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练习】8月第5周 | 消息写作练习(含答案)
【新闻消息】根据材料撰写一篇消息。(文末附答案,请勿先看答案后写)
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学生,可能都听过这样语重心长的教导:高考不是最完美的制度,但是是中国当下最公平的制度。在每年的高考季,只要看到质疑高考的声音,许多人都会挺身而出为高考辩护,理由也都大同小异,“高考有缺陷,但至少是底层子女往上走最公平的途径”、“如果没有高考,寒门子弟只能待在社会最底层”。
眼下各省高校高考录取正在进行,许多善良的人以为公平选拔的高考可以促进阶级流动,农村学生可以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许多人也会由衷地为社会新闻里穷苦人家孩子的成功感到高兴。但遗憾的是,这些人还是乐观过头了。人们并不知道,如果高考是寒门子弟的唯一出路,那么绝大多数寒门子弟根本就没有出路。
大部分贫困农村地区学生并没有机会参加高考,因为他们连高中都没上。
中国教育部每年都会统计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这些统计数据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05-2010年,15-17岁学生的高中入学率从52.7%上升到了82.5%。但是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许霓妮(Niny Khor)与多位中外学者指出,中国教育部夸大了高中入学率。他们研究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数据发现,2005-2010年,15-17岁学生的高中入学率只从48.6%上升到了52.9%。
教育部虚高的高中入学率,可能来自于虚高的职业高中入学率。许霓妮等学者称,2005年起,教育部就被要求将职业高中入学率从20%提高到2020年的50%。教育部为了完成中央的目标,不惜花大钱给职业高中学生补贴学费,这笔钱经手者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为了拿到更多的经费,故意上报了虚高的职业高中入学率。
高考被认为是贫寒学子的“鲤鱼跃龙门”,但大部分贫寒学子连门的影子都没见着。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历时7年、覆盖4个省份近2.5万名学生的8次大规模调查结果,也许会让许多久居城市的人感到震惊。研究者们发现,2007-2013年,每100个进入初中的贫困农村学生,有69人能够从初中毕业。仅有46人能进入高中,高三毕业时,只剩下37人,其中普通高中23人,职业高中14人。相比之下,约有90%的大城市学生能进入高中就读(普通+职业高中)。
考虑到2010年15-17岁的年轻人中有72%来自农村(包括镇区),28%来自城市,上述调查结果计算出的总入学率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吻合,这也证明教育部的数据有多不可靠。
农村学生在中学阶段辍学率高,部分是因为他们上学的直接成本(学费)和机会成本(外出打工)高。
究竟是什么让大部分贫困、农村地区学生没有接受完整的高中教育?一种流行的看法是:教育改变命运,很多农村学生家长砸锅卖铁也会让孩子读完高中,那些辍学的农村学生都是自己不愿努力学习的“学渣”。但美国斯坦福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领衔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ural Education Action Program, REAP)告诉我们,上述论断是根深蒂固的误解。整个中学阶段辍学率居高不下其实牵扯到多个因素。
相当一部分贫困农村学生出于成本-收益的理性分析而辍学。中国的劳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流动,劳动者很容易来到经济发达地区寻找工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外出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为2864元,其中东部地区为3213元。虽然这份收入依然差了城市居民一大截,但这也使得农村学生上学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了。男孩、年龄稍长者辍学率更高,因为他们容易找到工资更高的工作。

【消息答案】 中外联合调查证明教育部夸大高中入学率
本报x月x日讯(记者XX)一份由中外学者联合参与的研究成果显示,教育部夸大我国高中入学率。更有研究数据显示,城市高中入学率远高于农村。
本次研究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进行,历时7年、覆盖4个省份近2.5万名学生并进行了8次大规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07-2013年,每100个进入初中的贫困农村学生,有69人能够从初中毕业。仅有46人能进入高中,高三毕业时,只剩下37人,其中普通高中23人,职业高中14人。而中国教育部统计的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数据是2005-2010年,15-17岁学生的高中入学率从52.7%上升到了82.5%。许霓妮等学者称,教育部虚高的高中入学率,可能来自于虚高的职业高中入学率。
本次调研数据还表明:农村学生在中学阶段辍学率高,部分是因为他们上学的直接成本(学费)和机会成本(外出打工)高。
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水平?
存在哪些问题?怎么改?
扫码关注学长微信,免费获得一对一电话评讲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