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
没有演技。不是别人说或灵气,你就也跟着说灵气。表演民科如我将表演分为理解和控制,她理解角色如果做得还好的话,控制方面实在不太好。理解是因为她感性,敏感如此也算天赋异禀;控制不好是因为缺乏成体系的训练,看她演戏经常为她捏一把汗。而得了专业奖的李米的猜想简直是灾难级的表演。没有持续的一定强度的成体系的训练,天赋也只能让她停留在文艺青年的层面上。
附五年前的博客
queen of quirk
做周迅的观众比较早了,最开始是《小娇妻》和《红处方》,所以直至现在她在我心底不可磨灭难以改变的印象还是小精灵,小流氓,或古灵精怪的小流氓。《红处方》里她披衣散扣,说“爹亲娘亲不如海洛因亲,天大地大没有摇头丸大”的形象太深入我心了。一晃十五年过去,看了《风声》才猛然发现,她身上那种深刻的文艺女流氓的气质非常动人。你看她照片就会发现,这个人身上的萌点,其实是很多的。包括结巴。长相谈不上最漂亮,但是很有自己的特点,很百变。可以很幼齿,也可以很风尘;可以很中性,也可以很魅惑。造型师一定都很爱她的无年龄感和无性别感。从《鲁豫有约》里得知她爱唱陈珊妮、看杜尚,我就更喜欢她了。这人是真文艺啊,谈恋爱也那么文艺,你看朴树、窦鹏、李大齐都是很有艺术范儿的。所以人家谈再多那也是在恋爱,无可指摘。至于为什么总谈不成,他们这个星座,我就不点名批评了,绝对是逮谁喜欢谁,个个都是生命中的真爱。公鸭嗓也很性感,她的专辑做得很文艺,值得一听。就是音域较窄,音色也没什么变化,唱功略显业余。
翻检她的作品表你会吓一跳,这个成绩单不仅是拿得出手,那简直太拿得出手了。一堆的名导佳作,一堆的女主角。陈凯歌、谢铁骊、李少红、陈可辛、王小帅、陈果,等等,不得不说她太招导演喜欢。李少红最能拍出周迅的神韵,也最了解她。到现在我甚至觉得《恋爱中的宝贝》是她演得最好的作品,宝贝是最适合她的角色。我相信那种神经质、那种脆弱敏感就是她。《大明宫词》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从这部片子认识她。我以前爱用灵气形容她的演技,现在所有人都用这个词,我就力争免俗。灵气不就是没章法么。她演戏靠的是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投入,没捷径没套路,用全身心在演,说天才也天才,说笨拙也笨拙。这种演法太伤身。高群书说:“对她的表演不能评价,只能体会。”她对表演也是如此。
说说她有影响力的几部戏。
《如果爱》最动人的地方就是片头的雪景和北京的冰河。我在郑州的电影院看的,进场晚了,雪花都快飘完了。那时在郑州异常想念北京,一看见貌似昌平的冰河只想哭。当时觉得一般,周迅演得也一般,那年年底,作品和演员得那么多奖我很是诧异。今年过年又看了一遍,依然这么觉得。它想讲爱情对人的折磨,欲望对人的扭曲,记忆对人的影响。我阐述下去也会觉得这个电影很强,可惜它什么也没讲出来。歌舞片容量很有限,唱唱跳跳时间很快过去,戏中戏的关系能理清楚就不错了。孙纳其实是个贱人。周迅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对她的人物充满了爱,无论孙纳多么爱慕虚荣、嫌贫爱富、无情无义。她看着一个没有任何本钱的女生为了出人头地,愿意放弃自己的尊严、爱情,她心疼。周迅在访谈里说,孙纳同意被老外制片潜那点,她能感觉到孙纳放弃了自己的人格,慢慢地坠落。我不知道这个角色和周迅本人有多大的重合度,但我觉得她接这个角色挺有勇气的。编剧、导演、演员一定都要爱自己的角色,否则观众也不会爱。看着孙纳狠心离开林见东,冲着窗子踢雪,到后来被制片骗,躺在冰上,你对她只有心疼,没有讨厌。可惜我对《外面》没什么感情,这歌放在电影里跟其他音乐不搭,搞得我很出戏。林见东耍孙纳那点写得狗
血到不能忍,多耍一会儿也行啊,到机场就后悔了。然后女主打男主这种桥段也太电视剧了吧。这片子的另一个萌点就是孙纳和聂文的感情,到最后你才会发现他们由互相利用变成了真心相爱。其实就是乱世佳人的手法,也没什么好说的。况且这条线在片中也浅尝辄止了。
我知道我没资格评价一位北电教授的作品,可《李米的猜想》问题真的太大了。一会悬
疑片,一会公路片,一会爱情片,也不是不可以,但麻烦每个都精彩,各个相关联。比如X档案,它用科幻片的外壳升华了片中的爱情。在这里科幻主题和爱情、和主角性格都是
交 融的。而《李米》中悬疑片到影片一半的时候突然揭秘,搞得很无趣;公路片本身就很无趣,王宝强就是个灾难啊啊啊;爱情片的部分很萌,所以很多人喜欢这片。我当然也喜欢,我感动的时候比你们反应强烈。考试结束我犒劳自己去看这个片,电影院人很少,看到最后方文对李米说,我做到了。我在影院嚎啕大哭。我说什么来着,牛
掰的感情戏主角绝不在一个时空里。我还说什么来着,这种感情戏里一定要出现黑口黑脸的张涵予啊。过年又重温了一遍这片,发现周迅得奖还是因为有亮点,最好的地方就在最后李米看录像带时表情的变化,比较赞。更绝的是片尾附送的DV片段,李米有个躲镜头的羞涩眼神,太传神了,塑造到骨子里去了。很多人包括我都很喜欢结尾这个片段,虽然我也不是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但架不住人人心中都有一个loser。其余部分,说实话有些戏还挺烂的,尤其是说四年没跟人上过床那场。首先,我特别讨厌拿这种事说事的戏,那种没有贞操感的贞操感让人特别恶心,我不是说李米,我是说这种观念,以及很多人爱看这种表白的心态。《突出重围》里马莉说那句没跟别人上过床之类的也很恶心。同理。其次,周迅和张涵予状态很散,周迅解安全带吼,吼完又系上这个演法太雷人了。
我是一个乐于被剧透的人,简称乐透。在知道老鬼是谁的情况下,看《风声》会别有一番乐趣。这时候你就能注意到顾晓梦和吴志国是掩饰自己和保护对方的。选周迅演老鬼其实很合适,她一身的女流氓气质,谁能想到她是共党。而李宁玉用网友的话说就是“谁也没她像“共党”,但是她是一个汉奸。”到最后被揭发出她是老鬼的时候表演也有一个变化。除此之外都一般吧,找针线盒时那句“诶,还真有”演得还挺烂的,不知道是不是没受过无实物表演训练的关系。重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会更明白,晓梦往旗袍里缝情话的心情,把旗袍给玉姐穿上时的心情,生离死别偏要装作云淡风轻更能击中人心。这是反复看一部片的好处了。
附五年前的博客
queen of quirk
做周迅的观众比较早了,最开始是《小娇妻》和《红处方》,所以直至现在她在我心底不可磨灭难以改变的印象还是小精灵,小流氓,或古灵精怪的小流氓。《红处方》里她披衣散扣,说“爹亲娘亲不如海洛因亲,天大地大没有摇头丸大”的形象太深入我心了。一晃十五年过去,看了《风声》才猛然发现,她身上那种深刻的文艺女流氓的气质非常动人。你看她照片就会发现,这个人身上的萌点,其实是很多的。包括结巴。长相谈不上最漂亮,但是很有自己的特点,很百变。可以很幼齿,也可以很风尘;可以很中性,也可以很魅惑。造型师一定都很爱她的无年龄感和无性别感。从《鲁豫有约》里得知她爱唱陈珊妮、看杜尚,我就更喜欢她了。这人是真文艺啊,谈恋爱也那么文艺,你看朴树、窦鹏、李大齐都是很有艺术范儿的。所以人家谈再多那也是在恋爱,无可指摘。至于为什么总谈不成,他们这个星座,我就不点名批评了,绝对是逮谁喜欢谁,个个都是生命中的真爱。公鸭嗓也很性感,她的专辑做得很文艺,值得一听。就是音域较窄,音色也没什么变化,唱功略显业余。
翻检她的作品表你会吓一跳,这个成绩单不仅是拿得出手,那简直太拿得出手了。一堆的名导佳作,一堆的女主角。陈凯歌、谢铁骊、李少红、陈可辛、王小帅、陈果,等等,不得不说她太招导演喜欢。李少红最能拍出周迅的神韵,也最了解她。到现在我甚至觉得《恋爱中的宝贝》是她演得最好的作品,宝贝是最适合她的角色。我相信那种神经质、那种脆弱敏感就是她。《大明宫词》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从这部片子认识她。我以前爱用灵气形容她的演技,现在所有人都用这个词,我就力争免俗。灵气不就是没章法么。她演戏靠的是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投入,没捷径没套路,用全身心在演,说天才也天才,说笨拙也笨拙。这种演法太伤身。高群书说:“对她的表演不能评价,只能体会。”她对表演也是如此。
说说她有影响力的几部戏。
《如果爱》最动人的地方就是片头的雪景和北京的冰河。我在郑州的电影院看的,进场晚了,雪花都快飘完了。那时在郑州异常想念北京,一看见貌似昌平的冰河只想哭。当时觉得一般,周迅演得也一般,那年年底,作品和演员得那么多奖我很是诧异。今年过年又看了一遍,依然这么觉得。它想讲爱情对人的折磨,欲望对人的扭曲,记忆对人的影响。我阐述下去也会觉得这个电影很强,可惜它什么也没讲出来。歌舞片容量很有限,唱唱跳跳时间很快过去,戏中戏的关系能理清楚就不错了。孙纳其实是个贱人。周迅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对她的人物充满了爱,无论孙纳多么爱慕虚荣、嫌贫爱富、无情无义。她看着一个没有任何本钱的女生为了出人头地,愿意放弃自己的尊严、爱情,她心疼。周迅在访谈里说,孙纳同意被老外制片潜那点,她能感觉到孙纳放弃了自己的人格,慢慢地坠落。我不知道这个角色和周迅本人有多大的重合度,但我觉得她接这个角色挺有勇气的。编剧、导演、演员一定都要爱自己的角色,否则观众也不会爱。看着孙纳狠心离开林见东,冲着窗子踢雪,到后来被制片骗,躺在冰上,你对她只有心疼,没有讨厌。可惜我对《外面》没什么感情,这歌放在电影里跟其他音乐不搭,搞得我很出戏。林见东耍孙纳那点写得狗
血到不能忍,多耍一会儿也行啊,到机场就后悔了。然后女主打男主这种桥段也太电视剧了吧。这片子的另一个萌点就是孙纳和聂文的感情,到最后你才会发现他们由互相利用变成了真心相爱。其实就是乱世佳人的手法,也没什么好说的。况且这条线在片中也浅尝辄止了。
我知道我没资格评价一位北电教授的作品,可《李米的猜想》问题真的太大了。一会悬
疑片,一会公路片,一会爱情片,也不是不可以,但麻烦每个都精彩,各个相关联。比如X档案,它用科幻片的外壳升华了片中的爱情。在这里科幻主题和爱情、和主角性格都是
交 融的。而《李米》中悬疑片到影片一半的时候突然揭秘,搞得很无趣;公路片本身就很无趣,王宝强就是个灾难啊啊啊;爱情片的部分很萌,所以很多人喜欢这片。我当然也喜欢,我感动的时候比你们反应强烈。考试结束我犒劳自己去看这个片,电影院人很少,看到最后方文对李米说,我做到了。我在影院嚎啕大哭。我说什么来着,牛
掰的感情戏主角绝不在一个时空里。我还说什么来着,这种感情戏里一定要出现黑口黑脸的张涵予啊。过年又重温了一遍这片,发现周迅得奖还是因为有亮点,最好的地方就在最后李米看录像带时表情的变化,比较赞。更绝的是片尾附送的DV片段,李米有个躲镜头的羞涩眼神,太传神了,塑造到骨子里去了。很多人包括我都很喜欢结尾这个片段,虽然我也不是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但架不住人人心中都有一个loser。其余部分,说实话有些戏还挺烂的,尤其是说四年没跟人上过床那场。首先,我特别讨厌拿这种事说事的戏,那种没有贞操感的贞操感让人特别恶心,我不是说李米,我是说这种观念,以及很多人爱看这种表白的心态。《突出重围》里马莉说那句没跟别人上过床之类的也很恶心。同理。其次,周迅和张涵予状态很散,周迅解安全带吼,吼完又系上这个演法太雷人了。
我是一个乐于被剧透的人,简称乐透。在知道老鬼是谁的情况下,看《风声》会别有一番乐趣。这时候你就能注意到顾晓梦和吴志国是掩饰自己和保护对方的。选周迅演老鬼其实很合适,她一身的女流氓气质,谁能想到她是共党。而李宁玉用网友的话说就是“谁也没她像“共党”,但是她是一个汉奸。”到最后被揭发出她是老鬼的时候表演也有一个变化。除此之外都一般吧,找针线盒时那句“诶,还真有”演得还挺烂的,不知道是不是没受过无实物表演训练的关系。重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会更明白,晓梦往旗袍里缝情话的心情,把旗袍给玉姐穿上时的心情,生离死别偏要装作云淡风轻更能击中人心。这是反复看一部片的好处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沉冰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朱迪·科默:获奖感言小能手 (3人喜欢)
- 2024
- 对“我为什么强烈反对电影解读”的不同意见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