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张枣:永恒的纯净与美丽
3月8日,诗人张枣去逝。听到消息后,我心里一惊,不仅仅因为“后朦胧诗人代表”这样的文学头衔,而在与他的有限的接触中,我感觉到他是一个非常亲和、开朗、幽默、大气的人。《镜中》是我读过的他的不多的诗中的一首,但是读过就难以忘记;就像他的人一样,真正地接触过也会难以忘记。那还是在河南大学读书期间,他应一个文学社之邀做一次诗歌朗诵,同去的还有陈东东等。结束之后,他对我们几个年轻的诗人说,一起去喝酒,我们当时还不敢去,因为他太有名了。但真正地走到一起,才发现他是那样平易近人,就好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普通的叔叔、舅舅一样。在河大旁边的一个大排档里落座,他叫上一些烤羊肉串,叫上几个小菜,叫上汴京啤酒。然后他说汴京啤酒比德国的啤酒还好,我们哈哈大笑。德国是他长期旅居的国家,在那里,喜欢喝啤酒的他一定不会错过那里的佳酿。但那一刻汴京啤酒与德国啤酒之间没有差别,就像他这个旅居德国的著名诗人与我们几个小诗人没有差别一样,桌上的气氛是那样自由,那样热烈。和他一起的几个人中,耿占春留着大胡子,写过太多经典的理论文章,却不善言谈;孟明也是旅居在国外的,同样纳言;陈东东说话会多一点,但不善于调动整体的气氛,只与我和其他人单独地说话;只有张枣爽朗而又幽默,我们被他的话逗得哈哈大笑,那个夏夜的风仿佛也因此变得活泼而凉爽。他与孟明谈到他珍藏的葡萄酒,说有机会去一定给孟明喝光,孟明只得闷头叫苦,然后再笑笑。但也不光是幽默,还有智者的深沉。谈到第二天要去看的黄河,他说黄河是他见过的最悲伤的河,站在黄河边,看着它携带着泥沙缓缓地流动,一种悲伤的感觉会充满他的心头。我们也在此时沉默了一下。后来结账时,他与孟明等人争,他的样子也让我们大笑起来。他真得就像我们生活中一个无比熟悉的朋友。
结束之后,我激动得在河大古色古香的校园里走了好几圈,还碰到一个同学,她说也去听朗诵会了,但感觉效果很差劲,还不如学生们朗诵得好。我说朗诵技巧上可能比不上,但这叫文化,学生的只能叫活动了。回想起来,那一夜的场景竟然是那样的真切,仿佛一切近在咫尺,仿佛我还是那个踌躇满志却又看不清未来的学生,而他还是那个亲和睿智又幽默的老小孩,而夜色中河大仍是那样美丽,古朴而又仿佛充满了理想的气息。
后来又重读过许多次《镜中》,每次读都仿佛会被感动。“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太美的意境,美得仿佛让人不敢再看;尤其在听闻他去逝的消息又看了一遍之后。这美是如此地忧伤,如此地绝决。就像听到他去逝的消息后,我内心的感情一样,虽然忧伤,但却又美丽。因为与他的一次饮酒经历,接触到过生活中真实的他;更因为他的一生虽然只有48岁,但他带给我们的却是永世也享用不尽的纯净与美丽。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就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架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有一面镜子永远等待着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就落满了南山
(张枣,1962-2010,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诗人,德国图宾根大学文哲博士,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国内出版的诗集有《春秋来信》。2010年3月8日凌晨4时39分因肺癌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医院去世,享年48岁)
结束之后,我激动得在河大古色古香的校园里走了好几圈,还碰到一个同学,她说也去听朗诵会了,但感觉效果很差劲,还不如学生们朗诵得好。我说朗诵技巧上可能比不上,但这叫文化,学生的只能叫活动了。回想起来,那一夜的场景竟然是那样的真切,仿佛一切近在咫尺,仿佛我还是那个踌躇满志却又看不清未来的学生,而他还是那个亲和睿智又幽默的老小孩,而夜色中河大仍是那样美丽,古朴而又仿佛充满了理想的气息。
后来又重读过许多次《镜中》,每次读都仿佛会被感动。“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太美的意境,美得仿佛让人不敢再看;尤其在听闻他去逝的消息又看了一遍之后。这美是如此地忧伤,如此地绝决。就像听到他去逝的消息后,我内心的感情一样,虽然忧伤,但却又美丽。因为与他的一次饮酒经历,接触到过生活中真实的他;更因为他的一生虽然只有48岁,但他带给我们的却是永世也享用不尽的纯净与美丽。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就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架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有一面镜子永远等待着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就落满了南山
(张枣,1962-2010,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诗人,德国图宾根大学文哲博士,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国内出版的诗集有《春秋来信》。2010年3月8日凌晨4时39分因肺癌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医院去世,享年48岁)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