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道出了一种生命态度:怎么才叫活着
《三十二》道出了一种生命态度:怎么才叫活着--凢凡Frank
刚看了一部纪录片《三十二》,感触良多赶紧记下。这部片讲了一个当年日本侵华不幸被抓去当慰安妇的老奶奶韦绍兰的故事,当年有20万中国妇女被迫成为慰安妇,拍这部纪录片时幸存者仅剩32人,这是名字的由来。
片中老奶奶自述她这一生的经历,太悲了太苦了太惨了,看完前半段我几近落泪,年轻的时候一天背着女儿在山上喂猪,不幸被鬼子抓了去,蹂躏了几个月之后,逃了出来,背着娃逃了两天才回到家,被天天在家砍柴的丈夫不明事理骂,说她在外头学坏,然后家里太穷,女儿两天之后就饿死了。
之后发现自己怀了孕,丈夫嫌弃是鬼子的种,她却坚持要生下来,如此便有了个儿子。丈夫短命早早就死了,儿子遭人唾弃,被骂是日本人,无人敢嫁,放了一辈子牛已68岁依然光棍,就这样母子二人被人嫌弃了一辈子。
她说逃之前那时候不想死,逃出来之后鬼子被打跑了,想死却没法死了。如今二人同住一屋各自生活,老奶奶每个月低保金仅三十块钱,三十块钱过一个月你能想象吗,吃什么?就吃水煮白菜,因为便宜!老奶奶还要自己到河里洗衣服,自己挑水浇菜,这时候老奶奶已经九十多岁了。多么悲惨孤苦的一生,她说没有人比她更苦,真的苦,本来平静的一生,因为一次偶然的遭遇,人生轨迹彻底改变。她完全可以憎恨老天,憎恨命运。她不否认这确实是她的命。
可是老奶奶没有呀,依然扬起笑容讲童年跟放牛的父亲学唱歌的往事,那种真切笑容让你感到老奶奶又回到了小时候和她的兄弟姐妹围着放牛的父亲在山坡学唱歌的场景。那种笑容和她所处的现实——家徒四壁、食不果腹、独收空房,是那么的不匹配,不应该。我被这种场景深深地打动。你说因为她很坚强她很乐观。没错!但不仅仅是这样,还有一种更深层的东西,那是一种即使命运悲惨,厄运连连,老来孤苦伶仃每天都要自己买菜烧水做饭洗衣浇菜,依然对生命拥有热情,对活着保持热望。她是从心底想活着,依然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老人说:“这世界这么好,现在我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会想死吗,没想的。没得吃的慢慢来”多么质朴多么真切。
在片中老人唱了一首歌:
老了唱歌真的难,
没比十八二十二,
唱歌音过九重山,
日头出来点点红,
照进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
只愁命短不愁穷。
一条江水去悠悠,
一朵莲花水面浮。
何时有意把花起,
你无心无意看花浮。
门口大田四四方,
半边罗豆半边秧。
秧儿得插花生得扯,
我常年丢弃哪一厢。
出门人笑我也笑,
回家人笑我忧愁。
人进大门呵呵笑,
我进大门眼泪流。
你讲你难我没信,
我讲我难才是真。
你难你有平屋住,
我难住在苦瓜棚。
天上落雨路又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
自流眼泪自抹干。
唱得是老人一生,也是老人一生的人生态度。
我能想到她年轻的时候惨遭厄运之后,不仅要面对自己精神上的痛苦,还要面对家人朋友嘲讽的目光,偷偷一个人流泪,抱怨命运不公的场景。心中装满了苦,忧愁没人可以诉说,只能慢慢自己解,自己消化。
老人和自己的过往和解了,生活还是很美好,即使不美好,能活着想想哪些儿时美好的回忆也是好的。片中最后老人道出了真谛:“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其实这部片最核心的就是最后老人这句话。慰安妇那段历史再去探究日本的罪恶已无意义,重要的是这样惨痛事情发生之后,带着伤痛的人民会怎样活着,这才是我们关心的,我们看到老奶奶因此承受了巨大痛苦,人生一下子像步入深渊一般,时间慢慢地磨,细细的磨,痛过埋怨过哭过老奶奶最终跟自己的过往和解,跟自己的命运和解。从过往的深渊中走出来,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这是多么难得体悟,在苦的生活中还能品出甜。你可以想象这纯真笑容的背后有一个多么坚强的灵魂,它一直向前寻找光亮,慢慢地抚平过往!
除此之外,我还有另外一些体会,看着步履蹒跚的老人,我能想象她们几十年前也是活泼可爱的少女,命运不断地捶打成了今天的模样,而今天的我,再过几十年也会像她们一样步履蹒跚。所以我以后会对他们更好一点。
看到老奶奶开心的讲童年的往事,突然对回忆有了更深的认识,生活那么的困苦孤单,依然能扬起笑容就是因为脑海中还存留哪些真真切切的回忆,方励曾在一席的演讲中说:“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脑子里带的全部是一些酸甜苦辣、各种精彩的回忆,那我觉得这人一生是最幸福的,其他都无聊。”现在理解的更深刻了一些。歌词有一句是只愁命短不愁穷,生命真的是最贵的,多大的磨难都会消解。要让当下的每一刻都真真切切的活过,储存更多值得回忆的内容,无论酸甜苦辣那都是我活过的证明。所以过好每一分钟,不再浪费生命!
![]() |
刚看了一部纪录片《三十二》,感触良多赶紧记下。这部片讲了一个当年日本侵华不幸被抓去当慰安妇的老奶奶韦绍兰的故事,当年有20万中国妇女被迫成为慰安妇,拍这部纪录片时幸存者仅剩32人,这是名字的由来。
![]() |
片中老奶奶自述她这一生的经历,太悲了太苦了太惨了,看完前半段我几近落泪,年轻的时候一天背着女儿在山上喂猪,不幸被鬼子抓了去,蹂躏了几个月之后,逃了出来,背着娃逃了两天才回到家,被天天在家砍柴的丈夫不明事理骂,说她在外头学坏,然后家里太穷,女儿两天之后就饿死了。
![]() |
之后发现自己怀了孕,丈夫嫌弃是鬼子的种,她却坚持要生下来,如此便有了个儿子。丈夫短命早早就死了,儿子遭人唾弃,被骂是日本人,无人敢嫁,放了一辈子牛已68岁依然光棍,就这样母子二人被人嫌弃了一辈子。
![]() |
![]() |
她说逃之前那时候不想死,逃出来之后鬼子被打跑了,想死却没法死了。如今二人同住一屋各自生活,老奶奶每个月低保金仅三十块钱,三十块钱过一个月你能想象吗,吃什么?就吃水煮白菜,因为便宜!老奶奶还要自己到河里洗衣服,自己挑水浇菜,这时候老奶奶已经九十多岁了。多么悲惨孤苦的一生,她说没有人比她更苦,真的苦,本来平静的一生,因为一次偶然的遭遇,人生轨迹彻底改变。她完全可以憎恨老天,憎恨命运。她不否认这确实是她的命。
![]() |
可是老奶奶没有呀,依然扬起笑容讲童年跟放牛的父亲学唱歌的往事,那种真切笑容让你感到老奶奶又回到了小时候和她的兄弟姐妹围着放牛的父亲在山坡学唱歌的场景。那种笑容和她所处的现实——家徒四壁、食不果腹、独收空房,是那么的不匹配,不应该。我被这种场景深深地打动。你说因为她很坚强她很乐观。没错!但不仅仅是这样,还有一种更深层的东西,那是一种即使命运悲惨,厄运连连,老来孤苦伶仃每天都要自己买菜烧水做饭洗衣浇菜,依然对生命拥有热情,对活着保持热望。她是从心底想活着,依然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老人说:“这世界这么好,现在我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会想死吗,没想的。没得吃的慢慢来”多么质朴多么真切。
在片中老人唱了一首歌:
老了唱歌真的难,
没比十八二十二,
唱歌音过九重山,
日头出来点点红,
照进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
只愁命短不愁穷。
一条江水去悠悠,
一朵莲花水面浮。
何时有意把花起,
你无心无意看花浮。
门口大田四四方,
半边罗豆半边秧。
秧儿得插花生得扯,
我常年丢弃哪一厢。
出门人笑我也笑,
回家人笑我忧愁。
人进大门呵呵笑,
我进大门眼泪流。
你讲你难我没信,
我讲我难才是真。
你难你有平屋住,
我难住在苦瓜棚。
天上落雨路又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
自流眼泪自抹干。
![]() |
![]() |
唱得是老人一生,也是老人一生的人生态度。
我能想到她年轻的时候惨遭厄运之后,不仅要面对自己精神上的痛苦,还要面对家人朋友嘲讽的目光,偷偷一个人流泪,抱怨命运不公的场景。心中装满了苦,忧愁没人可以诉说,只能慢慢自己解,自己消化。
老人和自己的过往和解了,生活还是很美好,即使不美好,能活着想想哪些儿时美好的回忆也是好的。片中最后老人道出了真谛:“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 |
其实这部片最核心的就是最后老人这句话。慰安妇那段历史再去探究日本的罪恶已无意义,重要的是这样惨痛事情发生之后,带着伤痛的人民会怎样活着,这才是我们关心的,我们看到老奶奶因此承受了巨大痛苦,人生一下子像步入深渊一般,时间慢慢地磨,细细的磨,痛过埋怨过哭过老奶奶最终跟自己的过往和解,跟自己的命运和解。从过往的深渊中走出来,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这是多么难得体悟,在苦的生活中还能品出甜。你可以想象这纯真笑容的背后有一个多么坚强的灵魂,它一直向前寻找光亮,慢慢地抚平过往!
除此之外,我还有另外一些体会,看着步履蹒跚的老人,我能想象她们几十年前也是活泼可爱的少女,命运不断地捶打成了今天的模样,而今天的我,再过几十年也会像她们一样步履蹒跚。所以我以后会对他们更好一点。
看到老奶奶开心的讲童年的往事,突然对回忆有了更深的认识,生活那么的困苦孤单,依然能扬起笑容就是因为脑海中还存留哪些真真切切的回忆,方励曾在一席的演讲中说:“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脑子里带的全部是一些酸甜苦辣、各种精彩的回忆,那我觉得这人一生是最幸福的,其他都无聊。”现在理解的更深刻了一些。歌词有一句是只愁命短不愁穷,生命真的是最贵的,多大的磨难都会消解。要让当下的每一刻都真真切切的活过,储存更多值得回忆的内容,无论酸甜苦辣那都是我活过的证明。所以过好每一分钟,不再浪费生命!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