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杀
一直都很怀旧,一直都有着收藏癖,小玩意,用过的玩过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随手就收起来了,哪怕没什么用,就是不舍得扔。导致家里的箱子越来越多,有时候找东西的时候会无意中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回忆的匣子就会一下打开,任由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小时候用过的本子都留着,有时候会翻翻那些作业本,字迹歪歪扭扭,还有老师的批注。最有意思的是作业本跟课本,课本里的人物会被画上各种胡子表情的恶搞,还有一些同桌留下的只言片语。作业本里写的作文在现在的我看来简直耿直的不能再耿直,突然觉得老师批阅这些作文的时候一定觉得很好笑。角落里一个纸团,展开一看,某日记本上撕下来的,写着一句话:我想换一种人生活的方式。感觉像是穿越了,我居然能说出这么有远见的话来。突然有点明白三岁看老的意义了。
人的记忆是最不靠谱的,所以需要物质的东西来记录。现阶段最直接的物质就是痕迹。偶然去翻了翻人人,空间。犹记得那会人人还不叫人人,叫校内网,我算是第一批玩的人,上面还没加什么同学,人脉很少,也觉得很无聊,所以当到了大学大家都在玩人人的时候我已经错过了黄金期,也没什么意思,加了很多人,也就看看彼此的动态而已。现在看空间里的留言觉得好幼稚,相册里的照片青涩的不像话。跟现在完全判若两人,人还分阶段,一个阶段好看,一个阶段不好看。。。但基本都是不好看的时候居多。大概在自己眼里的自己,和别人眼里的自己真的不太一样。记得曾经看过美国的一个纪录片,说的是一个警察局的罪犯肖像大师,超级丰富的经验,基本画出的肖像都能抓到嫌疑人,反正很牛逼的样子。然后找了很多人做实验,当事人和当事人最亲近的人,或家人或朋友,分别跟那个肖像大师描述当事人,从头到尾大师看不到当事人。当两幅画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当事人通常都是很讶异,根据自己的描述画出来的肖像和亲友描述画出来的怎么就不一样呢?有些是部分五官可能不太一致,比如自己觉得自己的眉毛是上扬的,但是朋友给出的却是平平的,有些甚至完全是两个人。
突然想起了同学录,小时候不想跟大家一样,就没弄,但是大概记得给同学们写的都是什么,什么天天开心啊,心想事成啊,都是一笔画连起来那种,这应该也是时代特有的印记吧。可能唯一感伤的就是有的同学不在了,失联了,或者曾经好的跟什么似的,现在也杳无音讯。真的就是人生路上的一段旅程,过去了,就分别了。
回忆真的是个很复杂的东东,所以有时候不忘初心不是靠自己的记性,记性是靠不住的,靠的是时不时翻回去看看。想想曾经的梦想是什么,想做什么,我想,很多人执念不是很深的话,可能压根就忘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想做什么,想要什么。往前走的同时,不忘了回头看看。又一次理解了温故而知新的深层次意义。并非仅针对学习,其他也适用,所谓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