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祭坛上的别样祭品
时至今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了。也许,对于亲历战争的那一代人,70年已超过了一个人的自然寿命。处于现今和平年代的人们,只能通过历史博物馆、烈士公墓、纪念文集及其他各色媒体,来了解发生于上个世纪的那场战争。然而,吊诡的是,相对于上个世纪的人而言,当下的公众似乎更接近历史,知晓历史,不仅是由于他们站在边缘位置,所谓旁观者清,距离加强了他们的可视性和分辨力;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接收的信息开放而多样,液态现代世界(齐格蒙特•鲍曼语)在加剧社会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同时,也掀去了往昔年代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隐晦和禁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发现了昔日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东西,在这里,权且将其称之为战争祭坛上的别样祭品。
走进上海外白渡桥附近的上海犹太人纪念馆,在你真切地了解纳粹第三帝国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外,还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苦楚和强烈的悲剧意识。其一,不敢相信斯大林的苏联会企图肢解邻国波兰。苏德条约的签订只是卡廷森林事件的前奏,其逻辑是相通的。当你为希特勒一心想把波兰从世界版图上抹去而出离愤怒时,对怀有同样图谋的斯大林,你无疑会感到震惊莫名了。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16天后,“9月17日清晨,俄国以大批装备精良的部队开始侵入波兰,几乎不曾遇到什么抵抗,在一个星期之内挺进了大约一百五十英里——差不多到了寇松线。驻在东部各省的波军在9月的第三周中溃不成军,俄国人的进攻完全出于波军的意外。俄国人散发的传单上印有德军进攻范围的地图,以涣散波军的士气,入侵者还造谣说,他们是来打德国人,而不是来打波兰人。”(阿诺德•汤因比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三卷“轴心国的初期胜利”,第52页)在此期间,大批波兰高、中、低级军官成为战俘。1940年4月至5月间,苏联秘密警察机关内务人民委员部在斯大林和苏共政治局批准下,对约为22,000,最常见的数字为21,768人进行了有组织的大屠杀,屠杀发生在卡廷森林、特维尔、哈尔科夫等地。此次事件,被称作卡廷大屠杀,又称“卡廷森林大屠杀”、“卡廷事件”或“卡廷惨案”。整个冷战期间,苏联政府一直不承认此事是己所为,将其罪责推给纳粹德国。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才正式承认卡廷惨案为苏联秘密警察所为。1990年4月13日,卡廷万人坑发现47周年纪念日,苏联官方正式表达“深切的歉意”,并承认苏联秘密警察机关应为此事负责。这一天被宣布为世界卡廷纪念日。在波兰人和美国人于1991年至1992年间发现了更多的证据之后,俄罗斯联邦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将最高机密档案的“第一卷”转交给了新任的波兰总统莱赫•瓦文萨。
而在2012年1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捍卫苏联的最后一搏:“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反对戈尔巴乔夫》的书中,时为戈尔巴乔夫的副总统、所谓“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掌门人的亚纳耶夫,概不承认所谓卡廷事件,反倒把斯大林说成是波兰的救星和恩人,“把波兰人从被纳粹分子彻底消灭的计划中拯救出来了”。
其二,不愿相信那位主动返回集中营几度穿越生死线的英雄竟被自己人轻易处决了。一位出身军官的波兰人,主动来到集中营,查清集中营的内情,带领狱友顺利越狱。这样的英雄,反被波兰地下政府视为耻辱的叛徒,杀掉了。更惨的是,几十年他都背着叛徒的恶名,直到冷战结束。先前读林达先生的《西班牙旅行笔记》,在读到西班牙内战时,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跃然纸上。在反弗朗哥阵营一方,失败的原因除去大多数人是没有经历过军事训练的志愿者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第三国际的干预,内部清洗,结果许多人被自己同志陷害致死。这也是奥威尔最终侥幸逃离左翼的根由。
前些年一篇关于“5000爱尔兰老兵因抗击纳粹获罪”的报道,惊人地再现了二战所鲜为人知的一面。这则报道也如卡廷森林事件一样,国家的耻辱又一次从历史中跃入今人的视野。为了抗击希特勒对英伦三岛的侵犯,5000名爱尔兰人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英国军队,这些志愿者为保护不列颠这块欧洲唯一的“净土”,为使整个欧洲从法西斯的魔爪下获得解放,用自己的流血牺牲,为爱尔兰在这场战争中赢得了殊荣。硝烟散后,他们回到故土爱尔兰,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如此不堪设想的一幕——他们从此成为国家的罪人。这样的国家逻辑把他们置于罪人的行列:英国是爱尔兰的敌人,加入英国军队就等于站在敌人一方,哪怕你抗击的是纳粹德国。于是,这些勇毅的反法西斯战士非但没有被尊为英雄,反而被冠以叛徒之名,几十年里生计困窘,养老金被褫夺,前景黯然,苟活在自己的乡梓之地。只是在他们大半凋零、残存无几的时候,在持续已久的批评声浪下,新一届政府才想起给这些二战老兵平反,恢复他们应得的名声。
对此今天的人们不禁会问:这就是某些国家曾扮演的角色吗?他们的良心何在?固守某种猵狭的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信条,对弱小民族任意欺凌和蹂躏,对成千上万的波兰精英和出生入死的反法西斯义士肆意杀戮,概不承认爱尔兰士二战老兵的贡献反而污蔑其为国家叛徒,拒不接受对历史事实的披露,一味隐瞒不可告人的弥天大谎,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们还会发出这样的诘问:难道就没有高于国家信条之上的价值了吗,比如人的生命、自由和尊严。这本身不也见证了一种耻辱吗?
走进上海外白渡桥附近的上海犹太人纪念馆,在你真切地了解纳粹第三帝国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外,还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苦楚和强烈的悲剧意识。其一,不敢相信斯大林的苏联会企图肢解邻国波兰。苏德条约的签订只是卡廷森林事件的前奏,其逻辑是相通的。当你为希特勒一心想把波兰从世界版图上抹去而出离愤怒时,对怀有同样图谋的斯大林,你无疑会感到震惊莫名了。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16天后,“9月17日清晨,俄国以大批装备精良的部队开始侵入波兰,几乎不曾遇到什么抵抗,在一个星期之内挺进了大约一百五十英里——差不多到了寇松线。驻在东部各省的波军在9月的第三周中溃不成军,俄国人的进攻完全出于波军的意外。俄国人散发的传单上印有德军进攻范围的地图,以涣散波军的士气,入侵者还造谣说,他们是来打德国人,而不是来打波兰人。”(阿诺德•汤因比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三卷“轴心国的初期胜利”,第52页)在此期间,大批波兰高、中、低级军官成为战俘。1940年4月至5月间,苏联秘密警察机关内务人民委员部在斯大林和苏共政治局批准下,对约为22,000,最常见的数字为21,768人进行了有组织的大屠杀,屠杀发生在卡廷森林、特维尔、哈尔科夫等地。此次事件,被称作卡廷大屠杀,又称“卡廷森林大屠杀”、“卡廷事件”或“卡廷惨案”。整个冷战期间,苏联政府一直不承认此事是己所为,将其罪责推给纳粹德国。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才正式承认卡廷惨案为苏联秘密警察所为。1990年4月13日,卡廷万人坑发现47周年纪念日,苏联官方正式表达“深切的歉意”,并承认苏联秘密警察机关应为此事负责。这一天被宣布为世界卡廷纪念日。在波兰人和美国人于1991年至1992年间发现了更多的证据之后,俄罗斯联邦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将最高机密档案的“第一卷”转交给了新任的波兰总统莱赫•瓦文萨。
而在2012年1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捍卫苏联的最后一搏:“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反对戈尔巴乔夫》的书中,时为戈尔巴乔夫的副总统、所谓“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掌门人的亚纳耶夫,概不承认所谓卡廷事件,反倒把斯大林说成是波兰的救星和恩人,“把波兰人从被纳粹分子彻底消灭的计划中拯救出来了”。
其二,不愿相信那位主动返回集中营几度穿越生死线的英雄竟被自己人轻易处决了。一位出身军官的波兰人,主动来到集中营,查清集中营的内情,带领狱友顺利越狱。这样的英雄,反被波兰地下政府视为耻辱的叛徒,杀掉了。更惨的是,几十年他都背着叛徒的恶名,直到冷战结束。先前读林达先生的《西班牙旅行笔记》,在读到西班牙内战时,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跃然纸上。在反弗朗哥阵营一方,失败的原因除去大多数人是没有经历过军事训练的志愿者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第三国际的干预,内部清洗,结果许多人被自己同志陷害致死。这也是奥威尔最终侥幸逃离左翼的根由。
前些年一篇关于“5000爱尔兰老兵因抗击纳粹获罪”的报道,惊人地再现了二战所鲜为人知的一面。这则报道也如卡廷森林事件一样,国家的耻辱又一次从历史中跃入今人的视野。为了抗击希特勒对英伦三岛的侵犯,5000名爱尔兰人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英国军队,这些志愿者为保护不列颠这块欧洲唯一的“净土”,为使整个欧洲从法西斯的魔爪下获得解放,用自己的流血牺牲,为爱尔兰在这场战争中赢得了殊荣。硝烟散后,他们回到故土爱尔兰,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如此不堪设想的一幕——他们从此成为国家的罪人。这样的国家逻辑把他们置于罪人的行列:英国是爱尔兰的敌人,加入英国军队就等于站在敌人一方,哪怕你抗击的是纳粹德国。于是,这些勇毅的反法西斯战士非但没有被尊为英雄,反而被冠以叛徒之名,几十年里生计困窘,养老金被褫夺,前景黯然,苟活在自己的乡梓之地。只是在他们大半凋零、残存无几的时候,在持续已久的批评声浪下,新一届政府才想起给这些二战老兵平反,恢复他们应得的名声。
对此今天的人们不禁会问:这就是某些国家曾扮演的角色吗?他们的良心何在?固守某种猵狭的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信条,对弱小民族任意欺凌和蹂躏,对成千上万的波兰精英和出生入死的反法西斯义士肆意杀戮,概不承认爱尔兰士二战老兵的贡献反而污蔑其为国家叛徒,拒不接受对历史事实的披露,一味隐瞒不可告人的弥天大谎,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们还会发出这样的诘问:难道就没有高于国家信条之上的价值了吗,比如人的生命、自由和尊严。这本身不也见证了一种耻辱吗?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