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maybe)
文:豆豆 2017年8月30日
老惯例,先解释下题目:我一定没有长大!不然我不会看见小猪佩琦玩偶就果断买下!看见与恐龙有关的就止步不行。
只能说可能最近看了些书亦或是去了些地方就像古人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有豆斯特洛夫斯基说的,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不扯闲篇儿了,这近一个月绕着地球转三转,说说我最近的想法吧。。。
-每天可能出现的不开心,大约有60%都是因为没吃好或没睡好,剩下的40%大多是因为自己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哈哈哈哈!!!呸!
-钱一定要花了!才是自己的!可。。。这让我怎么花。。。I am is Chinese !(真他妈晕 回来忘换RMB了!)

-想要改变之前必须先要学会的是接受。接受残酷,接受阴暗,接受然并卵,接受所有与期待相左的不美好。否则,一切对世界硬着脖子作出的苦大仇深和负隅顽抗的姿态都只是虚张声势。
-有时候并不存在那么多的逼不得已和情势所迫,说到底,都是自己的选择。
-大多数人际交往甚至亲密关系中,你所要求保有的“个性”,其实可能只是“任性”。
-“重启试试”“不行就分”其实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定见而形成的懒惰:贪图简单粗暴而懒于调试和经营,这样无论换多少个对象自己都不会有成长。最终而演变成的对任何事的不耐烦,其实都只是因为厌倦自己。
-想要预防被傻x同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常常提醒自己:逢人藏不住事儿,遇事儿沉不住气,生气时兜不住火——并称蠢人三大核心特征。
-比颜值更重要的是性格,比性格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与他人相处时的愉悦程度的能力。比交不到朋友更无趣的是,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很有趣。
-为什么自怨自哀的“受害者情绪”要不得?
“你时常挂在嘴上的人生就是你自己的人生”
——这个邪真是由不得人不信!
-爱自己或重视自己,不是表现在朋友圈的状态中,也不是在扣扣空间的状态里,放心里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每个人呢都被很多人爱着。没有谁得到的爱就应当比谁少,也没有人必须被爱得天经地义。
对于那些说“知道这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朋友,我只能说:
为什么你吃了那么多大米,依然过不好一生?
为什么你每天点那么多赞,依然过不好一生?
为什么你看那么多干货贴,依然过不好一生?
为什么你追随过好多大牛,依然过不好一生?
。。。。。。
这样看来,这一生注定是要过不好了。
来不来就一生一生的,
你的一辈子才过了几分之几?
你怎么就知道这一生都过不好了?
学了句毫无逻辑的电影台词儿您就把下半辈子都给预计完了?
您的前半辈子就从没好过?
讲真!
少惯着点儿自己的矫情,
多专注于自己眼前的 当下的事情,
谁都能过好这一生。
——豆斯特洛夫斯基
(我一般胡说八道的时候都用这个笔名)
我开心就好,管你怎么说!损sai!
以上文章纯属胡扯,其实我内心的真正想法是,我们才二十岁,看看坟墓里的人,你敢再跟我说一句没机会了?我他妈一枪崩死你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