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粉:团结是不存在的,撕逼才是我圈特色
导语:近期由Bilibili主办的“2017动画角色人气大赏”(以下简称B萌)吸引了众多关注,其中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Fate/Grand Order》的玛修竟以压倒性的得票数战胜了诸多强大对手。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表示Fate系列粉丝真团结,不过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相反Fate圈可是大小撕逼不断相当不安分,今天就请一位入坑多年的粉丝【真能在月球做厨师】带大家走进Fate圈。
这次B萌中玛修过关斩将,各种碾压强敌的表现让不少人惊讶,从几天前开始便能经常看到一些“你们Fate厨真团结”之类的评论。不知道是不是嘲讽,我只想说Fate圈真的没这么团结,或者说Fate圈这个称呼本身就是因为不团结才产生的。当然了,这其中的过程和理由非常复杂,今天就让我来给那些不太了解的人讲讲月球人的那些事。
说Fate圈,首先就不能不提到整个型月圈。型月圈泛指Notes.公司旗下作品的粉丝圈,Notes.公司前身是由奈须蘑菇与武内崇建立的同人社团TYPE-MOON,社团名也是型月这个词的由来。包括了《月姬》系列,Fate系列,《魔法使之夜》,《空之境界》系列等等,可以说只要是Notes.公司以及奈须蘑菇作品,都被粉丝归在型月作品里,可以说型月圈是个非常大的粉丝圈。

型月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现如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不过大概可以追溯到1999年《月姬》系列的问世。那个时候《月姬》还是同人社团TYPE-MOON制作的同人gal游戏,粉丝交流圈也比较局限,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一直到了2003年,《真月谭月姬》动画的放送才让《月姬》这个系列一炮走红,粉丝圈也迅速扩大,成为了同人界一股巨大的势力。

也就在2003年《真月谭月姬》动画放送后,同人社团TYPE-MOON宣布解散并转型成了商业游戏公司Notes.。紧接着第二年Notes.公司的第一个商业作品《Fate/stay night》问世,正式拉开了Fate系列席卷全球的序幕。随着2006年《Fate/stay night》的第一部动画上映,Fate系列瞬间大热,成为了那段时间人气最高的ACG作品之一。型月势力也凭借着这两部作品一举成为了多年同人界的霸主。

一直到了2010年为止,虽然Fate系列不断有新作产生,但型月作品一直都有统一的世界观,而当时的几部型月作品,包括Fate系列,《月姬》系列,《空之境界》系列的粉丝们彼此相安无事,相互之间都有讨论,都会给自己定为型月粉。但从2010年开始,型月圈内部便开始不稳定,而最大的Fate圈率先与型月圈割裂了开来。

Fate系列粉丝圈从型月圈中分离的原因有许多。首先由于Fate系列一直到现在都有新的作品产生,包括游戏,小说,动画等等,由Fate系列入型月坑的人自然也是最多的。
其次又因为其他系列被忘在了一边许久,基本没什么新作,除了一些老粉和对世界观设定感兴趣的人之外,鲜有人会回头研究《月姬》等作品,先入为主的概念让大部分只看Fate的人把Fate的世界观当成了型月世界观的主体。
而2010年Notes.发售的两款新游戏,《Fate/Extra》与《魔法使之夜》则彻底改变了型月圈的粉丝分布。《Fate/Extra》中引入了平行世界的概念,将原先的统一世界观扩大,而《魔法使之夜》更是暗示了《月姬》与Fate系列并非处于同一世界线。许多极端老粉丝认为只有《月姬》的世界观才是型月基础世界观,既然二者已经处于平行世界,那Fate系列不再有理由与《月姬》产生瓜葛,也从此开始许多老粉丝们将Fate系列粉丝圈开除出了型月圈。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对Fate圈的由来是否有一个大概了解了呢?如果你以为Fate圈被强行割裂出之后就完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从Fate圈被独立开始,Fate圈本身也开始分化了。
一开始Fate圈只由《Fate/Stay night》与其Fan Disc《Fate/hollow ataraxia》和前传《Fate/Zero》三部作品的粉丝构成。因为这三部作品所采用的是同一世界观,又是最早的三部Fate系列作品,只认可这三部作品为Fate的人因此有很多,这一部分人也经常被其他人称为原教旨主义粉丝,当然也有些人会接受同一世界线下的其他外传性质作品,例如《君主·埃尔梅罗二世事件簿》等。

到了《Fate/Extra》发售开始Fate圈内部开始分化。而因为《Fate/Extra》采用了平行世界概念,该系列与上述三部关系相对独立,《Fate/Extra》系列本身故事的伪科幻风格也和上述三部作品相差较大,虽然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也赶走了不少老粉丝,因此《Fate/Extra》系列的粉丝圈也自成一派,构成了“EX粉丝圈”。

而到了2012年奈须蘑菇的另一部小说《Fate/Prototype》发售,让Fate圈再次分化。由于该作品同样是发生在平行世界,故事与上述几部Fate作品均没有太大关系,许多新粉丝并没有看过其他Fate系列作品,而太过爽文的套路和没有悬念的故事走向让不少老粉不喜,导致这一系列的粉丝圈也逐渐被分离。

2013年另一部Fate系列作品《Fate/kaleid liner魔法少女☆伊莉雅》动画化,让Fate圈中又多出一个“魔法少女圈”。本作同样是发生在平行世界,由于连载时间长,剧情丰富福利足,也有许多原创独立的设定,而吸引了不少新粉丝入坑。但整体故事风格与前几部Fate作品相差较大,该粉丝圈内有不少人仅仅是为了看魔法少女而非Fate,因此魔法少女圈也逐渐独立了出来。

最后要说的便是2015年上线的《Fate/Grand Order》了,同样的该作品引入了平行世界的概念并且发生在未来,新粉丝同样可以毫无门槛地入坑。虽然在2015年日服刚开之时由于运营问题并没有获得太多好评,玩家也只是一些Fate圈粉丝,但随着系统的完善与国服的开放,《Fate/Grand Order》最终吸引了一大批新人入坑,甚至在日本已经成为了一款人人都玩的社交游戏。但也正因如此,虽然FGO圈数量庞大,但许多跟风玩对Fate一无所知的人也混在其中,这引起了不少Fate粉丝的不满,而那些只玩《Fate/Grand Order》的人甚至已经被粉丝踢出Fate圈,形成了单独的FGO圈。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看出让Fate圈以至于型月圈如此不稳定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蘑菇在加入的平行世界设定。因为所有作品都是平行世界,方便了大量新人入坑,从结果上看Fate圈也确实因为这些作品变大了不少,但由于新人入坑作品,时间以及理由的不同Fate圈内部开始产生了分歧与矛盾。
Fate圈从分化至今,各个小圈之间的骂战撕逼不断,举几个较为简单的例子,即将上映的《魔法少女伊莉雅》剧场版,是关于平行世界卫宫士郎拯救妹妹的故事。其中强无敌,为了妹妹甘愿毁灭世界的卫宫士郎被《魔法少女伊莉雅》的粉丝大吹特吹,但这也引起了许多许多原教旨主义粉的不满,他们表示《魔法少女伊莉雅》粉不懂Fate在乱吹,卫宫士郎根本不会为了救妹妹而不顾世界安危。而《魔法少女伊莉雅》的粉丝也反怼反正就爱看这种强无敌还不做作的男主,就是看不惯原教旨主义粉拿原设定规范平行世界设定的傲慢态度。

同样是《魔法少女伊莉雅》,不少原教旨主义粉认为本作中没有男主只有的百合很难看,卖肉太过分,故事本身也略儿戏,喜欢这种片子的只有百合豚幼女控,根本不能叫Fate粉。而许多《魔法少女伊莉雅》粉则回喷这些才是他们的看点,不是魔法少女百合他们还不看呢,原教旨主义粉要求男主就是直男癌。说到底还是是平行世界的锅,两部作品既是不同世界又有了相同人物,那两部作品的粉丝自然会有比较,许多入坑《魔法少女伊莉雅》的人甚至都是一些大友和魔炮党,他们想看的仅仅就是百合和爽快的战斗,也许在这之前根本不知道Fate,导致了这两部作品的粉丝在认知上产生了差异,撕起来很正常,但有必要吗?我看是没有的,反正都是两个世界观两套设定嘛...

当然《Fate/Extra》系列和其他作品的关系也没好到哪去。许多EX系列粉丝认为EX系列是蘑菇的一次大胆创新,引入月球行星宇宙等概念也比原先FSN更贴近型月原本世界观,逼格也比之前只在地球上打架的FSN高很多。虽然不是全部,但不少EX系列粉丝是有优越感的,对FSN也是不屑的,甚至经常怼FSN的粉丝迂腐死板老旧。而许多FSN原教旨主义粉针对EX同样也是看不上,认为EX系列不够神秘,EX系列的粉丝根本不懂蘑菇的神秘学和Fate。虽然说不是所有粉丝都这么极端,但这两个圈子确实有不少人互相看不惯对方。

另一个例子,《Fate/Grand Order》是这两年火起来的游戏,由于平行世界与简单易上手的关系,FGO吸引了大量不了解Fate的萌新玩家,导致了FGO圈虽然大,但和其他圈的矛盾也最重的。比较典型的战斗力争执,例如亚瑟无论是在EX系列中还是FSN系列中设定都是相当强的,但在FGO中却不是很实用,导致许多不了解Fate的玩家产生了亚瑟很弱鸡的第一印象,甚至跟其他Fate粉叫嚣亚瑟就是弱,这让许多老Fate粉与亚瑟粉非常的不满,用了一大堆设定怼了回去,但一部分FGO玩家仍然表示那是其他Fate系列,不是FGO。这类问题还有很多,也让其他Fate粉与只玩FGO的粉丝关系相当差。

看到这大家不难发现,其实Fate圈也好型月圈也好,分裂本质还是平行世界设定模糊所造成的,Fate圈如此动荡不和的锅应该扣给蘑菇。虽然这几部作品是平行世界关系,但又彼此互通,导致了每个圈对作品对人物的看法都不同。
最后,我在这里并不想号召Fate圈的粉丝相互理解,因为这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捍卫自己喜欢的角色也是人之常情。上面写了这么多只是想证明这些纷争的根源,都是无法调和的认识不同。不论如何互喷,最后都是无法说服对方,只能白费口舌,与其如此不如把精力花在舔妹子、氪手游或看动画上,这样对自己反而更有意义,或者一起愉快地喷喷蘑菇智障也是很能增进彼此友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