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界吸取知识收获的快感以及一些其他想说的
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源于我第一次付费听了插坐学院的课程,好像找到了和自己很搭调的感觉,一发不可收拾。第一次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多么愉悦人心的事情。
学习的外延性
曾经有这么个理论,你所拥有的知识就如同一个圆,圆越大,你就越饥渴,反而发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越来越多,因此再一次触发学习的欲望。
因为这个,我发现在这个一次又一次的迭代学习中,人真的能获取到快感,或许是对知识的渴求,或许是自身人格塑造的欲望。
刚刚在知乎“你是不是斜杠(slash)青年?”一问中有幸看到成甲老师的回答,感触颇深,共鸣颇深。其中最爱一句话:“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看到这句话的我,不夸张的说,热血沸腾。一直以来,我总陷于一个疑问当中,为什么自己学一门,就讨厌一门,总感觉自己不务正业,整天捣鼓些课业之外的东西,相反,那些本应该是自己主业的东西,永远也提不起兴趣。我一度以为这是自己一个毛病,羡慕我男友,终日专于自己的专业,一刻不停,心无旁骛。说是羡慕,自己倒也保留一丝怀疑,因为他并不喜欢他的工作,他只是不讨厌。
但是现在,这一切似乎都明了了。就算我终日捣鼓“无用”的东西,那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中获取到知识,这是其一;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完善自己,了解自己,有益于自己人格、三观的塑造,这是其二;这些东西,可能当下没有用,但是会对将来工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至少可以确保自己方向正确,这是其三。
当然,人终究是逃不过七宗罪的,其中懒惰占据榜首。
学习终究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纵然可以从中获取快感,但也逃不过三天打鱼,两天筛网的命运。
同样是刚刚看到的一个观点——“N阶行动者”。这个年代已经不仅仅有KOL,还有KBL了。
一件事做十天就会面临极大的放弃风险,这是一阶行动者;完成100天的持续行动然后放弃,是二阶行动者;能把一件事持续行动到1000天的时候,就是三阶持续行动者。
这个理论很有意思,值得反思。记得曾经我也试图坚持过每天在豆瓣小组里打卡,但是有一天我放弃了,弃楼了,好想过去看看我坚持了几天,有点无地自容。
自己想坚持的事情其实挺多的,每天听一首歌,每天看一点书,每天学一点英语日语,每天锻炼一会,每周看一部电影......挺想给自己立一个FLAG,却又有点害怕最后打脸。
分享以上这些感悟,留存。愿每天进步一点点。
学习的外延性
曾经有这么个理论,你所拥有的知识就如同一个圆,圆越大,你就越饥渴,反而发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越来越多,因此再一次触发学习的欲望。
因为这个,我发现在这个一次又一次的迭代学习中,人真的能获取到快感,或许是对知识的渴求,或许是自身人格塑造的欲望。
刚刚在知乎“你是不是斜杠(slash)青年?”一问中有幸看到成甲老师的回答,感触颇深,共鸣颇深。其中最爱一句话:“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看到这句话的我,不夸张的说,热血沸腾。一直以来,我总陷于一个疑问当中,为什么自己学一门,就讨厌一门,总感觉自己不务正业,整天捣鼓些课业之外的东西,相反,那些本应该是自己主业的东西,永远也提不起兴趣。我一度以为这是自己一个毛病,羡慕我男友,终日专于自己的专业,一刻不停,心无旁骛。说是羡慕,自己倒也保留一丝怀疑,因为他并不喜欢他的工作,他只是不讨厌。
但是现在,这一切似乎都明了了。就算我终日捣鼓“无用”的东西,那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中获取到知识,这是其一;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完善自己,了解自己,有益于自己人格、三观的塑造,这是其二;这些东西,可能当下没有用,但是会对将来工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至少可以确保自己方向正确,这是其三。
当然,人终究是逃不过七宗罪的,其中懒惰占据榜首。
学习终究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纵然可以从中获取快感,但也逃不过三天打鱼,两天筛网的命运。
同样是刚刚看到的一个观点——“N阶行动者”。这个年代已经不仅仅有KOL,还有KBL了。
一件事做十天就会面临极大的放弃风险,这是一阶行动者;完成100天的持续行动然后放弃,是二阶行动者;能把一件事持续行动到1000天的时候,就是三阶持续行动者。
这个理论很有意思,值得反思。记得曾经我也试图坚持过每天在豆瓣小组里打卡,但是有一天我放弃了,弃楼了,好想过去看看我坚持了几天,有点无地自容。
自己想坚持的事情其实挺多的,每天听一首歌,每天看一点书,每天学一点英语日语,每天锻炼一会,每周看一部电影......挺想给自己立一个FLAG,却又有点害怕最后打脸。
分享以上这些感悟,留存。愿每天进步一点点。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