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关于海的记忆
查看话题 >生活在别处(十四)--那些年的那些海
作为一个从小在大戈壁中长大的西北人来说,我对大海有着一种天然的好奇。第一次看海是在海南,但因为当时年纪尚浅,如今想起来,却对海南的海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只记得在人山人海的“天涯”、“海角”分别用诡异的姿势留了念。
第一次带着自己的意识去看海是在厦门,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去毕业旅行。
5月底的厦门已经完全是夏天的样子,气候潮湿但天气晴好。因为我们来的时间既不是公休日,也不是暑假旺季,也因此有幸领略到不是那么游人如织的厦门。

彼时我们一行四个人都已经拿到了各自研究生的offer,所以大家的状态都异常轻松,每天基本上就是没心没肺的吃喝玩乐。


我们住在曾厝垵的青旅,青旅的名字已经忘记了,但还记得老板有一只雪纳瑞,非常粘人。

我们每天晚上三国杀到半夜,白天睡到自然醒,去巷子里吃一碗沙茶面,然后再踩着人字拖,沿着海边走一天,兴致上来了,就下海游游泳,累了就再爬上来把自己埋在沙子里睡觉。晚饭的时候呢,会去市里吃海鲜大排档。记得当时连续几天都光顾一家叫141大排档的饭馆,记忆中那里的海鲜分量十足,价格也还不错(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吃完晚饭我们会租那种双人骑的自行车,一路骑回青旅。一行4人正好两辆车,我们自发的分为了西北队和西南队,一起比赛看谁先到。中间还有一天路过了一个海边游乐场,玩尽兴后想要回旅社,结果发现自行车钥匙丢了,联系了租车行的老板喊来换锁的人,竟然分文不收,实在喜出望外,也让我对厦门的好感度无限up。

骑车骑累了,我们就把车子靠在路边,去夜晚的海里走一圈。夜晚的海边实在太美,是那种以前并未注意过的美。涨潮后变得清晰的海浪声,伴着格外明亮的月色,还有徐徐吹来的咸湿的海风。此时的海对我而言有着黑洞般的引力,让我很想走到它的深处去。当然,为了安全起见,我没有这么做。我们只是让海水没过小腿,点根烟,聊些不着边际的天。

现在看来,这段旅行无疑已经变成了生命中的闪光点,无论何时回想起来,都会忍不住嘴角上扬。之所以这段旅程对我而言那么珍贵,大概是因为之后的人生中,再也没有机会这么没心没肺的挥霍青春了:不用面对学业,不用思考未来,没有柴米油盐,没有房子车子,有的全是放肆的大好时光和干净透彻的友情啊。
本科毕业之后,去了美国读书,突然学业变得无比繁重。本科的时候,边玩边学,感觉成绩也能混个差不多能看,到美国,突然发现,浑浑噩噩的学,可能连业都毕不了了。于是每天泡图书馆,熬夜做case,左一个due右一个due,焦头烂额。然后第一年的寒假,仿佛是要补回什么似的,纠集了室友和几个平时一起玩的同学,去迈阿密弗罗里达LA来了一场23天的超长途旅行。

因为时间充裕,当时报了一个从迈阿密出发的7天的嘉年华游轮。

那也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加勒比海,说实话,之后看过的海,单从颜值来说,还没有哪一个可以超越加勒比海域。





在海上漂着的时候会强烈的感觉到自己的渺小,站在甲板上,四面八方都是汪洋,没有方向,没有指引,说实话,脑子里并没有想过太多的浪漫场景,反而浮现的全是灾难片。ヽ(;´Д`)ノ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次行程一起游玩的这一群人在旅行的尾声,莫名的生出了些矛盾有了间隙,后来又因为专业不同各自规划也不同,大家逐渐走上了迥异的道路,最终彻底走散不再联系。不免唏嘘。 整理照片的时候看到很多当时一起照的合照,还有一起玩的视频,真的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知道大家现在都还好不好,但是希望你们都好。

现在回想在异国他乡读书生活的几年时间,可能因为朋友不多又始终没有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吧,最大的收获竟是学会了如何独处,并开始喜欢和享受独处的时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就开始喜欢一个人到处旅游,也开始逐渐缩小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期待,甚至发展到现在,变成了一个有点社交恐惧的人o(TωT)o 。
毕业后在美国工作了半年,再三思考,还是决定回到祖国的怀抱。临走前,又一个人跑去了波多黎各和维京群岛浪了一圈(没错,还是加勒比海)。

那时候的心境也算十分雀跃,马上回国的欣喜加上对未来工作生活的憧憬,又是对美帝几年生活的告别之旅,所以整个行程,都没有怎么好好睡觉,每天爬山下海,恨不能把每一分钟都拿来玩。


波多黎各和维京群岛都坐落在加勒比海上,风景非常怡人,一年到头气温都很温暖,非常适合避寒。我去的时候,正值芝加哥的冬天,还记得那年冬天的气温好像又达到了几十年的最低点,据说那年冬天连弗罗里达都下雪了,但波多黎各依然温暖。
这里的景色也非常多样化,维京群岛的圣约翰和圣托马斯岛,本身就是两个巨大的国家公园,可以徒步、爬山、自驾,然后加上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这里的海滩和海水也是无与伦比的美丽,非常适合浮潜。


以前传过一个波多黎各的相册,如果想看更多照片的话,可以移步这里:
https://www.douban.com/photos/photo/2328416424/#image
回国之后,与大部分人一样,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加班生活。不知不觉间,竟也有三年没有好好去过海边。
去年春节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一趟斯里兰卡。一家人一起在这座印度洋的小岛上,度过了一个短暂的假期。

前一段时间痴迷于看《请回答1988》(强烈安利,对韩剧从不感冒的我已经开始三刷这部剧了),对里面的一个角色始终有着非常复杂的感情——德善的姐姐,成家的大女儿,成宝拉。越看到后面,越觉得从宝拉这个角色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宝拉很像,我从小就是一个在学习上不怎么让父母操心的小孩,但是,却完全不懂如何与家人沟通。加上我爸对我有着非一般严格的管教,所以青春期的时候,极尽乖张暴戾,与家里人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因为身处和平年代的闭塞小城,没有什么大事件或者学生运动给我去发挥,我的戾气全都用在了和老师和父母对抗上面。
我大概是比较少有的那种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完全不得老师喜欢的学生,我不喜欢对老师顺从,翘课、顶撞老师、打架翻墙,反正就是凡是老师和家长不让做的事,都能激起我十足的兴趣,也基本上都做了七七八八(算是个学习好的不良少年?)现在想来,我的父母应该也在我青春期的时候,为我操碎了心。
那时候的我从来不曾想过长大后会主动带着父母一起旅行。但人生就是这么神奇啊,突然有那么一天,好像体内的蓬勃的青春荷尔蒙就如同清晨退潮的海浪一般,迅速消退了。等你再抬头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忽然发现,以前那些东西,都是什么牛鬼蛇神啊,再看看父母,怎么好像一夜之间,强壮如山的父母,就老了呢?好在世界待我不薄,我还有机会反哺,还有机会带着爸妈一起去看看这个世界。


去斯里兰卡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做过得事情。
我们一起住了藏在深山老林里的民宿,没有屋顶,没有空调,晚上会飞过蝙蝠,早上会被鸟叫声叫醒


还一起挂了火车,我爸一开始坚决不允许我把头探出车窗,结果后来发现了乐趣之后,他探的比我还狠。。╮( ̄▽ ̄)╭

一起早上五点起床出海坐船,飘在海上看鲸鱼


一起躺在沙滩看落日


甚至,还一起在夜晚的海边喝了酒。

虽然我依然没有办法像很多小孩一样,对父母撒娇,和他们敞开心扉聊自己的心事;虽然我们只是偶尔说些无关痛痒的话;虽然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不发一言的坐在一起看一样的风景。但我依然能在这样的旅途中感受到家庭的氛围,独属于我们家的家庭氛围。

记得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爸来美国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在他临回国的前一天晚上,我们照例因为我的未来规划产生了分歧最后吵了一架不欢而散。第二天我送他去机场,脾气一模一样倔的我们一路上谁都没有说话。然而等我爸入关消失在我眼前的那一刹那,我的眼泪就好像坏了的水龙头再也停不下来。回到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我爸给我留了一封手写的很长很长很长的信,再次哭成泪人(写到这里鼻子又酸了)。
就像《请回答1988》在最后一集中的样子一样,一直到宝拉出嫁的那一天,她依然没有办法像妹妹那样和父母沟通,也依然搞不清楚父亲的鞋码。我觉得这世上就是有我们这么一类女儿吧,不懂表达,不会表达,不知道怎么撒娇,无法和长辈亲近,即使背过头去立刻泪流成河,也无法亲口说出哪怕一个爱字。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和父母之间相互的爱,只是这种爱更内敛,更深沉。
写完这些,真的又不由得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啊,几年时间不过一晃。因为最近正好在整理照片,又有点厌倦像以前一样中规中矩的写游记,所以就突然想把那些时间上相隔很多年的地方串联在一起。而当真的把这些不同时间的记忆联系在一起之后,突然发现长大这件事,好像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
成人的世界很累。不过还好,这世上还有海。
-
兔子女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19 20:21:00
-
顾三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30 15:02:34
-
阻止我繼續枯萎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5 09:14:08
-
沉静如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3 07:30:25
-
困啊困啊困啊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3 23:51:42
-
闲闲碎碎碎碎闲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8 08:43:15
-
豆友164293691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6 08:12:12
-
初迟迟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2 02:01:1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26 12:27:06
-
菱哒的风啊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1 15:16:5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1 12:06:14
-
LeoFrey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29 17:06:48
-
凉凉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29 14:30:42
-
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27 11:40:33
-
斑马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27 0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