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工作者的笔记方法——《零秒思考力》

人们经常会有只言片语的想法、转瞬即逝的灵感浮现于脑海,如果不加以转换记录,上一秒才出现下一秒就会消失。
有些人认识到这些想法的重要性,于是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笔记方法。
因为,做笔记让我们可以理想头绪,做笔记可以变得自信积极,做笔记可以变得心平气和,做笔记可以快速成长。
传统的笔记方法基本都是通过笔记本进行整理。但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其实只是按照一系列的时间在书写而已。
所以如果用好几天或者好几个星期在写类似的内容,是无法整理自己的思绪的,日记也是如此。
而今天推荐的是前几周推荐的《零秒工作》的同一作者赤羽雄二写的另一本《零秒思考力》中的A4笔记法。
方法是写在A4纸上,没错,就是A4纸。相比较传统的笔记方法而言,A4纸笔记法更加灵活方便日后整理,而且A4纸笔记法的成本也远低于普通的笔记本。
那么A4纸笔记法是怎么实行的呢?
做笔记的时候,先将你的A4纸横放在面前,在纸的左上角写上标题——标题一般是问句,在标题下面画一条横线,这是为了突出标题,然后在纸的右上角写上日期。
在中间位置快速的写出4到6行内容(每行20到30个字),每一行开头用“-”符号,以和标题进行区分。注意这些都是要在1分钟内完成,每天写10页就够了。
不管你想到什么,你都可以在纸上如实的写下来,就算觉得是以前写过的,也不要紧,再写一次。
每天10页,一周就是70页,如果就这么放任不管,很快这些个笔记就会又变成一堆毫无作用的日记,所以我们要及时整理。不仅是为了让笔记有条理,也是为了将头脑中模糊不清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
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用标签分类,每隔四五天我们要把同一标签的笔记放在一个类似于文件袋这样的容器中。
在每一个容器显眼的地方写上这个的标签,这样如果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这些笔记。
当一个容器中的笔记很多的时候,我们可以继续按照标签进行精分,也可以同一个标签写上数字编号继续保存。
每当三个月左右,那个时候已经大概有900张笔记。此时我们可以温习一下看看你前面到底记了哪些笔记,进行再一次思路强化和梳理,也可以对笔记进行进一步的整理。
现在笔记我们有了,我们还要充分的去挖掘笔记的作用。
比如说,我们有一篇笔记是“为什么会有A这种现象?”。然后你的内容分别是1,2,3,4。你可以继续深入为什么会有1的现象,这样又会有多条内容出现。以此类推,不断往复。
如果你每天做10页的笔记,长此以往,你的思维将会越来越清晰,反应越来越灵敏,甚至达到这本书中所说的零秒思考。
《零秒思考力》(又名《零秒思考》),豆瓣评分:7.8分
PS:上周在搬家,乱七八糟的,所以没有按时更新,抱歉。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