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
想说说我的父亲。
能够想到的词汇大概就是专制,蛮横了吧!
老家表哥打来电话,询问他的医疗本的去向。他自然不知道,甩手掌柜这么多年,这些事情,都是我妈操心的。扯着嗓子问了句,医疗本放哪了?没有得到回复。然后就开始了以下的话语,也不知道把东西放在了什么地方,天天乱放东西。很无厘头的发泄着他的怒火。
可是,当你从窗外看去是,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不是自己院子里的东西房,不是自家院子里前院的门。都是标准化的楼房建筑。
是的,他与我妈同在哈尔滨已经快三年了,不,应该是三年半了。他们离开老家,来到这个地方都是为了这个此时已三岁半的小孩。关于医疗本也已不见了三年多……
此次来探亲,这样的感觉特别强烈。我爸总是刻意的诋毁或者说内心中总有莫名的火气。似乎无处可泄,最后都泄到我妈身上。
突然,妈妈平时隐忍的形象又出现在我的眼前。他发火了,我妈就那样站在那里,很无辜,隐忍着说出了它可能存在的地方,共三个。然后,他又怒了,为什么不给他一个准确的答案,报销的事情不办了,不办了,天天也不知道把东西四散放在什么地方。
在旁边听着的我说话了,好好说话。他又说了,不办了,不办了……
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很难回答。今天悲愤之际,想到的都是那些泪水。每年探亲,用需要泪水的点缀,大部分是因为喝酒的原因,不让喝,定要喝,喝后到处跑,有时候甚至大胆的开车……
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此时稚嫩的童声从窗外传来。想来是楼下的音乐老师,在教小孩唱歌。亲情,总是让人很感念。作为子女,没有评价的权利。但,看到母亲的状况,就让我想到了那本料理书。《无声告白》中母亲不想让女儿重复自己的人生,让她努力读书。后来的她,也的确想改变,也的确尝试着去改变。只是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并不佳。
适婚年纪的我,突然害怕与担心起来。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