻。为了防止芈建有二心,又外派芈建同大将伍子胥一道驻守城父。后来孟嬴生一子,取名芈珍,马昭仪生一子,取名芈胜。楚平王想立芈珍为楚王,做自己的接班人,又怕芈建造反,于是想秘密杀害芈建。不料消息被芈建知道了,芈建连忙逃亡宋国。马昭仪及芈胜全托于伍子胥照看。
伍子胥的父亲单鞭扶楚将老伍奢,实在看不下去楚平王的所作所为,上殿劝阻楚平王。楚平王不听,伍奢大怒,殿前大骂楚平王:父纳子妻,昏庸无道。惹怒了楚平王,在费无极的蛊惑怂恿下,把老伍奢下了油锅。接着缉拿伍奢的三个儿子:伍尚、伍元、伍通。伍元,字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后,随即带着马昭仪、芈胜及哥哥伍尚、弟弟伍通、儿子伍新,杀出重围,奔宋国投奔小王芈建。半路上遇到了楚平王派来的追兵,伍子胥的师父,百步穿杨养由基。养由基很同情伍子胥,便说:“我的家小都被楚平王拘禁,若空手而归,怕难保一家老小性命。你们兄弟三人,伍元的资质最高,日后定能为伍家雪恨。伍尚、伍通,你们兄弟俩过来一个,跟我去见楚平王,用一人性命换我一家老小,谁愿意?”养由基话刚落音,伍尚拍马过来说:“我是哥,武艺也最差,理应由我去,把报仇的事交给我的两个弟弟。”伍子胥、伍通刚要争执,养由基说:“我看伍尚说得对,你们不要争了,报仇事大。徒儿,你撒马过来,师父有话要讲。”说罢,拍马便走。伍子胥撒马紧跟。二人走进了一片小树林,养由基回马对伍子胥说:“徒儿,看准了,师父最后教你几招,可要用心记,以后报仇说不定能用得着。”养由基把枪头一甩,一个锦鸡乱点头,直奔伍子胥刺来。伍子胥忙拨马闪开,然后举枪相迎。二人在小树林里,大战了五十多个回合。养由基用枪架住伍子胥的枪说:“徒儿,记住了,这一套枪法叫做‘五虎断魂枪’,在紧急关头,或可救你性命。就此别过!”伍子胥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地说:“师父,徒儿记住啦!”养由基听罢拨马跑回本阵。伍子胥对着师父在马上连躹三躬,然后拨马追上马昭仪他们,迅速向宋国进发。
到了宋国,芈建已离开了郑国,到宋国去了。伍子胥便留下弟弟及儿子,嘱咐一番后,自己单马独枪,带着芈胜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正行走时,不料,被楚平王派来的大将武成黑包围。伍子胥把芈胜绑在背后,匹马单枪突围。伍子胥枪法精湛,武艺高强,一杆枪如苍龙入海,蟒蛇出洞,一般将士哪能抵得住?眼看就要杀出重围,大将武成黑却挡住了去路。伍子胥出于无奈,只得抖擞精神,以备死战。哪知武成黑却说:“伍元快走!后边大队人马将到矣!”说罢,闪开一条道,伍子胥催马而过。一路东南行,伍子胥来到了古洨水岸边的垓下。
此时,左司马沈尹的兵马又紧追上来了,把伍子胥团团围住。伍子胥身背芈胜,虽然武艺高强,能狼且不敌众犬,何况带着个人呢。这一战,直杀得血流成河,日薄西山。伍子胥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眼见得枪法乱了。就在这时,突然天空电闪雷鸣,竟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追兵双眼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隐隐约约中似有人声道:“我是大禹,伍子胥是天上二十八个星宿之一,他有使命在身要前住东吴,任何人不得伤害他,尔等速速离去。否则,要你们的性命!”追兵闻言,早吓得浑身发抖,很快,兵退十里。
伍子胥也听得清清楚楚,他知道了自己是天帝身边二十八个星宿之一,肩负着使命,而此地又是禹帝命名的垓下之境,看来,我要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才能完成我的事业。今天躲过这场刧难,全仗禹王庇佑,他日功成,定要在这里建所庙宇,供奉禹王。
随后,伍子胥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此时,玉帝又派了两名天官,一位化名东皋公,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另一位化装成东皋公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禹帝又派了一位天官化装成江上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只要你不要忘了你在垓下许过的大愿就行了!”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liáo),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hé lǘ)。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
伍子胥功成名就后,果然在他许愿处(今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垓下村)建了一座非常状观的禹王庙,并派了专人守护。
从此,垓下禹王庙诞生了,传奇也在延续着。
这真是:
垓下禹王庙,自古有神灵。
钟磬宣佛理,梵经佑苍生。
圣贤愿福报,百姓求太平。
看客云事非,作者难聪明。
北京文人雅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网 址:www.bjwenren.com
联 系 人:温编辑
电 话:010-8082 4600
手 机:138 1082 1231
Q Q:1528969349
投稿邮箱:bjwenrenyashi@163.com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