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天的故事
查看话题 >夏日凫水
文/沙仑

我幼年生活的那个乡村,夏日去水塘里洗澡/凫水不是男人和男孩子的特权,女人和女孩子照样可以扑通扑通跳下水,或洗澡或凫水,随她便。只是村里的女人们极少在水塘里洗澡,我所见过的水性特别好又喜欢在水塘里玩耍的女人大约只有村西头金梅家的二儿媳。她具体叫什么名字不清楚,只听大家都叫她“大宝”。我小时候,每天傍晚都能见到她和她丈夫二毛坐在我家门前大水塘中央的黑色大轮胎上,双脚挑起水花,嬉笑着,打闹着,非常欢快。有时候二毛在水里游着推着轮胎慢慢移动,有时候他们两人在水里比赛扎猛子,看谁最先钻进轮胎中央。每个在塘埂上拔豆秸秆或者放渔网虾笼子的人都忍不住驻足观望,露出宽容和欣慰的笑容,低喃着:“真是一对好玩的小夫妻。”村里人对小青年们的打情骂俏很是宽容,哪怕他们再夸张也不为过。好景不长,一年夏季,正是收割的时候,二毛在田畈里连接打稻电机的电线时不小心触电,当场死亡。那年他才24岁,大宝26岁,他们的儿子刚满1岁。大宝哭得不省人事,村里的妇女都为二毛哭泣,纷纷去他家帮忙料理身后事。因为二毛是村里极好看的小伙子,待人又特别和气,深得村里人赞许。后来,我家门前大池塘里再也不见成年女性凫水的身影。
我们小孩子依旧是扑通扑通往水里跳。小女孩穿着小裤衩和短袖,小男孩则没有那么多顾虑,直接穿着小裤衩,像小青蛙似的往水里蹦跶。夏日玩水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家长不会多话,前提是一群小孩玩水时至少有一个大人在一旁看着。(偷偷去水塘边玩耍的孩子不在此列) 夏日傍晚,最常见的景象是: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去水塘边洗澡,居住在他家周围的孩子们呼啦”一声拿着毛巾和香皂欢天喜地跟着去,不论这些孩子的父母是否跟这位父亲交代什么,这位父亲都有责任照看邻家的几个孩子。孩子们在水塘浅水处拍水嬉闹,大人一个猛子扎进深灰色的水中,好长一会儿才能看到水塘中间冒出的一个小黑点。几个稍大一点的孩子逗这个孩子:“咦,你爸爸被水鬼拖走咯!”这个小孩停止玩水,站在水中四处张望,没见他父亲的影子,哇啦一声哭起来:“爸——爸——”“小呆瓜,哭什么?爸爸在这里。”远处的小黑点慢慢向近处移动,然后便能听到他拨弄水发出的声音,再然后他的身体从水中露出来。小孩子便停止哭泣。这位父亲站在浅水处拿肥皂洗头洗脸,再用湿毛巾在身体上绕几下,擦一擦,顺手给孩子洗洗脸,一切完毕,再吩咐其他几个孩子:“xx,xxx,你们洗好了没?快点搞,我们要回去了噢!”几个小孩纷纷拿着毛巾胡乱擦拭一通,跟着这位父亲爬上岸,沿着塘埂排成一队回去了,身后是一片寂静的大水塘。
最热闹的傍晚莫过于妇女们在水塘边洗菜淘米搓抹布,男人们带着一群孩子在水塘里洗澡。几个男人相约着游到水塘对面,三五个小黑点分散在水塘中间,在金色绸缎般的水面上移动着,偶尔还有几束水花蹦出来,伴随着“喔——喔——”的嬉闹声,在水中自由自在划水的男人们与小孩子无异。小孩子们在水塘浅水区玩出各种花样。有的蹲在水里摸蚌壳子和小石头,有的将两手撑在水底爬来爬去,身体顺着水的浮力自然漂浮,像一只大蜥蜴,有的直接拍着水花尖叫,还有几个孩子比赛谁在水下憋气时间长。蹲在水边玉石板上洗菜淘米的妇女们见孩子们玩得不成名堂,就要叫喊了:“别把水搞混了,还怎么洗菜?”“XX,别钻到水底了,小心水鬼把你们拖走!”妇女们洗好各类物件,对着水塘中间的男人们呦喝一声:“看好小孩子们!你们洗好就赶紧上来!”“晓得——晓得——”男人们应声。那时候农村家长对小孩子并不特别在意,一年两年,小孩子就这样寥寥草草地长大了。对家长来说,小孩子平安长大似乎是件极其自然的事情,丝毫不需费心思。
我和妹妹揪准一切可能的机会去水塘里玩水。父亲搭着毛巾去水塘边,我们跟着;母亲去洗菜搓抹布,我们跟着;村里其他男人带着一帮小孩去水塘边洗澡,我们也夹杂在其中。我们唯独不敢独自去水塘边,因为母亲说水塘里有水鬼,趁着大人们不在旁边,就把小孩子拽到水里,用泥巴糊住小孩们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每每想到这幅可怕的情景,吓得皮肤毛孔都收缩起来。但是夏季的水塘实在很诱人啊。傍晚的池塘,水面在太阳持续照射下保持余温,水下却是清凉凉的,让人忍不住用脚在里面多搅动几下或者把身体埋藏在水下。 我父母从来不管我们,倒是祖母絮絮叨叨说了一些劝诫的话:“小女儿家家的,别总是跟小男孩们混在水中,太不像话。”立秋之后,祖母又搬出另一套说辞:“立秋之后就不该在水里玩了,水中有寒气,小心以后身上筋骨疼噢!”谁把祖母的话当一回事? 有一天傍晚,祖母蹲在水塘边的玉石板上洗头,我和妹妹两手趴在水塘边的玉石板上,身子埋在水里,用脚拍水,分外起劲,水浪花一波又一波卷起来滴落在我们头上。祖母嚷着:“别淘气啦。”我们哪里肯听!打得更起劲,一脚砸向水中,一大波浪花猛烈冲向玉石板,祖母受不住,一头栽进水里。那一刻把我们吓傻了,赶紧把祖母扶起来。祖母呛了一两口水,对我们姐妹俩总在水塘里胡闹之事越发不满了,跟我父母埋怨了好几次。(后来祖母请陶瞎子给我算了一命,说我命中有水关,不宜在水中玩。在那之后父亲对我看管的比较紧,即便是玩水,也必须在他眼皮子底下。)
父亲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便教我们凫水,我们乡下人不说“游泳”。与游泳不同,凫水不讲究那么多姿势,只求在水中游动不至于沉下去就行。父亲常常站在水深至他胸口的地方,托着我的下巴,缓缓往前移动。我整个身体都悬在水里,水底的凉意伴随着惊恐从脚底传到心脏。我确信父亲只要撤回手,我便会沉下去。父亲笑着鼓励道:“呼吸一口气,肺里必须保留一口气,才不会沉下去。划——划——再划——”父亲一遍一遍教我们,而我们却跟木头人似的不得要领。父亲手一松开,我们就像秤砣那般沉下去,他赶紧将我们托住。我们屡次失败,父亲也不恼,一个劲的教。也许父亲的教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一天我跳下水,意外发现自己可以浮起来了,并且能在水中游一段距离。随后妹妹也学会了凫水。我们当着父亲的面跳下水,拨开水,游了一段距离。父亲欣慰地说:“你们会凫水咯!”不过他并没有夸我们,反而多次提醒:“淹死的都是会凫水的。”
“那你为什么要教我们凫水呢?” “住在水塘边,会凫水是应该的,万一掉到水里自己可以游上来啊。” 我已经好些年不下水了,压根就不喜欢去游泳馆。想来想去,我并不是很喜欢水,只是喜欢天然的大池塘和在大池塘里的自由自在。关于凫水也不是必要的,城市里没有那么多天然水源,几乎不存在一不小心掉下去的情况。我好想这样对父亲说。
本文完成于2017年8月9日。
沙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罪与罚》里爱看热闹的俄国人 (7人喜欢)
- 发财树和生活里的“玄学意识” (1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