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住宅改造王》笔记 物件094 令人骨折的家
原始格局。

大门内是分为私用与店面的两道玄关门。

温暖又复古的办公室空间。

利用楼梯下方的死角制作的是两扇门对开的收纳柜。

它还可向外滑动拉出。下方分隔成方形小格子的柜子,让染好的美丽布匹不会彼此重叠而可以个别收纳。

在旁边直达天花板的收纳柜中,有招待客人喝茶时使用非常方便的小水槽。

原本收纳在地板下的矮桌,拉出来的桌脚可以牢牢固定。

拉开靠墙的收纳柜门,也可让桌面变得更宽广。

不但有效利用了有限的空间,也减轻了劳作的体力负担。

店铺的西侧是工厂。设置大片玻璃隔间,可以看到最底端的工厂,成为具有连接性的空间,且有功能健全的动线。

为了应对染布工厂特殊环境会产生湿气与寒冷的问题,利用旧有的铝制晒衣竿,设置了干燥室。

用惯了的染布机器,重回以前的放置地点。

办公室东侧大型收纳柜旁,设置了不必绕到室外,直接通往住家玄关的门。

设有壁龛的高雅的日式空间。

南侧的整面墙上设置的是吊挂起来的四座滑动式大型和服收纳柜,存放了近两百件和服。

这间卧室隔壁是3坪的厨房兼餐厅。

卧室看餐厅。

餐厅同样保有广大的收纳空间,功能也十分健全。

绵延至三楼的楼梯下方难以利用的死角,毫不浪费地加以利用。

餐厅的另一端是卫浴区域。两扇并排的门板,左侧是盥洗室和浴室。

尽头是卫生间。

楼梯现在有淡粉红色朦胧灯光,轻柔照亮了脚边与扶手。

爬上楼梯,稍右的门后是为了让女儿与孙子们,随时可以住下来而设的客房。

房间只有2坪。

周围所设的大片落地窗,让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来,成为非常舒适的空间。

三楼设置的另一个房间。

是住在这里工作30多年的匠人的房间。

小书桌。

墙上设有大容量的收纳柜。

与铺有榻榻米的房间以平坦的地面相连结的是可以眺望美景的木制阳台,让房间充满了舒爽的微风。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