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奇怪的地标建筑

阿姆斯特丹的地标建筑是什么呢?
伦敦有大本钟(Big Ben),巴黎有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罗马有古罗马斗兽场(Colosseum)。但是在阿姆斯特丹的市中心区域,你找不到任何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但这并不是偶然和意外。

对于这阿姆斯特丹而言,最算得上地标的东西就是所居住的房子:运河边的房屋。
每一户家庭所居住的房屋就是一个地标,因为这座城市就是围绕着个体的需求和权利而建立起来的。
其他欧洲国家的首都大多是围绕宗教、皇权或者两者的结合而建立,但阿姆斯特丹背后的核心势力却是贸易、艺术和科学。在这三个领域里,你需要个体去不断打拼奋斗才能创造辉煌。
这是就是最喜欢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是一个去了之后会一直念想的地方啊。 说到他们的房子,有的像是这样的,还有这样的。 不仅狭窄,还像醉汉一样东倒西歪。


越穷人家房子越窄 ▼

历史上,阿姆斯特丹的富人最先在市中心的运河边建造了宽敞和豪华的住宅。
于是中产阶级就只好在运河对岸建造宽度略小的房子,房子盖好他们又顺着住宅开通了绅士运河。
钱更少的人就只好和中产阶级隔运河而居,在绅士运河的对岸搭建更窄的房子。
结果更穷的人就只得在第三条运河———皇帝运河的另一边建造他们的房子。

因此以阿姆斯特丹三条主要运河为界,房子的宽度由于贫富差距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十分有趣。
然而房子修这么窄并不是当地人的初衷。在寸土寸金的水城,房屋税额多少直接取决于房子的宽度,人们在无形中养成了修窄房子的习惯。

除了宽度,阿姆斯特丹民居的另一个特色是屋顶的山墙。山墙就是这种呈阶梯形、人字形房屋的正面,这已经成为荷兰民居建筑的“招牌”,而阿姆斯特丹则是山墙建筑的集大成者。由于门面狭窄,阿姆斯特丹人把装饰的心思都花在了山墙上。各有不同的山墙使这里的每一栋房子成为独一无二的建筑。钟形、扇贝形、海豚形等各式山墙以及徽章、雕塑和其他元素在装饰的背后往往也暗示了房屋主人的财富和地位。
每栋房子都长“吊钩” ▼
房子窄成就了阿姆斯特丹建筑的鲜明特色,同时搬运家具和电器成为棘手问题。 聪明的阿姆斯特丹人对此并不伤脑筋,在几个世纪之前他们就想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让房子“长钩”。


在阿姆斯特丹,几乎所有的房子在山墙顶部都装有一个滑轮连吊钩的提升装置。既然不能在楼梯里让沙发转身,就干脆用滑轮和吊钩从外边把它吊起,然后从窗子搬进来。五百多年过去了,人们至今继续使用屋顶的吊钩搬家和装卸,成为当地一景。

倾斜房子成世界遗产
▼
游人常对阿姆斯特丹东倒西歪的房子感到不可思议:那些高度只有三四层,倾斜度却将近20度,是人们故意为之还是另有原因?
当地人说,这里的房子通常面朝运河向前倾斜,体现了先辈在建造房子时的良苦用心,这样一来可保护房子地基免受雨淋之苦,二来为吊运家具提供了广阔空间,避免撞坏墙面和砸碎玻璃,操作起来更加便利。

然而阿姆斯特丹的房子并不都是向运河一边倾斜。东倒西歪才是它们的自然状态。原来,阿姆斯特丹地处河海交汇的沼泽地,地基不牢固。当年人们盖房子都需要先向地下打入20多米深的木桩作为支撑。然而这种木质的房子并不坚实,15世纪的一场火灾之后,人们更加坚定了改用砖石建造住宅的决心。由于很多古宅没有放弃之前的木桩,内木外砖的结构使房子在重力作用下,一点点在流动沼泽向四周倾斜移动。最终形成了阿姆斯特丹房子东倒西歪的奇观。
在2010年,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带连同这些东倒西歪的房子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并被高度赞誉:运河与房屋体现了阿姆斯特丹城市与历史的完美结合。
到阿姆斯特丹的你一定要好好欣赏他们的居民房,每一栋都会有惊喜!
室内结构
▼
阿姆斯特丹最窄的房子宽度只比一楼的门宽一点,人们惊叹之余不免好奇住在里面是怎样一种情景。
阿姆斯特丹人有自己的妙招,他们的房子进深往往修得十分充裕,住在里面不会觉得特别“憋屈”。


巨大的窗户带来的采光,使空间无限扩大.


现代风格的空间里保持了原有的木质横梁结构,极具韵味。


如果你喜欢游座城的文章,欢迎分享
记得关注置顶🔝游座城(Asiam-)的公众号哦💋

-
Q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3-17 15: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