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很久以来,对于死亡,我一直是处于好奇状态,也曾在生活中,在书本和影视作品里见识到各种各样的死亡方式。死是解脱还是无奈,是逃避现实还是获得重生,结论不得而知。毫无疑问,我敬畏死亡,这充满了人力所无法逆转的作用的方式会终结每个人甚至每个生物。然而,我又十分好奇,希望哪怕做梦,能够死而复生,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将死亡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记录下来。我也曾想去那种死亡体验馆,但生怕去了之后从此再无生趣,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人类对死亡的想象里,有的人死后升入天堂,有的人死后沉入地狱,这样的一种信仰式的结局预判激励着人在社会中尽量以自己无愧于良心的方式生活,求得一个心安,争得一个死后的前程。但也有不信这种说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活于人世,坚持的信条是,活着都不能自在,死后谁知道如何?谁也无法给这两种说法做个高低判断,因为没有谁曾经切身体会过这两种方式。
年轻的时候,我一直坚信,生就要如夏花之灿烂,如骄阳之热烈,如若不然,不如死去。在读到书里说,在战场上落下残疾的儿子给父母打电话说,可否带一位身体不方便的战友回家时,父母含糊其辞,最终儿子走向死亡。我完全能够理解儿子的感受,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支持安乐死。这种时候的我如烈性的酒,如果不称意,宁肯毁灭。当然,这种焦虑暴戾的情绪后来被很好的缓解下来,也全靠父母师长。
后来,当我见到听到越来越多的事件,比如主人公在拼命与病魔及各种恶势力作斗争,就为了活下去;亲朋用尽各种医术,散尽全部钱财,也要救在意的人一命。死的确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当有了社会属性,各种身份所要承担的责任随之而来,不能说被责任所累,至少要活出人样,这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信条。所以,自己不开心的时候见到有人开心就产生了嫉妒,自己得意的时候见到有人凄凉就产生了同情,在或嫉妒或同情的情绪里,人不断强化着自己的社会阶层。(也不是说这两种情绪不好,这在我这里完全是中性的,为了简单说明情况采用熟悉的词)
今天,我知道一位很小的小孩子昨晚去世了,他曾在我身边嬉笑调皮,也曾病痛缠身不能忍受。所幸的是,他的父母亲人没有抛弃他,虽然跟普通的小孩子不一样,他也有自己的一番乐趣。以病痛为基准,短暂的欢愉是多么珍贵啊。不久前,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爷子去世了,他的爱人也身体不便,两个人搀扶着走下半生,然而他先走了,或许解脱了,或许会留恋会不甘?我不想承认不敢正视的,我所在意的人,年岁也在增长,也在向着那注定要有的结局不断的走,难以想象,当那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我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单是悲痛怕是表现不出来那种情绪的,应该是一个全新的词汇,我害怕那一天。
少有的负面情绪的日记,接下来还是说点正面的。正如很多东西都不能尝试一样,再好奇都不能沾染,死亡也不应该成为躲避生活压力的方式,即使这是终有的结局,也不应把美好的或者说将来会美好的或者说将来会更美好的生活葬送掉。因为,你不走到最后,你怎么知道有没有反转呢?诚心为那位小朋友送行,希望天国没有病痛,希望是一种解脱。over
在人类对死亡的想象里,有的人死后升入天堂,有的人死后沉入地狱,这样的一种信仰式的结局预判激励着人在社会中尽量以自己无愧于良心的方式生活,求得一个心安,争得一个死后的前程。但也有不信这种说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活于人世,坚持的信条是,活着都不能自在,死后谁知道如何?谁也无法给这两种说法做个高低判断,因为没有谁曾经切身体会过这两种方式。
年轻的时候,我一直坚信,生就要如夏花之灿烂,如骄阳之热烈,如若不然,不如死去。在读到书里说,在战场上落下残疾的儿子给父母打电话说,可否带一位身体不方便的战友回家时,父母含糊其辞,最终儿子走向死亡。我完全能够理解儿子的感受,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支持安乐死。这种时候的我如烈性的酒,如果不称意,宁肯毁灭。当然,这种焦虑暴戾的情绪后来被很好的缓解下来,也全靠父母师长。
后来,当我见到听到越来越多的事件,比如主人公在拼命与病魔及各种恶势力作斗争,就为了活下去;亲朋用尽各种医术,散尽全部钱财,也要救在意的人一命。死的确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当有了社会属性,各种身份所要承担的责任随之而来,不能说被责任所累,至少要活出人样,这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信条。所以,自己不开心的时候见到有人开心就产生了嫉妒,自己得意的时候见到有人凄凉就产生了同情,在或嫉妒或同情的情绪里,人不断强化着自己的社会阶层。(也不是说这两种情绪不好,这在我这里完全是中性的,为了简单说明情况采用熟悉的词)
今天,我知道一位很小的小孩子昨晚去世了,他曾在我身边嬉笑调皮,也曾病痛缠身不能忍受。所幸的是,他的父母亲人没有抛弃他,虽然跟普通的小孩子不一样,他也有自己的一番乐趣。以病痛为基准,短暂的欢愉是多么珍贵啊。不久前,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爷子去世了,他的爱人也身体不便,两个人搀扶着走下半生,然而他先走了,或许解脱了,或许会留恋会不甘?我不想承认不敢正视的,我所在意的人,年岁也在增长,也在向着那注定要有的结局不断的走,难以想象,当那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我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单是悲痛怕是表现不出来那种情绪的,应该是一个全新的词汇,我害怕那一天。
少有的负面情绪的日记,接下来还是说点正面的。正如很多东西都不能尝试一样,再好奇都不能沾染,死亡也不应该成为躲避生活压力的方式,即使这是终有的结局,也不应把美好的或者说将来会美好的或者说将来会更美好的生活葬送掉。因为,你不走到最后,你怎么知道有没有反转呢?诚心为那位小朋友送行,希望天国没有病痛,希望是一种解脱。over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