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行上海|奔跑中前行,不关灯的上海
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上海,你是否也曾这么想过?沿着苏州河一直走,不经意间就闯入了某个有故事的角落。穿梭在梧桐、弄堂、老房子之间,原来那些朝夕相处的街景背后藏着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美。你会期待下一个豁然开朗的瞬间吗?
—— 题记
一个鹞鹰背包、一台相机,即刻出发,开始我的第一次城市背包之旅。
如果说上海是打开中国近现代史的钥匙,那么,外滩就是上海历史的缩影。
一百多年前,当第一船外国人来到上海时,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很普通的渔村,当时的外滩也只是一条便于纤夫行走的小道。
1845年,这个其貌不扬的小渔村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并在这里铺设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此后,财富犹如神话般的在这里堆积了起来。银行、商行、总会在这里云集,上海外滩由此得名。它是上海租界区历史最老的部分之一。
外滩全长1.5公里,街廓建筑以其独特的个性构成了拼贴的场景效果,新古典主义墙面和巴洛克山花墙异彩纷呈。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
一条黄浦江将上海分隔成2个部分,浦东陆家嘴高楼林立、熠熠生辉,而浦西这头的外滩,自有自己的秉性,搭载着历史的车轮前进着。
行走在外滩街头,依稀可以捕捉到历史的印记。碰撞与包容并存,昔日十里洋场的风光一览无遗。
从外滩走进上海,这一走便是149年。
走过上海的大街小巷,那些熟悉的地名却有着厚厚的一摞故事。
8月的上海异常灼热,漫步在上海街头,阳光穿过页间的缝隙投射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光影。
逼仄的马路上透着复古的气息,走在林荫小路上处处都是属于上海的小清新。
沿途的西式老建筑,恍若置身在了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这里是近一个世纪前的法租界,仍保留着单行道,参天的梧桐把街道两旁的小洋楼衬得悠然静谧,像是沉睡了千年。
空气里弥漫出的咖啡香,就着弄堂里透出的丝丝凉风,颇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
永康路46号,有趣的约“pao ”之旅。自古红蓝出CP,“网黄店”tea funny泡茶店的出现了打破了这个魔咒。
隔着屏幕都能溢出的文艺小清新气息,这家“新中式主义传统泡茶店”就用了这么一条“怪咖”的道路,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点。
坚持100%全茶“pao”制,鸡汤味、啤酒味、奶茶味,总觉得哪里不搭,好像又没有点点违和感,看来“不搭”才是这家网红店的主旋律。
走出“pao”茶店已是傍晚,巷口的灯点亮了整个城市的夜,原本静谧的空间也喧闹了起来,车水马龙的世界里多了几分烟火气。
徒步上海,就像和昔日的老朋友对话,脚掌落地的瞬间就开始了这场最原始的邂逅。
再会,不关灯的上海!
—— 题记
![]() |
一个鹞鹰背包、一台相机,即刻出发,开始我的第一次城市背包之旅。
![]() |
![]() |
![]() |
如果说上海是打开中国近现代史的钥匙,那么,外滩就是上海历史的缩影。
![]() |
一百多年前,当第一船外国人来到上海时,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很普通的渔村,当时的外滩也只是一条便于纤夫行走的小道。
![]() |
1845年,这个其貌不扬的小渔村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并在这里铺设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此后,财富犹如神话般的在这里堆积了起来。银行、商行、总会在这里云集,上海外滩由此得名。它是上海租界区历史最老的部分之一。
![]() |
外滩全长1.5公里,街廓建筑以其独特的个性构成了拼贴的场景效果,新古典主义墙面和巴洛克山花墙异彩纷呈。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
![]() |
![]() |
一条黄浦江将上海分隔成2个部分,浦东陆家嘴高楼林立、熠熠生辉,而浦西这头的外滩,自有自己的秉性,搭载着历史的车轮前进着。
![]() |
![]() |
行走在外滩街头,依稀可以捕捉到历史的印记。碰撞与包容并存,昔日十里洋场的风光一览无遗。
![]() |
从外滩走进上海,这一走便是149年。
![]() |
![]() |
走过上海的大街小巷,那些熟悉的地名却有着厚厚的一摞故事。
![]() |
8月的上海异常灼热,漫步在上海街头,阳光穿过页间的缝隙投射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光影。
![]() |
![]() |
逼仄的马路上透着复古的气息,走在林荫小路上处处都是属于上海的小清新。
![]() |
![]() |
沿途的西式老建筑,恍若置身在了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这里是近一个世纪前的法租界,仍保留着单行道,参天的梧桐把街道两旁的小洋楼衬得悠然静谧,像是沉睡了千年。
![]() |
![]() |
空气里弥漫出的咖啡香,就着弄堂里透出的丝丝凉风,颇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
![]() |
![]() |
![]() |
永康路46号,有趣的约“pao ”之旅。自古红蓝出CP,“网黄店”tea funny泡茶店的出现了打破了这个魔咒。
![]() |
隔着屏幕都能溢出的文艺小清新气息,这家“新中式主义传统泡茶店”就用了这么一条“怪咖”的道路,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点。
![]() |
坚持100%全茶“pao”制,鸡汤味、啤酒味、奶茶味,总觉得哪里不搭,好像又没有点点违和感,看来“不搭”才是这家网红店的主旋律。
![]() |
![]() |
走出“pao”茶店已是傍晚,巷口的灯点亮了整个城市的夜,原本静谧的空间也喧闹了起来,车水马龙的世界里多了几分烟火气。
![]() |
![]() |
徒步上海,就像和昔日的老朋友对话,脚掌落地的瞬间就开始了这场最原始的邂逅。
再会,不关灯的上海!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