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从传统到创新,云雾下的水墨江山 黄钟:从传统到创新,云雾下的水墨江山
黄钟是苏州的著名山水画家,在四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笔墨经验和理论。苏州的艺术氛围更注重当地的风雅生活与艺术家的文化修养相结合,强调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等要素,作品多为即兴抒情之作。

中国画的两个重要学习途径是“师古人”与“师造化”,前者是继承传统,而后者则是到大自然中去学习。黄钟的作品属于非典型的苏州风格,他的笔墨浑厚、老辣,少了些许温婉,多了大气。在写生的取景地中,他更偏爱太行山、云贵川地区的壮美风光。

道家的庄子认为,自然本来就是美的,但是儒家学派则认为在人类理性欣赏下才能体现出美。黄钟也认同黄宾虹的说法:江山本不如画。在他的作品中,云、树木、岩石、屋苑都是画作的虚实组成部分。他在对泸定桥的写生期间起草了许多草图,最后敲定了更能体现出其“险”字特征的一个构图方式。

云在黄钟的作品中也是很有特征的一个要素,黄钟说,云就像是美女的面纱,一切都看的太清反而没有吸引力,就是要有一些隐约朦胧的质感才能更体现出山水的美,而这也符合我国一向的审美情趣:阴阳、虚实相互结合,相互衬托。


不得不提的还有黄钟的书法功底,黄钟对笔墨的精熟源于他长时间对篆隶和行草书法的研习,源于他对传统古法和笔墨理论的探究。


黄钟认为,继承传统肯定是前提条件,创新也需要在有传统根基的基础上去实现。现代和传统不是对立的,因为一旦优秀的作品留存下来,在将来就会成为传统。

明代苏州画家精湛的笔墨技法和师法自然的绘画思想,对后世画坛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吴门画派的画家们重视继承古人的笔墨传统,把对风格的追求作为艺术的重要目的。由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有各自的美学追求,从而也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概艺原创,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更多原创视频及艺术家作品请移步公众号:概艺网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