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理上级,实现自我成长
在逻辑思维看到一份管理上级的清单,简单概括为:
1、上级代表公司购买你的时间和精力,以节省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他是客户,你需要洞察客户需求;
2、你交给客户的的工作结果是“产品” ,即使小如邮件、文档、想法,都应清晰、完整,让客户迅速抓住重点;
3、你和客户之间的沟通节奏由你掌控;应及时、规律、主动,告诉客户项目的进度、客户的决断点、下一个工作重点、沟通时间点;
4、计划外的沟通和反馈,尽量按客户时间表走,沟通之前应告知具体想请教的内容等,客户的时间稀薄不确定,他的精力,是团队的资源;
5、 沟通时用营销思维“算计”客户,简单、有效、及时信息同步,展示项目紧迫感和重要性,客气提出困扰和需求,吸引他对你的工作倾斜更多的注意力、资源、时间;
6、需客户提供意见时,给他做选择题而不是主观题,帮他聚焦问题、引导思考。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效率的求助逻辑是“请指条路,我继续干”;
7、“逼”客户干活,你可以在他目前的工作进度里,帮他的忙,等你把能做的事都做完,他自然退无可退;
8、与客户达成的共识,如果有变化,请务必沟通确认,擅自修改计划可能会损害上级在更大维护上的安排;
9、把团队之外的资源和经验引进团队,帮组织挣效率,锻炼自己的上级自觉;
10、无论有多少种招数,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客户发自内心信任你。取信于人就两个字:靠谱。即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回想平日工作,是否能一一对应,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边有个重要的观点:把上级当做客户。客户间是合作关系,各取所需,并在合作中寻找双赢。客户购买你的时间,他才能集中精力把控大方向,落实公司的战略目标。你出售时间,在这过程中执行项目,获得成长和薪水。
所以你要怎么对待客户?敷衍,重复简单工作,让客户疲于应对你的低效?还是明确你的角色,洞察客户需求,让客户满意甚至依赖你的能力?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合作效果大为不同。有趣的是,我一个能力超强的主管曾说过,要处理好婆媳关系,应该把婆婆当成客户。看来“客户”观念能在不同场景融会贯通。
这其中,如何与客户沟通很重要。
工作沟通,分为上行沟通、平行沟通,下行沟通。和上级沟通,属于上行沟通。
工作时常能看到上级火急火燎主动找下属要项目过程、结果数据;也常见下属拖延问题,藏着掖着,导致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在会议上,也可见如同裹脚布般又长又臭的汇报,人人昏昏欲睡,仿佛要用尽全身力气,客户抓不住重点也浪费时间。
这些都是沟通不良的表现。
如何改善沟通,总结自身工作经验,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且是我需不断改善的地方。
一、有技巧的主动
刚工作那会,我是个“闷葫芦”,很少主动汇报工作进度,有什么问题总是先放着,等主管解决。我的主管是个儒雅的男士,虽不朝女性发火,也常被弄得一脸郁闷,我也被质疑工作态度,即使我有亮点,恐怕也黯然失色。后来上级换成严厉型高要求的主管,我懒散的状态才慢慢改变过来。
在主动汇报前,先整理工作,并将汇报内容打个草稿,预先在脑海里演练,并设想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和客户沟通过程中,将渐渐脚步一致,说不定有一天,你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现在有许多管理小工具可以运用,比如3W、AIP等,实现工作项目的持续跟踪。
主动意味着你有想法,执行力高,代表你积极的工作态度。上级作为客户,及时了解你的工作状态,遇见问题时能有效解决。
二、思虑周全
有次应生产部门要求沟通物业维修的时间,因维修得停产,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到维修那天,我上级收到一封抄送总经理的投诉信,投诉我们部门未能和计划部门沟通,随便让生产停产,后果谁来承担。措辞严重犀利。当时我以为要被开除了,惶恐不安,所幸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这件事给我了深刻的教训。
思虑不全,好事容易变坏事。在职场上,沟通的对象多,做决定时应冷静考虑,尽量周全,顾及到利益部门。这样,能减少上级的麻烦。
三、细节体现职业素养
以前发邮件,喜欢直接拉上附件,并在标题体现主题即可。客户查看邮件,得点开附件阅读,才能了解具体内容和重点。发邮件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为:附上附件,在邮件中将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标出重点,让查阅者一目了然,体现你的专业和呈现精心为对方服务的过程。如果邮件重要性高,应设置查看回执,并在邮件里体现回复截止时间,以免日后出现相互扯皮。
汇报内容应尽量用数据体现。数据客观、直接,结合图表,能清晰直观显示项目过程及变化趋势。如果换成文字描述,恐怕得变成裹脚布。当然,数据的准确性很重要。
四、沟通的语气动作
沟通时如果喜欢用语气词,比如额、哎、那个嘛等,会显示你的迟疑,不确定,如果还有摸头、眼神飘移等小动作,则更使得你心怀不轨,让客户质疑你的能力与动机。
在日常沟通中,注意留意自己的语气,可以的话,录下来自己听。在空闲时间,多朗诵文章,感情充沛地大声朗诵。如果声音弱,不洪亮,可以躺着读书、唱歌,锻炼气息。运动也是个增强活力的好办法。
五、经营个人形象
之所以把这个列进来,因为形象是另一种语言。大大咧咧,不修边幅,工作可能粗枝大叶;邋遢脏乱,自己都搞不定,怎么搞定客户?
形象,是自律的直接体现。挺拔的体态、饱满的精神状态,得体的着装让人赏心悦目,沟通事半功倍。
六、持续学习+复盘
养成阅读习惯,积累知识。当内心充盈,外在自然也不差。改善一段时间,再复盘,总结,修正。PDCA循环。
这份清单,还强调了个重点:靠谱。
随着年岁渐长,对优秀有了新的理解。你是靠谱的,你就是优秀的。日常我们评价一个人,也常常用靠谱与否作为标准。可以说,靠谱是个很可贵的品质。
靠谱,做人做事有分寸,责任心强。他有相应的能力完成工作,细节把控好,周全,效果达到标准值。
如果客户说,你做事靠谱,我放心,这是很高的评价。而成为一个靠谱的人,也需要磨练。
“如何管理上级”,除了有效沟通和靠谱,成为客户的得力助手外,我认为主动想“客户所想”也很重要。就像第9点说的,把团队之外的资源和经验引进团队。
当一个部门运作已久,制度越来越成熟、完善,一切按部就班。如果你能想上级所想,积极创新,提出更高阶的方案,并作出亮眼成绩,这无疑锦上添花。
除此之外,把客户当做兄长/姐姐,尊敬他/她,支持他/她,尝试站在他/她的角度看问题,体谅双 方,相信客户能感受到你的诚意。
当然,如果你认为现上级能力不足,难以沟通,别急,先观察他/她能担任管理岗位的原因,向对方学习,变更沟通方式。如果现上级人品败坏,不值得下功夫管理,就好好想想自身情况,考虑是看在钱的份上适当妥协,还是勇敢跳槽。
管理上级,是为了自身的成长,这是最重要的目的。
1、上级代表公司购买你的时间和精力,以节省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他是客户,你需要洞察客户需求;
2、你交给客户的的工作结果是“产品” ,即使小如邮件、文档、想法,都应清晰、完整,让客户迅速抓住重点;
3、你和客户之间的沟通节奏由你掌控;应及时、规律、主动,告诉客户项目的进度、客户的决断点、下一个工作重点、沟通时间点;
4、计划外的沟通和反馈,尽量按客户时间表走,沟通之前应告知具体想请教的内容等,客户的时间稀薄不确定,他的精力,是团队的资源;
5、 沟通时用营销思维“算计”客户,简单、有效、及时信息同步,展示项目紧迫感和重要性,客气提出困扰和需求,吸引他对你的工作倾斜更多的注意力、资源、时间;
6、需客户提供意见时,给他做选择题而不是主观题,帮他聚焦问题、引导思考。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效率的求助逻辑是“请指条路,我继续干”;
7、“逼”客户干活,你可以在他目前的工作进度里,帮他的忙,等你把能做的事都做完,他自然退无可退;
8、与客户达成的共识,如果有变化,请务必沟通确认,擅自修改计划可能会损害上级在更大维护上的安排;
9、把团队之外的资源和经验引进团队,帮组织挣效率,锻炼自己的上级自觉;
10、无论有多少种招数,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客户发自内心信任你。取信于人就两个字:靠谱。即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回想平日工作,是否能一一对应,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边有个重要的观点:把上级当做客户。客户间是合作关系,各取所需,并在合作中寻找双赢。客户购买你的时间,他才能集中精力把控大方向,落实公司的战略目标。你出售时间,在这过程中执行项目,获得成长和薪水。
所以你要怎么对待客户?敷衍,重复简单工作,让客户疲于应对你的低效?还是明确你的角色,洞察客户需求,让客户满意甚至依赖你的能力?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合作效果大为不同。有趣的是,我一个能力超强的主管曾说过,要处理好婆媳关系,应该把婆婆当成客户。看来“客户”观念能在不同场景融会贯通。
这其中,如何与客户沟通很重要。
工作沟通,分为上行沟通、平行沟通,下行沟通。和上级沟通,属于上行沟通。
工作时常能看到上级火急火燎主动找下属要项目过程、结果数据;也常见下属拖延问题,藏着掖着,导致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在会议上,也可见如同裹脚布般又长又臭的汇报,人人昏昏欲睡,仿佛要用尽全身力气,客户抓不住重点也浪费时间。
这些都是沟通不良的表现。
如何改善沟通,总结自身工作经验,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且是我需不断改善的地方。
一、有技巧的主动
刚工作那会,我是个“闷葫芦”,很少主动汇报工作进度,有什么问题总是先放着,等主管解决。我的主管是个儒雅的男士,虽不朝女性发火,也常被弄得一脸郁闷,我也被质疑工作态度,即使我有亮点,恐怕也黯然失色。后来上级换成严厉型高要求的主管,我懒散的状态才慢慢改变过来。
在主动汇报前,先整理工作,并将汇报内容打个草稿,预先在脑海里演练,并设想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和客户沟通过程中,将渐渐脚步一致,说不定有一天,你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现在有许多管理小工具可以运用,比如3W、AIP等,实现工作项目的持续跟踪。
主动意味着你有想法,执行力高,代表你积极的工作态度。上级作为客户,及时了解你的工作状态,遇见问题时能有效解决。
二、思虑周全
有次应生产部门要求沟通物业维修的时间,因维修得停产,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到维修那天,我上级收到一封抄送总经理的投诉信,投诉我们部门未能和计划部门沟通,随便让生产停产,后果谁来承担。措辞严重犀利。当时我以为要被开除了,惶恐不安,所幸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这件事给我了深刻的教训。
思虑不全,好事容易变坏事。在职场上,沟通的对象多,做决定时应冷静考虑,尽量周全,顾及到利益部门。这样,能减少上级的麻烦。
三、细节体现职业素养
以前发邮件,喜欢直接拉上附件,并在标题体现主题即可。客户查看邮件,得点开附件阅读,才能了解具体内容和重点。发邮件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为:附上附件,在邮件中将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标出重点,让查阅者一目了然,体现你的专业和呈现精心为对方服务的过程。如果邮件重要性高,应设置查看回执,并在邮件里体现回复截止时间,以免日后出现相互扯皮。
汇报内容应尽量用数据体现。数据客观、直接,结合图表,能清晰直观显示项目过程及变化趋势。如果换成文字描述,恐怕得变成裹脚布。当然,数据的准确性很重要。
四、沟通的语气动作
沟通时如果喜欢用语气词,比如额、哎、那个嘛等,会显示你的迟疑,不确定,如果还有摸头、眼神飘移等小动作,则更使得你心怀不轨,让客户质疑你的能力与动机。
在日常沟通中,注意留意自己的语气,可以的话,录下来自己听。在空闲时间,多朗诵文章,感情充沛地大声朗诵。如果声音弱,不洪亮,可以躺着读书、唱歌,锻炼气息。运动也是个增强活力的好办法。
五、经营个人形象
之所以把这个列进来,因为形象是另一种语言。大大咧咧,不修边幅,工作可能粗枝大叶;邋遢脏乱,自己都搞不定,怎么搞定客户?
形象,是自律的直接体现。挺拔的体态、饱满的精神状态,得体的着装让人赏心悦目,沟通事半功倍。
六、持续学习+复盘
养成阅读习惯,积累知识。当内心充盈,外在自然也不差。改善一段时间,再复盘,总结,修正。PDCA循环。
这份清单,还强调了个重点:靠谱。
随着年岁渐长,对优秀有了新的理解。你是靠谱的,你就是优秀的。日常我们评价一个人,也常常用靠谱与否作为标准。可以说,靠谱是个很可贵的品质。
靠谱,做人做事有分寸,责任心强。他有相应的能力完成工作,细节把控好,周全,效果达到标准值。
如果客户说,你做事靠谱,我放心,这是很高的评价。而成为一个靠谱的人,也需要磨练。
“如何管理上级”,除了有效沟通和靠谱,成为客户的得力助手外,我认为主动想“客户所想”也很重要。就像第9点说的,把团队之外的资源和经验引进团队。
当一个部门运作已久,制度越来越成熟、完善,一切按部就班。如果你能想上级所想,积极创新,提出更高阶的方案,并作出亮眼成绩,这无疑锦上添花。
除此之外,把客户当做兄长/姐姐,尊敬他/她,支持他/她,尝试站在他/她的角度看问题,体谅双 方,相信客户能感受到你的诚意。
当然,如果你认为现上级能力不足,难以沟通,别急,先观察他/她能担任管理岗位的原因,向对方学习,变更沟通方式。如果现上级人品败坏,不值得下功夫管理,就好好想想自身情况,考虑是看在钱的份上适当妥协,还是勇敢跳槽。
管理上级,是为了自身的成长,这是最重要的目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