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李俶与沈珍珠:戏剧与现实中间差了1000+个独孤氏

杨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与大甜甜的大唐荣耀打擂台时,我当时站队三生三世,当时有空瞟了一眼大唐,第一集,被土帅土帅的任嘉伦的打戏吓倒,赶紧点开三生三世洗眼睛。老实说,大唐荣耀的打戏,真心没法看,永远都是手一推,然后当胸一脚踢。要技巧没技巧,要内容没内容。武指是干什么吃的?!
待到三生三世电影版都上市了,眼睛被辣得根本睁不开,转回头捡起大唐荣耀来洗眼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哦~~~第2集开始看,一开篇就是鲜衣怒马红衣少年醉仙楼截胡女扮男装粉蓝色小书童,任嘉伦的少年英气,大甜甜的甜中带悄,元气十足,~哎哟不错喂~于是三天三夜看完了。~~~回想一下,啰里啰嗦90集啊,太恐怖了,果然是“大唐农药”,药不能停啊。


李俶与沈珍珠彼此互不知道身份的金城郡同行,真是一个展现三观的好机会。精神上的门当户对,对未来的共同生活是多么的重要。是否知道三观合拍,一个两人同行的旅行就是绝好机会——因此提炼出一条重要经验:婚前两人同行的旅行,对你更多了解一个要同行人生的另一半,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再有一点条件,除了两人同行的旅行,最好争取一个两个家庭一起的旅行。婚前认识一个人而后悔,总比婚后认识一家人而后悔,要幸运的多。

首先要说谢谢编剧和导演,这么一个帅男靓女甜的发齁的题材,历史人物或是事件上的各种歪楼是肯定的,但毕竟没有让它肆意发散,总的脉络还是在历史的大框架下收拢。你再仔细听一下台词,老实说,比起同类型的青春偶像剧,或是天马行空的玄幻剧,遣词造句还算符合历史背景。
然后要谢谢导演慧眼识珠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任嘉伦来演广平王。大甜甜搭了这么多CP,这一对最互搭。听说广平王首选是李易峰,却档期没空。谢谢李易峰忙成这个样子,兜兜转转任嘉伦才有这个机会。任嘉伦演完了广平王,我再想不到谁去演可以超越任嘉伦的这个。
再谢谢大甜甜的资本团队进入,看看这精致服装、这精美道具、这搭建的布景、这人海式的战争场面,这还是看得见的部分,还有看不见的部分,配乐、音效、后期着色、镜头的精致细腻,哪一个不是白花花的银子铺路?欢瑞其他的戏,有几部有这样的奢华手笔?大甜甜威武~~~
再再谢谢那些黄金配角们,王劲松的太子亨,刘威葳的太子妃张氏、李天柱的李辅国、杜源的杨国忠、林雪的安禄山、卢星宇的史思明、方晓莉的韦妃、沈保平的沈易直……姜还是老的辣,戏是要互搭才精彩的。
看到第31集各种回忆杀,方回想青春年少初相识的那段岁月真是美好。东珠CP组的好,在某种程度上,编剧给了他们一段从相识到相爱、无论当事人还是围观群众都觉得可以信服的过程。换一句话说,就是,他们的相爱,有因有果、有框架有逻辑、有情感有过程,是接地气的。尤其是看了许多莫名其妙空中楼阁无中硬生有的“爱情”之后。谢谢编剧智商在线、也愿意尊重观众同样是有生活有智商的。

泱泱大唐由盛转衰是从安史之乱开始。李俶生于盛世,长于权谋,受帝国最好的教养,原生家庭是这个帝国最大的政治世家,家族的铁血传承、世袭的荣耀让他天生就注定要走政治家的道路。成年后却遇动乱和战争,8年时光,群雄并起、国力凋敝,政权动荡,政府最高统治者三易其主。李俶谋到天子的位份,绝不可能是一个一根筋的傻白甜。
这个故事好就好在,虽然是一个青春偶像爱情剧的开场,却没有一直滥情下去。李俶一直是活的有现实感、有全局观,他虽然想江山爱情两保全,实际上,他还是做了取舍。在爱情上,他有原则而不滥情,克制而隐忍。他一直智商在线,沉着谨慎,审时度势,才能赢到最后。
最近的浪潮是女性主义的兴起,电视剧里古今中外各种大女主,这部戏,除了帅哥美女的演绎,沈珍珠“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理想,李俶不离不弃对爱情和原配的执着,多多少少有时代的影子和观众的代入。真正的历史,唐代宗李豫的后宫,有太多语焉不详的东西,例如,他是否真的痴爱沈珍珠一生?他为何长期闲置后位?其实许多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原因,如果你更多的去了解一个人的全貌,大概不会这样去把一个结果简单归因。
唐代宗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原名俶,35岁即位,在位17年。唐代宗执政期间,他以温和路线而闻名,从未有过滥杀无辜的记录,这在历朝历代的帝王史上也是凤毛麟角和难能可贵了。安史之乱在他手中终结,但他为了早日平定叛乱,结束动荡的局面,对安史降将实施了姑息政策,以致形成了河北藩镇割据的局面,给继承者遗留下了难以彻底消除的祸患。
注意了,李俶其实一直是庶出长子身份,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按照传统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他在盛世,纵有才名,也不是那么容易立成继承人的。乱世在某种程度上,帮了他。因为“乱世立长”。
李俶之于吴兴才女沈氏,有人打比方,就是红楼梦里,宝玉与袭人的关系。公元741年沈氏作为良家子入选东宫,被太子赏赐给当时才14岁的广平王做“屋里人”,教儿子男女之事,次年生子李适。待5年后正妃崔氏迎娶进门后,论资排辈明确身份,也才是一个侍妾,地位低的吓死人。父母这样安排一个通房丫头,沈氏年龄大于李俶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样说来,沈氏只是作为男主人通晓男女之事的工具,成为李俶的第一个女人,生了李俶的第一个儿子,而已。
注意了,李适也是庶长子,也是沈氏唯一所出的孩子。母家来自敌对势力的正妃崔氏生两儿一女 (打金枝的那个升平公主到底是从哪个妈生的,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主流说法是,崔氏所生) ,而且王府里其他侍妾同样有生养。广施恩泽,雨露均沾,广平王心里一杆秤,称得是要情有情要理有理,沈氏大概从丈夫的恩宠里再分不到半杯羹,拎拎清忍辱负重苦熬几年一朝“母凭子贵”,走这条道路“曲线救国”的赢面可能会更大一些。
如果说,岁月静好,求一世安稳,倒也算了,公元755年安史之乱来了,皇家仓惶出逃,带走谁不带走谁,关键时刻就知道关系孰轻孰重了。李俶再不喜欢也带走了崔氏、喜欢的带走了独孤氏,儿子自然不能丢,长子李适(年14岁,算大人了,想当年李俶就是14岁收了沈氏入房15岁喜当爹)当然带着走,带走一大堆家眷,却没有带走沈氏。公元757年大唐收复两京,李俶在掖庭找到关押于此的沈氏,沈氏再没回到过王府,就一直留在了洛阳,直到史思明再次反叛攻占洛阳后不知所踪。
记得我曾经听过一个地主+大银行家的长公子现在80+的老人家给我讲他的家族的故事,大银行家一共娶过三个太太,大太太是在家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配,二太太离婚,三太太是银行家在大城市自由恋爱新式生活方式。49年初银行家嗅觉灵敏带着三太太和金银细软跑到香港另立山头,大陆这边留守家宅的就是徒有虚名的大太太和长公子,美其名曰:看守祖业责任重大。51年春节刚过不久,长公子机灵,一见大势不好,脚底抹油去香港投奔了亲爹,留下有自知之明的大太太与一家子发霉的家具一起等待命运宣判。结果历史的洪流该怎么冲洗什么冲洗,待到这位长公子90年代衣锦还乡,亲妈早就在30年前消无声息的逝去。——世上其实并无什么新事,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情景重现而已。
李豫当皇帝后,一直没有立后,有人研究说,不是因为沈氏,而是为了太子李适。李豫762年即位,当时安史之乱接近尾声,764年形势好转,继承人议题提上议事日程。时年长子李适22岁,领天下兵马大元帅,其余儿子均年幼。自己选好的继承人,就要尽力确保这个继承人的合法性和舆论导向。立后容易,立后后就马上会呈现出嫡庶之争,这不利于李适。为国家、为子嗣安定,李俶可以说,操碎了心。
这里要说说,真正让李豫长时间情深意切的女人——独孤氏,是公元750年时年23岁的广平王亲自选进广平王府成为侍妾(彼时与沈氏一个等级),当年就生了一个儿子(肚子真是争气)。安史之乱时,与广平王一起避难离开长安,一直陪伴在身边,正妃崔氏死去后,基本上就专宠后宫了。唐代宗即位后先忙国事再忙家事,没见独孤氏有过什么怨言。代宗即位第6年才封独孤氏为贵妃(此时册立太子已过4年之久),一直到公元775年病逝, 追谥贞懿皇后。独孤氏病逝以后,唐代宗追忆成疾,三年不忍下葬,尸体都发臭了还放在内殿睹棺材思情,第4年(公元779年)唐代宗也病逝了,德宗即位。

你说,爱一个女人爱25年,爱成这个样子,干嘛不早点立皇后,非等人死了以后?或者这个独孤氏也生养儿子,她的儿子也可以立太子?
人家毕竟是帝王心谋帝王业,这笔账不是这样算的。李豫庶长子即位,深知形势比人强。当今的皇太子李适早已成人,位居天下兵马大元帅,军权在握。而独孤贵妃的儿子年仅十二岁。再加上从唐高宗时代就开始的后宫乱政、外戚专权,高宗的武则天,中宗韦氏与安乐公主,玄宗前有武惠妃后有杨贵妃,亲爹肃宗这里也有张氏乱权。唐朝空前繁盛,文化发展到达一个高度,男女开化程度前所未有,女权思想尚未形成系统论、思辨性,实用主义却在积极谋动,女人地位一高再加上有点才华,都忍不住要往前台窜。大局初稳,容不得一点放纵。这帝位,说句实在话,也是从嫡母那里抢过来的。前车之鉴啊~~与其民间寻找一位早就了无音讯的沈氏,比立身边一个活人更有政治意义。
只能说,帝王的心就是这样九曲十八弯。再爱一个女人,理智永远走在情感的前面,大是大非分的清清楚楚,该给的给,不能给的心思意念也一点也没动摇过。稳定压倒一切。更何况,对于所爱的人来说,如果无法打包票、给不了一身的权贵,倒不如给一世实实在在的平安。独孤氏善始善终,所生养的两个孩子,健康长大,各自婚娶,都没白白牺牲在自古凉薄第一家的王室争斗里,求仁得仁。一个皇帝对爱情最大的的善意,大概如此了。

也许在现实的世界里,李俶与独孤氏所苦心经营的爱情,就是: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好了,这个乱世之中不离不弃彼此成全的故事,女主角的名字改成独孤氏,说不定更贴近事实。沈氏能够留名千古,要感谢生养了一个重情重义又在权利斗争中胜出的好儿子。


-
-
-
-
-
-
-
-
-
-
-
-
-
-
-
-
-------------------------------------楼下真相了 -----------------------------------

-
豆友lKpLx8cFhM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1 14:41:29
-
JBJ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05 08:36:59
-
快跑下一个更乖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16 17:36:52
-
你管我叫什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9 21:35:13
-
清歌莫断肠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6 18:47:55
-
落英沉香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5 23:17:08
-
吉塔与少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30 17:01:27
-
豆友213464263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4 10:30:18
-
豆友174928117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7:22:16
-
豆友211367628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8 02:22:38
-
radge0814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3 10:41:25
-
钉钉打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1 14:03:36
-
地铁判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1 13:08:43
-
豆友211321441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6 22:18:36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6 13:32:13
-
魏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6 13:40:20
-
季节到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4 14:40:20
-
胡萝卜Zzzyl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2 21:13:36
-
大只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08 12:26:07
-
云鶴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0 21:28:17
-
注销中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4 15: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