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坨山|我还会再来的~
海坨山
海坨山位于延庆县张山营镇北部与河北省赤城县交界处,距延庆约18公里,属军都山。主峰海拔2242米,为北京市第二高峰。又名“大翮山”。相传大翮山及其南侧小融山,是秦代隶书发明人王次仲变鸟飞走时,掉下的两根羽毛变成的。海坨山高峰有三个:大海坨、小海坨、三海坨。大海坨山顶是一个长近10公里,宽500米,最窄处不过百米的草甸平缓山顶。

出行准备
大概两三个星期吧
一边买露营需要准备的东西
一边犹豫要不要去的时候
网购装备陆续到货!
全网搜索帖子看谁家更有眼缘啦!
最后在贴心的子翼那报的名!
思维导图是我这头新驴此行回来做的。

出游前一天:
突然重感冒 低烧 扁脑体发炎
鼻子不通气 外加通宵备受折磨。
不过一点也没打消我要去海陀山的露营积极性!
子翼也贴心的跟领队打了招呼照顾我这个病号。
出行日:基本整宿没睡的我顺着记忆找到芬必得,时刻提醒自己药不能停~拉着大包小裹的行李到了指定位置集合,有早到的伙伴儿贴心的在群里告知后到的伙伴儿大巴车的位置。我印象中的周末应该是睡到自然醒的,真没想到这么多人准备出去玩。在车下咬着地铁口买的蛋都没熟的手抓饼想尽快填饱肚子好把芬必得吃了!看着成双成对三五成群搭伴前来的队友我一个人显着有那么一丢丢突兀。领队举着拼团的队旗操着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每一位给他打电话的伙伴大巴车位置。后来派我去明显的位置举队旗让大伙尽快找到组织。就这样我暂时 担当了一会儿领队的小蜜蜂。

陆陆续续人到齐了,点名,吩咐注意事项,等等一系列出行嘱咐。
漠然(领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太乱了,别别别,这样太乱了。【挺有意思的】
当我坐到我的座位上是年龄相仿的前座女孩微微跟聪聪先跟我打的招呼
让我觉着自己不那么突兀~后来小玲姐问我这边上是不是没有人。
就这样我先结识了三位小伙伴儿,欢声笑语的正式开始此次行程。

经历四个小时车程我们到达目的地。
(刚到时候是这样的)

正式登山:当地村民经营着农家院、停车场、进山门口、小面司机、背夫、路边摊等一系列人员,这就是所谓靠山吃山吧,他们大多数都是健硕的老伯,靠体力挣一些外快。
从下车位置拉装备上山价位(100-200之间)如果半路自己背不动了也会有当地健硕老伯在半山腰等着接活(价位并不会因为你自己背了一段路程而便宜)!
【乍听价格挺贵,不过当真正爬起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爬起来都很费力的山路就不会觉着贵了】我身为一名胖子被老伯看中成为重点咨询对象。我呢,为了体验登山的仪式感一定坚持自己重装登山。就这样我背着两只手提起来都费劲的装备踏上了征程。一路被同行小伙伴落在后面,被后面的队友陆续超越,内心始终告诉自己坚持下去即使很慢也要靠自己的努力重装登顶。但作为一个胖女生的我背着笨重的行囊外加自己本身负重的体重,路只有一人宽,并不算好走,有3-4个小时的路程,并且一路都是上坡。一直在告诉自己,决不能半途而废!登山杖作用被发挥到极致。手脚并用的往上爬,真明白子翼为什么让带双手套了,爬不动的时候可以抓树借力。
走走停停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所有的陌生人好像都不那么陌生了,说过话再相遇就算老熟人啦~(可能我有点自然熟)还碰见一个自发组织的上山捡垃圾环保组织,跟领队聊得很投缘,还发给我红布条,上面有他们的联系方式!就这样一路跟陌生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也不会感到爬山无聊!
再一次看见山下扛包老伯的时候,是我即将到达山顶!
那老伯惊讶的看着我说,你还真自己背上来了呀!
那时候我竖起大拇指骄傲的说我说我能吧!
(此处一副傲娇脸)也知道自己终于快到到山顶了~

(到山顶我就这造型了)
登顶:当自己真的登顶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不知道怎么表达了。问题来了,山顶是没有信号的,要找到组织少走路要靠一些运气。都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很快找到了领队!

先到的小玲姐已经帮我找到最理想帐篷搭建位置。

山顶非常冷,海拔2000多米属于高山草甸地貌!

搭好帐篷,发现一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石头桌子。

不得不说最开始总觉着领队(漠然)这个大男孩不靠谱,

但看到他把火锅烧烤用具食材一应俱全的给我们背上山的时候心里是认可他了的。
徒手撕鸡

展现刀工

大伙儿操练着各自看家手艺
而我不断指导后上来的伙伴儿如何搭帐篷~
饭好了小小的锅周边围满了人
也上演了一出 立马没 的戏码
偶然抬头看到了日落
我的大嗓门子一吼几乎整个山头的人都放下手中工作凹造型

太阳公公就在我们欢声笑语中下山了,山顶的夜空被一顶顶帐篷里的灯光照亮。

夜晚的山头真不是一般冷啊。

烧烤过后剩的煤炭拾些柴火
还有漠然带上来的投影仪音响卡拉OK唱起来~

氛围达到一个小高潮。
我默默的躲在帐篷里听歌 顺便温暖一下自己。
听着副领队喊谁去看星星,我扑通从帐篷里串出来,裹着睡袋出发。
哇~哇~哇~
我们木乃伊小分队出发!


冻得哆哆瑟瑟的回到了帐篷,感觉身体被掏空。
听到篝火那边有人烧热水探出脑袋申请了一杯。
烧好了热水有位帅哥还贴心送到帐篷里
让我感受温暖~
远离都市喧嚣,静静在帐篷里,
想着白天发生的种种。
第一次见面的队友们互相帮忙选好一点的位置扎帐篷,分享食物和水,饿了找谁都可以要到食物,无论你需要什么如果有一定会借给你,这些生活中并没有交集的人都在本能的互相关爱,驴友们的信任和互助的精神,是城市中感受不到的,但当每个住在城市的人变成驴友离开了浮躁的环境,各方面物资匮乏的时候才能发现每个人都实现着人性本善的真谛。
就这样睡着了,睡睡醒醒,听着不知哪里传过来呼噜声竟然特有安全感。
第二日:早上醒来并没有看到期盼中的日出。

谁知老天不作美
先是稀稀拉拉下起小雨不一会大风袭来(听说是6级风)
遗憾可惜的是没看到日出
没有看到软绵绵的云海
能见度不足50米
我起得早先把我那弱不禁风的帐篷收了
(去露营一点要带双层帐篷)
收好帐篷的时候即便穿着雨衣下半身还是被打湿
(雨衣雨裤也要备着)
然后跑到带着专业户外帐篷里面避风取暖
漠然(领队)八点多的时候告诉我们拔营启程

走骡子上山那条路(好尴尬)比上山的路平缓很多。
一条特别泥泞且45°的斜坡路。
真是验证了一句话上山容易下山难。
全程基本是冲刺下来的。
(这时候一双登山鞋很重要)

平安到山下的时候腿都软了。
返程
2017·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