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和逆时针画圆的男生约会
在开始阅读前,请先找一张空白的纸或是在手机的笔记本里,画一个圆。不要想太多,随便画一个圆。
接下来,带着这个问题继续阅读,看看你到底是属于全世界的大多数还是中国的大多数。
这个圆,你是按照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画的?
去年十一月,GOOGLE做了一个叫“Quick,Draw”的在线游戏,用户要在20秒内画出游戏给出的词语(类似人机版的你画我猜)。他们打算用这些数据教人工智学习人类的绘画方式。截止今年五月,已经收集了5000万份涂画。

根据“Quick,Draw”的公共数据,科学家对世界各地的人们如何绘制基本图形做了比较,分析表明,人们绘制一个简单的圆的方式与其所在地理、文化,更与数百年的书面语言密不可分。
圆形,一种通用基本形式

无论在古希腊、伊斯兰艺术中或是禅宗和藏传佛教,圆都是文化内容的基本形式。
不管你从哪一点开始画圆,最后都会变成两种方式:顺时针和逆时针。
数据中包含了来自148个国家/地区的人们,使用手指或鼠标绘制的119000个独一无二的圆,最终分析团队对单个提交超过100个份数据的66个国家,进行了“圆形绘制方向”的喜好分析。
他们发现,美国人倾向于逆时针画圆,在近5万个美国人所画的圆中,有86%都是逆时针画法。而日本人则相反,在日本的数据中有80%的人都是顺时针方向画圆。

英国,捷克,澳大利亚,芬兰同样是86%逆时针绘制方向,和美国人一样。
某些国家的数据的一致性则更高,比如法国、德国和菲律宾有90%的画圆方向都是逆时针。在越南,逆时针的绘制方向更是高达95%。

按数据结果看来,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绘制圆的方向似乎都是逆时针旋转的,只有两个例外:台湾和日本。
绘制语言
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其一,也是将国家之间作区分的根据之一,即语言。那么人类的书写语言的顺序,从上到下或是从左到右的差异,是否可以解释他们绘制图形方向的不同?
美国人,欧洲人,拉丁美洲人虽然在口语发音上差异很大,但书写规律却十分相似。文字书写上有明显不同的是亚洲人和中东人。

基于中文的文字书写
让我们从日文开始说起。日文的书写使用三种文字:平假名、片假名和汉字。其中汉字基本上是直接建立于中国的汉字体系,平假名和片假名则是建立于语音体系。其中平假名的书写最接近英文字母,拥有最圆的笔顺,并且大部分弯曲的文字曲线书写都是顺时针方向。例如:あ,这个文字的书写就与英文中的“a”很相似。

日文和中文的书写都遵循着严格的笔顺要求,一般文字从左上方开始至右下方结束。如果要遵汉字书写不停顿一笔写完的原则,先画一条水平线然后再画一条垂直线,就会写出类似数字“7”这样的符号。长时间如此写下来,书写时自然就有了顺时针的趋势,“了”这个字就是一个证明。

同理,台湾和日本的书写顺序数据相似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由于某些政治正确的原因,GOOGLE没有搜集到太多来自中国的数据,但他们还是在一项1985年的中国圆形绘制研究中找到了一些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数据:当你151名参与者中,有72%的人是顺时针书写。

让我们再看一组更明显的图形对比:三角形。有97%的台湾人和90%的日本与韩国人在画三角形时是逆时针画法。而在美国,逆时针画三角形的人却仅比顺时针画的人稍微高出一点。

这种类似三角形绘制的笔顺同样也能从汉字书写规律中找到相似的例子,比如“人”字的书写。所以的确,文字书写的笔顺很可能对图形的绘制笔顺产生影响。

从右到左的文字书写
还有一些国家的数据可以让我们看见更多文字书写与画圆笔顺之间的关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以色列、伊拉克和埃及他们的数据分布集中。

阿拉伯语的书写中包含了相当多的曲线,和希伯来语一样,读写都是从右到左。在阿拉伯语中,字符中的曲线大多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以相同的趋势将不同的字母连接在一起,比如阿拉伯字母中的“b"和"n"。

带有“圆”的文字书写
再来观察上述国家之外的地区圆绘,我们还能识别出其他模式。
韩文的文字书写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圆”,在搜集到的1500份数据中,有72%的圆形绘制是逆时针方向。可能很多人会猜测韩国的数据应该更接近台湾和日本,但实际上在韩文的书写中,大部分的“圆”形笔触都呈逆时针方向,和中文日文都相反。
在同样充满“圆”的泰文书写下,泰国的圆绘数据中有64%的逆时针书写。在泰文的42个辅音中,几乎所有的书写都由“头”开始,接着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移动,不过逆时针的书写大约是顺时针的两倍。下面是泰文中“m”的示例。

大多数的逆时针国家
近有50多个国家在绘制圆时都是逆时针方向,他们大多使用从左至右书写的拉丁字母。尽管英语中也有书写的笔顺,但相较汉字书写就显得不那么严格,毕竟有许多外国孩子会去顺时针的书写“c”和“g”。
尽管大量的数据都显示文字书写可能会影响人们绘制图形的方式,但这个理论不能代表一切。虽然和美国一样使用拉丁文字书写的越南数据中有95%的逆时针书写,但同样使用中文书写的香港,数据中逆时针的书写却占了82%。

并且从“Quick,Draw”的数据中我们无法得知他们是用哪只手书写的,说不定习惯用手也会对数据产生影响。
那么怎样才算正常?
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流行过一种检测孩子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的“惯用手”测试。检测时会有这样一张纸交给测试者:
X X X
测试者被要求在每一个“x”附近画圆,从左至右完成后,换一只手再来一次。如果绘制笔顺是逆时针,则会被看做是右撇子,反之,则是左撇子。当时这个测试的创始人Theodore Blau认为,顺时针书写是学习和行为异常的征兆,并且可能有精神分裂的风险。

当然这样的言论很快就被推翻了。
在1997年的一个跨文化研究中,测试了不同年龄段在美国学习的美国学生,在日本学习的日本学生和在美国学习的日本学生。在一年级的日本学生中,有一半的人按顺时针书写,三分之一的则按逆时针,还有另外的五分之一的学生顺时针和逆时针的书写会同时发生。但在六年级的测试学生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变成了顺时针书写。研究人员认为,学生们对写作接触的越多,他们的绘图方向会越明显。

在以色列和许多其他国家都有相似的测试,最后的结论都相似,认为书写得越多,我们的习惯会更根深蒂固。
规则中的习惯养成
大家一定都有小时候在田字格或是四线格纸上反复抄写同一个汉字或单词的回忆。对于美国人书写的笔顺可能并不重要,但在日本和中国,书写的笔顺在书写中是重中之重,甚至代表了你的受教育水平(或是你有没有认真听课)。
我们现在汉字的书写系统是从汉代的书写系统进化而来的,因为字形太复杂,人们在尝试写得更快的过程中,诞生了现在的简体系统。(何况过去的毛笔字更容易做到这一点)日本人的汉字书写完全和我们笔顺系统是一样的,甚至在1958年他们还特地为书写笔顺颁布过条例。
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写字的笔顺是影响最后这个字长得好不好看的一个最重要原因。不信你在写带有走之底的字的时候(边),先把走之底写了再去写里面看看。(我就是属于那种经常不按好看的笔顺乱写的人,经常遭到我父亲的鄙视,他觉得我小学没上好)
美国人可能认为小孩子顺时针去写“c,g,o,q"都是无所谓的事,但在东方的文化里,特别是日本人眼中,这可能就成了粗鲁和没被教育好的体现。
我们是谁的形状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微妙地携带着们自己的文化在生活:我们绘制图形的方式、我们用手计数时的方式、我们模仿现实世界声音的方式(关于这个我会在不同国家的人模仿声音的文章里再展开)
在GOOGLE团队分析形状绘制和“惯用手测试”时,他们能找到的所有数据都来自1997年之前。很显然,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越来越多的打字、敲击代替了原本的书写艺术。我们的世界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慢慢被机器取代,最新的人工智能研究里指出,未来最先被机器代替的工作之一就有一个看似十分安全的职业:足球教练。因为在赛场的战术制定上,人工智能明显要比人类理智、反应迅速并且高效的多。
那么,书写艺术从此消失在世界成为一种历史,也并不是一定就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